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在供给侧改革下的创新研究

2019-06-11 10:19王琳
山西农经 2019年2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成本

王琳

摘 要:EPC模式是相较于传统工程承包模式的一大重要突破,在供给侧改革的大模式下,EPC模式也亟待转型突破。分析EPC模式的概念和优缺点,重点探讨EPC模式在供给侧改革下受到的影响,提出EPC模式与EMC的结合与应用,讨论其可能产生的弊端。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供给侧改革;成本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2-0032-02         中國图书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A

1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从源头疏导,改变结构以促进发展。确保在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确保经济可持续的高速前进。

2  EPC模式的概念

EPC总工程承包制是指公司受委托并按照合同要求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承包公司会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也就是说EPC模式是在承包商与业主签订总价合同,并以总价合同作为权责转让,总承包商施行设计、施工、开工一体化,与原来各个环节的分包制对比,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消息不匹配问题,提高了效率。

3  EPC模式的优点

(1)业主委托总承包商组织和实施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启动服务,业主负责整体的目标管理和控制,总承包商更加主动,而不是被动接受多次修改。总承包商具有多年的经验,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实现利益的最优化配置;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并大大减少了与业主之间相互协调的工作量。

(2)采用总价合同,减少设计变更,缩短施工周期,价格和时间一旦固定将不会轻易更改,减少了总承包商设计变更的风险。

4  EPC模式的缺点

(1)业主无法控制整个项目,总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成本、时间、质量,增加总承包商的风险,总承包商可能会为了获得更多利润,有可能通过调整或变更设计方案的方式缩小成本,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影响质量。

(2)自采用总价合同后,业主变更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基本上无需支付索赔和额外的项目经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减少了因价格和时间的变更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对施工方不利。

5  EPC模式在供给侧改革下受到的影响

5.1  供给侧改革促进EPC工程承包制项目设计优化

第一,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由于供给侧方面的改革,率先提供设计方案和施工的可行性,客户在选择EPC工程总承包商时,往往会选择精彩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可行性高的承包商,这也在众多承包商中形成了激烈的竞争,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能力被尤其重视。因此,各承包商为了寻求新业务,必将提升技术能力摆在首位,成为EPC工程承包项目设计优化的一大因素[1]。

第二,EPC合同中对于竣工时间及设计、采购、施工的计划、延期违约金等都会作出明确规定。为了避免高额违约金,承包商将会尽力在约定的竣工时间内完成工程,由于EPC模式的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承包商将会在确定的工期内达到合同的最优标准,有助于加快承包商的进度,避免延期竣工给承包商和客户带来的巨大损失,提高效率。

第三,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过程中,承包商提出设计方案的时间要先于投标报价,那么该设计方案中的优点和实施计划将会一一阐述,并且依据提出项目的估算总报价,客户往往会选择在自己承受范围内报价,选择承包商,再由承包商进一步优化方案设计。一旦确定合同总价,为了确保利益最大化,则必须要节约设计成本和施工成本。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最低保障上,供给侧改革在建筑业方面起到了节约成本的促进作用。

5.2  供给侧改革促进融资方式的创新

我国传统的融资模式有银行信贷融资、股权融资方式、可转换债券融资3大方式。但我国承包公司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固定资产较少,没有闲置资产,没有资产可以进行抵押,所以银行信贷融资并不适合大多数EPC制的承包公司。股权融资方式则成本太高,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的程序太过于繁琐,且需要大量资金,并且付给投资者的相应报酬也是一大负担。可转换债券具有债权和投资的特征,也就相应地具有两者的风险和局限。所以,在上述3种融资方式不适用的情况下,金融租赁模式就显得尤为合适。金融租赁是指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合同,承租人选定设备由出租人购买,所有权归出租人,使用权归承租人,同时承租人支付佣金的模式,所以金融租赁模式无需一次性支付大量资金,缓解了资金压力,还可在使用期内自由支配设备。

6  EPC模式与EMC的创新结合与应用

我国是能源大国,但也面临着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问题,针对此现象,EMC模式应运而生。

6.1  EMC的概念

合同能源管理(EMC)是一种节能投资方法,它使用降低的能源成本来支付节能项目的全部成本。该模型允许用户升级其工厂和设备,用以实现未来的节能,降低当前的运营成本并提高能源利用率,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6.2  EMC模式的应用前景分析

合同能源管理是减少能源费用以支付节能项目的成本,目前我国EMC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国家的能源保护与节约已迫在眉睫。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难题,各个国家都在经济发展与能源保护之间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EMC模式是目前平衡二者之间最实用的办法。

我国在供给侧改革下,EPC工程承包制与EMC模式都是在过程中减少成本,EPC承包总工程制是在减少中间商、确保设计、采购、施工避免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能够有效确保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实质上是指利用降低的能源成本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合同能源管理将在今后的工程管理机制中发挥重大作用。为此,将合同能源管理和EPC总工程承包模式有效结合,会成为EPC总工程承包责任制的一重大突破。

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新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近60%,预计未来3年将保持16%~25%的年均增速。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超过三成的节能项目都是通过EMC模式建造与营运的,但在国内来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才刚刚起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对此模式进行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以支持和推广此模式。预计到2021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投资规模将达到2 049亿元,年平均增长14%。

此外,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2015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超过3 000亿元,其中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产值超过1 500亿元。可见,2021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产值预计将达3 093亿元,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7  EMC的局限性

虽然中国2018年的节能服务业和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产业本身仍然有一些内部结构化问题需要解决和探讨。

7.1  用能单位节能意愿不强

长期以来,中国已实施工业能源价格倾斜,大多数主要的能源使用企业都是周期性行业,企业效益受行业周期的影响远大于能源成本的影响,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不足,用能企业节能意识普遍不强,市场需求并未彻底释放[2]。

7.2  节能效益难以科学评估

合同能源管理产业涉及到的节能技术种类繁多、范围广,很难形成单独标准,并且节能设备一般是依据用能单位自身情況而制定的,节能设备由节能公司提供还是由用能单位承担,这一问题很容易产生分歧。

7.3  节能服务公司融资困难,难以发展

由于我国节能服务业发展时间短,大多数公司尚处于发展初期,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注册资本较小、财务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在银行贷款审核过程中信用评级较低。并且节能服务公司只拥有节能技术,节能设备价格昂贵、定制试用,所以一般要靠用能单位购买使用,节能公司不存在公司资产,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

8  EPC模式与EMC的结合可能产生的弊端

上述问题在将合同能源管理应用到总工程承包制当中可避免,然而虽然总工程承包制和合同能源管理体制在相结合的过程中,并不会加重问题的严重性,但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具体如下:

(1)在实际中,可能会出现对接不顺利的情况,EMC体制应用困难,出现断层,难以融合。

(2)融资方式要顾及两种模式,融资范围缩小。

(3)应用合同能源管理体制购买设备的成本高于节约能源的成本,使总工程成本增加,EPC模式的成本优势难以显现。

(4)无相关资料可以借鉴,经验较少,在判断此项融合是否匹配的创新中风险过大。

9  结束语

我国EPC模式已经趋于发展平稳的阶段,若想在适应当前国情的情况下,在EPC总工程承包制中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将会是一重大创新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海英.合同能源管理还需创新实践[N].中国建设报,2017-12-25.

[2]袁海臻,高小钧,杨春权,等.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能源技术经济,2011(1):58-61.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成本
关于海上升压站经济成本的探讨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哲理漫画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