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9-06-11 10:19张立程典
山西农经 2019年2期
关键词:空巢老人老龄化

张立 程典

摘 要:通过对鄂东H县的实地调研,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物质经济状况、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以及文娱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

关键词:老龄化;空巢老人;正式的社会支持;非正式的社会支持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2-005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1研究背景

H县是位于湖北东部的一个民族自治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剧,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老年人留守在农村,成为空巢老人。据统计,H县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1 653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1%。“十二五”期间是该县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期,老龄化进一步加快。据统计,在2015年,全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36 646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3.5%,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达到3 969人,占老年人口的9.3%。老龄化的进程与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有很大关系,空巢率高达60%,老龄事业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1]。

此次对鄂东H县空巢老人的现状调查主要采用访谈的方式,通过对鄂东H县老龄办的咨询以及对空巢老人进行走访调查,询问他们基本的经济状况、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他们平时的娱乐方式等,了解他们的现状,通过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

2  生活现状

从鄂东H县X村内选取了30位空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老人的年龄在60~75岁之间,其中女性11名,占总人数的36.6%,男性19名,占总人数的64.4%,按照事先规定的内容对空巢老人逐一进行访谈,访谈内容除性别和年龄等基本信息外,主要包括经济来源、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娱乐方式等等,据此来了解鄂东H县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2.1  物质生活层面

在此次调查的30名空巢老人中,經济来源主要是依靠子女资助的有23名,约占76.7%,其他7名老人则主要依靠自己以前的积蓄来生活。在所调查的空巢老人中,除每月领取80元养老金外,政府几乎没有按时补贴生活费,政府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力度不够,大部分都是靠子女的资助来生活,但大部分老人的生活条件较差。因为子女的压力也大,能够给他们寄来的生活费不多[2-4],因此这部分老人只能通过缩减自己的开支来维持生活。总体来说,鄂东H县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比较单一。

2.2  身体素质层面

空巢老人的身体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老年病高发,大部分空巢老人患有慢性疾病,只能靠药物来减轻病痛,严重者生活都不能自理。2018年5月,在H县滨河路的一个居民楼内,有一位68岁的空巢老人因为心脏病突发猝死在屋内,因为子女都在外地,配偶也早早离世,一个人居住,在猝死的第5天才被人发现。在所调查的空巢老人中,很少有定期检查身体状况的习惯,他们几乎都是有病才求医,预防意识不高。

2.3  心理健康层面

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空巢老人的心理也会出现种种问题,很多人都会感受到抑郁、焦虑,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生活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空虚、寂寞会让他们感觉生活没有太大的意思,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在调查的空巢老人中,有7位没有上过学,占了23.3%;有8位上过小学,占了23.3%;有10位上过初中,占了33.3%,只有5位上过高中[5]。总的来说,农村空巢老人文化水平比较低,很难找到心理问题的正确解决和发泄方式。以调查个案刘奶奶为例,刘奶奶没读过书,子女在外地生活,每次打电话给子女的时候都比较忙,说不了多少话,当有烦心事的时候就只能和邻居说说,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只希望子女能够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把孙子带回家来看看。

3  成因分析

3.1  正式的社会支持不足

正式的社会支持主要是指各种制度性的支持,支持者主要是指政府以及正式的社会组织,主要的实施者是政府的行政部门,如各级民政部门、社保部门以及一些相当于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

3.1.1  政府方面

在鄂东H县,政府部门只是在过节时有象征性地看望一下空巢老人,缺乏长期的重视与扶持,对空巢老人的资金支持力度很小,每次关爱空巢老人的行动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起不到多大作用[6-8]。政府应对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及专项补贴,多渠道的增加资金来源,保障空巢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3.1.2  社区方面

由于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认识不全,专业性也有待增强,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措施,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健等服务的机构尚未建立。

3.1.3  基础服务设施方面

基础服务设施严重匮乏是农村地区的普遍问题。在农村,几乎没有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的娱乐活动场所,虽然有的地方设有老年学校,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很多老人根本不知道,也没有积极地参与进去。此外,因场地和资金有限,老年人开展的活动内容单一,无法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3.2  非正式的社会支持不足

非正式的社会支持主要分为两种,强关系的支持和弱关系的支持。前者主要指配偶、子女以及亲戚的支持,后者主要指朋友、同事和邻里的支持。

3.2.1  家庭支持

在所有的非正式支持当中,家庭支持是最重要的,以亲情为纽带的家庭支持处于核心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年轻子女大多去城市发展,很少有留在家中陪伴自己的父母的。在空巢老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当中,子女能够给父母提供的支持相对较少。此外,由于配偶去世,许多空巢老人常年处于独居状态,在日常生活照料中失去了配偶的支持。

3.2.2  亲戚和朋友支持

与其他老人相比,空巢老人更不喜欢与人交流。因生理机能老化,亲戚邻里之间的互动也会减少,因此,空巢老人容易抑郁、离群。在现实生活中,空巢老人和亲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一种情绪宣泄的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心中的孤独和压抑。但因为子女不在身边,他们会产生自卑心理,也会减少与外界的往来。

4  应对策略

4.1  引导空巢老人自我调节

针对空巢老人面临的各种问题,除了从外部条件来减少他们的焦虑外,自身的调节也很重要。首先,从空巢老人的基本心态来说,心理调节是极其重要的。让空巢老人清晰的认识到,子女成年以后,必然会组建自己的小家庭,这不仅是子女长大的标志,也是人类的生活规律,老年人应该为子女高兴。若抱怨想不开,不仅对自己不好,子女也会有一定的压力。其次,空巢老人应该把自己照顾好,注重身体健康,定期检查身体,积极参加老年人集体活动,多和别人交流,保持一颗年轻愉快的心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4.2  重视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对于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政府一定要加强重视,对经济困难的空巢老人给予一定生活补贴。同时要充分发挥组织的协调和推动作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关爱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鼓励民间团体积极筹集资金,为空巢老人提供经济上的资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完善低保制度,降低医疗收费标准,尽可能为空巢老人提供便利。

4.3  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是依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服务模式的补充和更新。H县应大力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并逐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①建立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队伍,招收义工,为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②组织医护人员定期为空巢老人进行健康检查、心理健康咨询等,积极开展帮助空巢老人的活动,关注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4.4  传承“孝”道观念,积极赡养父母

“常回家看看”,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写出了多少老年人的心愿,都说子女是父母的小棉袄,会让父母感觉到温暖。但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问题,很多人心中有“孝”,却不行“孝”,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一般都是由于孤寂产生的。因此,应注重从家庭层面强化人们的孝道观念,教育子女孝敬父母,成家立业后应时常关注家中老人的生活状况,多和自己的父母联系,常回家看看,和父母多交流,让他们体会到老年生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黄润龙.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状态[J].人口与经济.2005(2):57-62.

[2]陳建兰.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社会科学期刊.2009(4):41-45.

[3]漆彦忠.农村空巢老人互济养老模式及可行性探讨[J].鸡西大学学报.2011(2):92-94.

[4]孙莎.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分析——基于湖北省阳新县、通山县的调查[J].科技创业月刊.2011(13):114-115.

[5]吴华,张韧韧.老年社会工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贾伟伟.对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建设的研究—基于武汉市纺器社区的调查[D].湖北:华中农业大学,2012.

[7]丁雅杰,刘鸿雁,李淑芹.城市空巢老人健康问题及社区护理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09(18):2 171-2 172.

[8]李金宴,张文谦,王伟芹.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21):112-113.

猜你喜欢
空巢老人老龄化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全国深度老龄化省(市)增至7个
健康月历
社会支持理论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护值得关注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空巢老人”一样老有所乐
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
韩国将成为第二大老龄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