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旅游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6-11 10:19刘康
山西农经 2019年2期

刘康

摘 要:河南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良好的旅游区位、文化、资源优势。如今,河南省的旅游业正在飞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河南旅游业的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河南旅游;旅游文化圈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2-007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产业和无形贸易,也被称为“永恒的朝阳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上下游多个行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跨越。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旅游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而河南作为旅游大省,应集合众多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产业集聚区,发挥旅游产业的作用,从而带动其他上下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1  河南省旅游业的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旅游业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总收入逐年增加,逐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然而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较,河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还相对落后,影响力也比较低。河南是一个旅游资源省,以其古老的文化而闻名。据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河南游客人数达到5.83亿,同比增长12%;收入也达到5 764亿元,增长了14.5%。并且河南省已经拥有了不少5A级景区[1],国家和政府也对河南省的旅游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给予了更多政策支持。

1.1  旅游资源丰富

中国有7大古都,其中洛阳、开封、安阳都在河南,还有郑州、南阳、商丘、祁县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登封少林寺、巩义宋皇陵、龙门石窟、白马寺、开封松都皇城街、宝公寺、安阳殷墟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省会郑州、洛阳、开封等古都有新的旅游景点。河南博物馆建于1998年5月,不仅收藏丰富,向游客展示了许多珍贵的文物,而且建筑风格不同,外观宏伟。洛阳龙门石窟的周边环境已经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2],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1.2  旅游业发展迅速

2017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6 5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14.1%。其中,入境游客307.3万人次,增长了4.5%。旅游总收入6 751亿元,增长了17.1%。纵观2013—2017年河南省旅游人数变动情况,5 a来河南省旅游人数不断增长。2017年旅游人数达6.65亿人,比上年增长了14.1%。

1.3  交通基础设施完善

河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连接东、南、西、北4个方向,省会郑州也是京广铁路、陇海铁路(新欧亚大陆桥)两大铁路的交汇点,是沟通南北、连贯东西的交通要冲。目前省内已经建好了郑州机场、洛阳机场和南阳机场,使境内外的旅客出行更加方便[3]。便捷的交通也极大地促进了河南旅游业的发展。

2  河南旅游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资源分布不合理

目前,河南的旅游资源都集中在洛阳、开封、郑州等城市。其他城市的旅游资源相对较少,发展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旅游资源分布分散,不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2.2  旅游业竞争力不强

河南省的旅游资源挖掘力度不够,众多旅游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产业化水平低。另外,对旅游资源的宣传也不到位,游客大多来自河南本地或周边地区[4],因此需要打破局限,将本省旅游品牌打出去,甚至于走向世界。

2.3  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僵化

河南省的旅游资源是以政府部门为指导的,但是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由于产权问题,地区和有关部门之间的利益相互冲突,导致旅游资源的开发混乱,各个旅游区域之间缺乏合理且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5-7],使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困难重重。例如洛阳市作为“千年帝都”,拥有龙门石窟、老君山等旅游资源,但是景点之间却没有很好地整合资源,各自开发使得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4  旅游产业集聚水平较低

河南省虽然有开封、洛阳、郑州等诸多旅游城市,但是城市之间相距较远,交通不便利,景点之间的交通方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这就导致了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不能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8-9],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3  河南旅游业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当前形式下,河南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河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站在整体的角度,关注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河南的整体旅游品牌。另一方面,应提高河南旅游产业的整体品质和质量,提高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过度。通过核心项目的带动作用,塑造河南省的自主品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旅游业内外部环境,将河南省建设为华夏历史文明旅游的创新区域,打造成国内甚至世界著名旅游圣地[10-11]。

3.1  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作用

旅游业涉及的领域广泛,有文化、建筑、规划、工商、公安、宣传等。因此,必须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作用。对旅游資源进行整合,逐步建立起协调的管理机制,以解决旅游过程中发生的重要问题。政府也要发挥主导作用,对重点项目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知名品牌,吸引社会资金和资源,从而带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整合旅游资源,发挥规模效益

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区域旅游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整合区域内及区域外的旅游资源,例如利用郑州、洛阳等资源丰富地区的旅游优势,以点带面,发挥“点”的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将“点”的优势扩大到“面”,从而发挥规模效益的积极作用。

3.3  完善河南省内部旅游设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设施的建设。合理规划旅游路线,提高城市与景点之间的交通速度,加强区域内各景点之间的联动效应。

(2)加快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河南省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形成跨部门、地区、行业的旅游数据库。稳定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扩大旅游信息在线统计、预测和分析功能。加快建设全省旅游网络平台,增强旅游电子商务和全国网络服务功能。

(3)建立和完善旅游中介,使其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协会的作用。在旅游区域,应该大力培养旅游中介机构,规范中介机构的秩序,例如广告、咨询服务和创业服务中心等。

3.4  打造河南省旅游自主品牌

品牌是人们对产品、售后服務、文化价值的评价和认知,也是一种信任。要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依托河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建立旅游产品形象,推进文化品牌建设,大力推广文化品牌形象,并渗透到旅游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使河南旅游业快速发展。

3.5  提高旅游区域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旅游产业服务水平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一个旅游区域的受欢迎程度。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要在酒店、饭店等基础设施上加强建设,更要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严厉打击旅游行业中敲诈、欺骗等不法行为,加强诚信建设,提高服务行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诚信意识,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以吸引外来游客。

4  结束语

在当前形式下,河南省旅游局抓住机遇,推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来提高旅游业整体的发展质量。通过近10 a的努力,河南省旅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旅游的重要省份。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旅游产业链不完整、空间布局不均匀、协同效应低。因此,河南省应集中力量,高速、高效、高质量地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从旅游大省发展为旅游强省。

参考文献:

[1]韩苗.新形势下河南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2):47-49.

[2]常美龄.河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西部皮革,2018,40(14):38.

[3]任丽娟.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河南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时代经贸,2018(21):55-57.

[4]杨桂华.生态旅游景区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6]郭艳辉.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2.

[7]王向杰.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8.

[8]光善万,周世祥,赵桂亭,等.四川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0(1):181-183.[9]贺建勇,张岳恒.河南省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08(2):59-62.

[10]翟代清.河南省本地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优化[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5):12-15.

[11]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3(6):984-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