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思维导图,消除习作“四无”

2019-06-11 11:56顾文东单红芳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9年4期
关键词:发散合并要素

顾文东 单红芳

【摘  要】思维导图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借助不同种类的思维导图,可以治疗小学生无话可写、中心不集中、没有细节、详略不当等症状。

【关键词】思维导图  要素  发散  合并  标注

当前,小学生对于作文的畏惧普遍存在,尤其中年级,不少学生谈“作”色变,主要“症状”有:接到题目后,无话可说;选材杂乱,无中心;内容单薄,无细节;率性动笔,无详略。这些症状的成因固然有多种:书写的艰辛、动脑的劳累、文题的笼统、要求的拔高、考试的压力、指导的粗糙……作为语文教师,对于缓解中年级学生的写作困扰责无旁贷。思维导图,是可选的重要工具。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博赞发明了思维导图。它是一种简单高效的锻炼人类思维的工具,有机综合了图形、文字等形式,能够围绕中心主题,借助各种线条、图表呈现各个主次主题间的隶属关系,有效地建立起主题关键词和图像、空间等的记忆衔接,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

一、借助坐标图,走出无话可写的盲区

中年级学生审题能力有限,面对习作要求时,一边要揣度题目中的提示与要求,一边要思考选啥材料怎么写。各种思虑拥堵在脑海,容易无所适从,陷入无话可写的盲区。

笔者在教学《一件难忘的事》时,运用思维导图,分三步走,帮助学生跨过习作的门槛。第一步,呈现坐标图,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画出作文小人的行走路径,学生很轻松地搞定。

第二步,呈现“选材超市”让学生辨别比较新鲜的作文素材。经过讨论,学生明白:新鲜,就是具有时代气息的,人无我有的素材。

第三步,学生尝试描画自己的选材坐标,并且從中进行筛选。思路豁然畅通,先画后写,过渡自然,多数学生的材料不落俗套。学生卢子衡写了第一次网上购物的经历,文章被《小学生作文》录用,且看他的思维导图。

学生审题时为何迷茫?主要是抓不住题目关键词。譬如上例中“一件”“难忘”“事”,既为关键词,也是文章的要素。坐标图可以分清维度,直接呈现要素,把眉目不清的思绪显化在纸面。继而根据要素,嫁接生活,海选素材。当然,限于思维的广度,学生能想到三五种素材就算不错。在准确的基础上,再求新鲜,自然水到而渠成。

二、借助气泡图,突破无中心的乱局

写事件,究竟凸显什么中心?写人物,到底该抓住什么特点?诸如此类,是摆在中年级学生面前的难题。课题组赵老师指导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教学生画气泡图,突破了这一乱局。

他要求学生在中心图填上要写的人,在周围小图填写人物的特征或事例。一个学生完成了这样的导图。赵老师充分肯定了这孩子的选材工作,引导学生再厘清:她的心目中,文具店姐姐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能够发现:心灵美,再加长相美,那就是一个字“美”。因此,删除与“美”无关的两个小气泡,立意就非常鲜明了。添加开头、结尾,构成完整的文章。学生修改导图,根据导图,拿出成功的习作。

没有立意,缺乏中心,对于中年段学生很正常。因为能做到“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当属不易。有目的地去写,那是高位目标,并非不可教。气泡图在甄别素材、提炼中心时,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围绕核心词,冒出若干的相关小泡泡,不怕杂乱。下一步,在小泡泡中寻找同类项,加以合并,舍弃孤、单小泡泡,主题自然浮现,一盘散沙凝聚成珠贝。

三、借助放射图,解决无细节的尴尬

不具体是中年段的通病。写美丽的校园,可以把美景一带而过;写有趣的事情,有趣仅是片言只语;写心灵美的姐姐,姐姐的言行粗枝大叶……诸如此类,文中缺少必要的细节,篇幅比较简短,效果不如人意。

课题组陈老师教学生写“一件(  )的事”,先让学生阅读一个片段并思考:围绕“急”,抓了哪些细节?完成导图填空。

学生能够发现规律:人物情感,“写”在身体各个部位。陈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根据自己事情当中的喜怒哀乐,画出主要情感的放射图。一个学生拿出一幅“惊恐”图。

写不具体,既源于观察的不细,更源于技法的欠缺。放射图可以治“粗略病”。运用放射图,围绕中心词,激活身心,发散联想,添加“五官”——眼耳鼻舌身。放射就是裂变与分解,有了“五感”的参与,细节放大了,描写细腻了。文章有了细节,好比项链有了明亮的珍珠。

四、借助括号图,详略从无到有

三四年级学生作文往往率性而为,想到什么写什么。比如《勤劳的妈妈》,可能夹一大段邻居跟妈妈的对话,其实,一篇文章哪些地方着墨须多,哪些地方惜墨如金,有法可循。

且看小非同学的素材:我一向粗心,“三八”节,为了给妈妈做贺卡,历经波折,最后给了妈妈惊喜。题目很别致: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第一稿,作者把首尾两段都写了很多。开头讲述自己无意中得知“三八”节,决定悄悄做礼物。结尾讲述妈妈惊喜之后对我的各种奖励。笔者把小非的括号图投影给全班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不要详写?包括小非自己也发现,头尾不能写得多,重点在中心部分。

经过修改,小非的文章气象全新,后来发表在《七彩语文》。

文章的身材怎样算好?古人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凤头、豹尾”,注定首尾两端不能大而无当。“猪肚”部分应该丰腴,但并非肥胖无极限。究竟如何安排重点?须有全篇的意识。用上括号图,可以帮助分析整体与局部。学生学会画括号图,图上适时地标注重点,重点处铺展,次要处收缩,详与略的分寸就会把握,文章的形体自然凹凸有致。

实践表明,思维导图与小学生习作有一种天然的亲缘。它可以搭建作文的阶梯,让学生拾级而上;它可以架设作文的桥梁,让学生跨越重重沟壑;它可以照亮写作的前途,让学生轻车熟路。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学生习作“四无”的难题迎刃而解。

猜你喜欢
发散合并要素
医院“两办”合署办公后办公室工作的思考
浅析发散学生思维的方法
集团企业合并报表的编制质量以及改进方法
基于ISODATA算法的草莓图像分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动态平衡的点滴做法
让数形结合浸润数学课堂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透镜》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