透明质酸凝胶与米诺环素凝胶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2019-06-11 12:21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龈沟米诺螺旋体

王 智

(河南赛思口腔医院 郑州 450008)

慢性牙周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引发的口腔类疾病,大多是以革兰氏阴性厌氧菌为主的菌斑形式粘附在牙间及邻牙间等表面,对牙龈、牙周组织等造成侵犯而引发的炎症[1]。临床中主要通过机械方法治疗慢性牙周炎,例如洁治、刮治、根面平整等,去除牙周菌斑、结石以及病变后的牙骨质,并破坏牙周厌氧菌生存的环境,从而起到治疗效果,但该方法对牙周袋较深的患者效果较差[2]。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抗生素等化学辅助疗法在牙科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本次研究对比了透明质酸凝胶与米诺环素凝胶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共9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中男性29例,女性18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45.25±7.18)岁;B组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7.51±6.95)岁。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牙周病学》中对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3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生素或未接受过牙周治疗;牙周袋深度≥5mm,余留牙≥20颗。所有患者均对研究情况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口腔疾病、药物过敏、哺乳期或妊娠期、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感染性疾病等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SRP治疗,术中给予局麻,通过3%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局部冲洗。A组通过透明质酸凝胶辅助治疗,将注射器探头插入牙周袋底部,缓慢推注,推注过程中一边后退针头,直至袋口可发现透明质酸凝胶,1次/周,共注射4次;B组通过米诺环素凝胶辅助治疗,注射方式与A组相同。两组治疗后1h均禁食、禁饮。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T)、牙周袋探诊指数(PD)、附着丧失(AL)、松动度(MD)、龈沟液量、螺旋体构成比以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临床治疗和治疗前相比下降明显;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指标无明显变化,甚至加剧。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SBI、GI、PLT、PD、AL、MD、龈沟液量、螺旋体构成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且A组PLI、螺旋体构成比均高于B组,P<0.05,见表1。

组别SBIGIPLTPD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A组(n=47)3.08±0.490.45±0.21#2.70±0.811.33±0.37#2.60±0.501.13±0.36#5.67±0.792.57±0.41#B组(n=47)3.06±0.470.47±0.23#2.66±0.751.30±0.40#2.57±0.480.93±0.25#5.44±0.832.60±0.40#t0.2020.4400.2480.3780.2973.1281.3760.359P0.4200.3300.4020.3530.3840.0010.0860.360

组别ALMD龈沟液量(μl)螺旋体构成比(%)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A组(n=47)5.78±1.042.99±0.23#1.25±0.790.37±0.25#13.57±5.165.29±3.75#32.08±8.868.76±2.61#B组(n=47)5.85±1.063.05±0.26#1.26±0.820.41±0.23#13.59±5.084.90±3.51#33.14±9.205.29±2.54#t0.3231.1850.0600.8070.0190.5210.5696.532P0.3740.1200.4760.2110.4930.3020.2850.000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2.2 有效率对比

A组治疗有效率93.62%(44/47),B组治疗有效率95.74%(45/47),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χ2=0.211,P=0.646)。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例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471(2.13)2(4.26)0(0.00)3(6.38)B组478(17.02)3(6.38)1(2.13)12(25.53)χ2////6.425P////0.011

3 讨论

慢性牙周炎是由于牙菌斑中的细菌而引发的牙周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慢性牙周炎炎性发展过程中,IL-1β会抑制牙龈生成纤维细胞合成透明质酸,同时对牙周炎症组织中的透明质酸具有一定的解聚作用,导致结缔组织基质分解,为细菌向渗出的侵袭提供了条件[4]。因此,临床治疗时,应控制菌斑,改善牙周炎微环境作为基本原则。传统的机械疗法对位置较深的牙周袋效果不佳,因此应联合药物治疗[5]。

透明质酸凝胶、米诺环素凝胶是临床中较常用的局部缓释剂,本次研究对比了这两种缓释剂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T)、牙周袋探诊指数(PD)、附着丧失(AL)、松动度(MD)、龈沟液量、螺旋体构成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且A组PLI、螺旋体构成比均高于B组,P<0.05;两组有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透明质酸凝胶是结缔组织的细胞外成分,不仅能有效调节细胞外基质,起到抗水肿的效果,同时能抑制金属蛋白酶等物质的活性,起到抗炎的效果[6]。米诺环素凝胶中的主要成分为盐酸米诺环素,具有脂溶性高、渗透性好等优势,可与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抑制细菌、病原维生素的蛋白质合成,同时能降低牙龈沟中胶原蛋白酶的活性,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及重建。

综上所述,透明质酸凝胶与米诺环素凝胶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相比之下,米诺环素抑制菌斑及螺旋体的效果较好,而透明质酸凝胶则安全性更高,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猜你喜欢
龈沟米诺螺旋体
用深潜悬停米诺解锁河流斑鳜的思路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遵义市犬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2016年路易斯安那洪水后的钩端螺旋体病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螺旋体脂蛋白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西药药剂头孢米诺的临床应用研究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血友病男性患者与健康男性龈沟出血指数的比较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