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校园足球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研究

2019-06-11 06:30谭清文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发展思路校园足球新时代

谭清文

摘  要:足球在我国是一项传播度较高的体育运动,受到民众广泛欢迎,更是高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校学生足球运动技术和水平相对较差,多和教师采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有着紧密联系,即缺乏系统性且训练目标不明,过于集中对抗竞技训练,导致训练效果较差,学生参与性不高,影响足球教学效果,因而改革校园足球势在必行。对此,本文则从完善校园足球相关制度、采取多种足球训练方式以及积极改善足球内部外条件等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校园足球教学改革发展策略,望给予足球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校园足球  教学改革  发展思路  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2(a)-0005-02

足球作为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的主要项目,我国相关部门也针对该项目提出长期发展规划,正是因为足球运动快速发展,也形成校园足球热。当前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都因广泛普及的足球运动而对其十分喜爱,在校园中发展足球运动就需要对其教学进行改革,使其更能满足学生需求,适应社会发展。

1  校园足球现状以及改革必要性

1.1 现状

当前校园足球存在以下现状:(1)教学目标存在偏差;当前部分高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过于重视阶段性教育,脱离高校体育目标。与此同时很多高校也没有明确运用文字说明教学结果和准确描述其目标,以致于教学目标失去原有的作用。例如在学习足球理论教学时,高校都将掌握足球基本理论知识、足球竞赛规则、科学锻炼方法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忽略明确说明实现教学目标后的教学结果,长期以往足球教学目标就流于形式。(2)教学内容缺乏合理;高校足球教学内容以培养足球技术为主,主要帮助学生掌握足球技术,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热爱,并从中养成终身运动意识。然而单纯技术教学必然会让学生感到学习单一枯燥,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足球技术。目前多数高校足球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竞技性,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对足球竞赛规则了解,再加深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不仅陈旧知识无法做好合理衔接,新知识也无法融入课堂,削弱学生学习兴趣。(3)教学方式单一;现行的管理机制和教学监督不利于教师产生动机。虽然部分开始有意识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但又缺乏和教学方式相匹配的辅助硬件措施,影响教学效果。

1.2 改革必要性

新時代校园足球改革必要性在于对各个层次开展身心教育,足球教学改革成败和学校体育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目前各类学校学生均存在锻炼不足和身体素质低下情况,最重要大部分学生存在亚健康状况,使学生全面素质提升受到严重影响。高校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推行体育改革,校园足球作为一项具有综合价值的运动项目可以作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主要方式。再即加上大学生仍受就业和学习压力等多方面影响,其心理和精神抑郁一直是重点关注问题,造成学生身体和精神处于非健康状态。足球是一项消耗大量体能的项目,科学合理的训练可以降低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率。

2  新时代校园足球教学改革发展思路

2.1 完善校园足球相关制度

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主要由体育部和教育部共同主办,市财政和共青团等行政部门共同协办,因而需要健全完善管理协同机制,引入监督评价机制,强化学校、市场、社会等多个主体中心治理意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为了更好地扩大校园足球影响力,应调动社会各个层面日投入力度,进一步挖掘足球竞赛模式、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奖励模式、组织管理模式、保障模式等功能。与此同时学校应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校园足球事业发展。其中学校的功能和任务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文化、知识、涵养,懂生活等高智质量人才,校园足球不仅在于培养足球运动员,更在于激发学生足球兴趣,让足球运动成为学生强身健体的途径,所以各级校园足球发展目标应遵循学生主体作用,由此一来才能更好地推动足球事业发展。大学生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背景下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大部分学生都将学业看做生活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再加上很多学生家长也普遍认为学生应将重点放在学习方面,不应过多参与其它活动。尤其家长认为足球是一项剧烈活动的运动项目,一旦不小心就会受伤,最重要没有宽广的发展空间,因而不值得在这项运动方面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学校和校园足球协会应调动学生家长积极性并发挥学生兴趣选择主导作用,建立学校、社会和家长三方协作监管机制,进一步提高足球运动员培养质量。

2.2 采取多种足球训练方式

高校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足球教学特点分解各个章节课题内容,引导学生明确了解需掌握的足球技术,必要时可开展户外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练习所学足球技术,帮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对足球技术进行巩固。除了户外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还应让学生认真阅读足球理论知识,促使足球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足球教学效率和针对性。目前我国足球训练仍然面临沉闷单一现状,高校足球更是如此。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足球教学积极性,可采取小型对抗赛形式为学生营造真实比赛氛围,而学生在贴近真实比赛现场的足球氛围中可以增强战术意识以及执行战术自觉性。在模拟小型对抗赛中,应严格按照比赛进行演练,要求学生攻防速度和节奏转换都应快于日常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核心技术意识。与此同时还应强化学生足球技术训练,通常足球技术可以分为完整动作、竞赛、分解动作三个练习部分,特别针对足球基础动作和战术配合需要学生完整练习,对于复杂足球技术动作可采取分解方式,使足球训练更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此外高校体育教师在应用组合训练时应强调实践活动作用,只有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足球技术才能更好地理解技术特点和本质,从而提高足球学习效率。此外高校体育教师可从战术意识角度明确学生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鲜明实战比赛活动,在此过程中运用通俗易懂语言为学生讲解足球比赛规则,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足球学习进行。必要时可采取小组对抗比赛形式,让学生相互组合,在对抗赛中针对足球关键技术开展重点训练,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足球理论知识和如常见的接球和运球等常见足球战术技术。足球实战比赛结束后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由此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体能素质。

2.3 积极改善足球内外条件

高校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应充分利用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条例针对校园足球制定发展计划。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足球教育支出,更要加大足球项目投入力度。鼓励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等方式加快校园足球发展。如果想要保证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健康成长的保证即专业性足球教师配置,教育系统内足球教练员水平和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因而国家级、省级、市级校园足球主管部门应积极加大对该项运动投入,合理协调和引入专业性教练员,定期组织学校足球教练员观看优质赛事活动或视频,更要做好专业性足球教练新薪酬待遇问题,定期开展足球训练教研活动,从而保证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质量。

3  结语

足球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更是高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备强身健体功能,还能反映地区体育发展水平。校园足球在高校改革目标引导下还有较多需改进的部分,教师除了注重传授足球知识和技术,还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和行为教育。与此同时校园足球发展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师生共同努力,由此才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校园足球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希睿.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足球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6):130.

[2] 于兆杰,王军.学校体育现代化背景下珠三角校园足球的发展研究[J].运动,2016(22):35-36.

[3] 李卫东,夏伦,王健.校园足球活动政策的本质内涵、发展目标与推进思路[J].体育文化导刊,2018(2):18-22.

猜你喜欢
发展思路校园足球新时代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