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9-06-11 11:55姜海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眼科护理

姜海莲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眼科收治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眼科收治的1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眼科护理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98.36%,低于对照组9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98.36%高于对照组9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在眼科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眼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b)-0046-02

护理安全是指临床护理期间,未发生法律法规允许外的损伤、意外、障碍及死亡等身心功能性事故[1]。眼科患者因患病部位较为特殊,加之危险因素多,所以是护理差错与护理问题的高发场所[2]。因此,加强眼科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对保证患者就医效果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眼科护理工作中,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眼科收治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男性70例,女性52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8.5±5.6)岁;疾病类型青光眼42例,白内障41例,视网膜动静脉阻塞15例,角膜溃疡14例,翼状胬肉10例;其中单眼患病88例,双眼患病34例。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眼科收治的1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68例,女性54例;年龄30~77岁,平均年龄(58.3±4.8)岁;疾病类型青光眼43例,白内障40例,视网膜动静脉阻塞14例,角膜溃疡14例,翼状胬肉11例;其中单眼患病90例,双眼患病32例。纳入标准:符合《实用眼科学》第3版中的诊断标准;该组研究对象均知晓研究内容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神经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等。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与患眼数量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眼科护理管理,即根据医院规章制度与科室相关规定开展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1)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①眼科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熟悉的业务技能,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应急能力。每个月组织两次安全知识培训,着重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职业法律法规意识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工作责任心。②每周召开两次安全会议,及时反馈患者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方案进行预防。目前,眼科主要存的安全问题包括:护理文书记录不及时、错记、漏记等;用药时药品乱放;患者易跌倒;护患沟通不到位等。③提倡“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理念,并将其应用到临床护理中,例如:护理人员对待患者的态度、实施护理操作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等。(2)规范安全管理流程与制度。①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眼科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定期总结科室内存在的安全问题,制定青光眼、白内障碍、眼外伤等疾病的护理流程,使患者入院后尽早接受护理服务。②建立不安全问题登记记录本,护理人员将排查到的安全问题记录在册,提示他人注意做好预防措施。护士长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记录的安全问题,明确改进制度与流程。③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与记录工作,不定期进行抽查,对不合格文书书写者进行处罚。(3)病区安全管理。①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给予主动热情的接待,并向其介绍科室的环境、相关规章制度,消除其陌生感。注意保持休息区、卫生间、盥洗室等公共区域地面的卫生与干燥,并设置“小心地滑”等标示语,对于双眼患病的患者,鼓励家属全程陪护,避免发生跌倒等意外事件。②统一整齐地摆放病房内物品,避免在通行处摆放物品,并对地面进行防滑处理。(4)用药安全管理。①强化眼科用药的管理工作,在备注药品名称的基础上标记药物的使用期限与使用日期,并分类摆放扩瞳剂、备用眼药水等药品。②每个月对药物管理情况进行1次抽查,药品应根据有效期限进行摆放,夜班与治疗班也应做好小范围核查,完善交接班制度。③使用新型药品时,应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集体学习。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对比两组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坠床、跌倒、用药错误、手术部位感染。②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包括护理技术、护理效果、护理效率、人性化服务等,80分以上为护理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對比

研究组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98.36%,低于对照组9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

研究组12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对照组11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研究组护理满意率98.36%高于对照组9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8,P<0.05)。

3 讨论

眼科是治疗视觉系统疾病的相关学科,其所面向的患者普遍存在视力低下的问题,极易发生坠床、跌倒、用药错误等问题,存在较大的护理安全隐患[3]。同时,患者因视力障碍,对于四周环境观察不清,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康复。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保证患者就医质量与安全十分必要[4]。

传统眼科护理中,部分护理人员对于安全知识掌握不足,缺少预见与应对护理风险的能力,导致护理不良事件频发[5]。现代医学要求临床护理工作应从整体出发,有计划地实施护理服务,并从单纯的“以疾病中心”向着“以患者为中心”的趋势转变[6]。护理安全管理是基于现代医学模式发展而来的管理模式,其中护理人员通过护理安全知识培训、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工作责任心;规范安全管理流程与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问题,提前做好预防与应对措施;病区安全管理为患者提供了良好且安全的休养环境,避免跌倒、擦碰等意外事件;用药安全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做好药物标记与核查,为患者用药治疗提供了全面的保障[7-10]。该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98.36%,低于对照组91.80%(P<0.05)。可见,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强化对眼科患者的安全防护力度,继而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同时,研究组护理满意率98.36%高于对照组90.16%(P<0.05)。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安全防范意识,建立起专业优质的护理团队,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在眼科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华.安全护理对眼科超声乳化手术病人术后跌倒发生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18):2977-2979.

[2] 蒋丽萍,潘婷.个性化护理管理对眼科患者视力控制及预后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0):79-80.

[3] 李烈.眼科住院患者临床安全护理现存问题及优化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1):13-14,16.

[4] 米英囝.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6):54-55.

[5] 张晶晶.安全管理在眼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1):94-95.

[6] 陈利.影响眼科护理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8):2259-2261.

[7] 路磊.预见性护理管理对眼科患者视力控制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6):223-225.

[8] 邱璐,邱红.眼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1):165-167.

[9] 邵瑛.護理安全管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7,27(3):68-70.

[10] 陈珺仪,席淑新,张琼,等.眼科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6,31(24):19-22.

(收稿日期:2018-11-15)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管理眼科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提升眼科机械清洗合格率的护理方法及成效探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刚做完眼科手术别坐飞机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