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的建筑装饰艺术特色研究

2019-06-11 07:07刘典财
工业设计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西融合装饰艺术审美特征

刘典财

摘要:开平碉楼其丰富的建筑群落和独特的建筑装饰特色是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相结合,它凝聚了西方建筑史上不同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成就,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体现了在侨文化的影响下,开平人民对当时西方建筑风格的追崇和对自己家乡热土的热爱。文章通过研究开平碉楼的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加工工艺和建筑材料等方面分析开平碉楼的装饰艺术特色,发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于研究岭南文化有着特别的意义。

关键词:开平碉楼;侨文化;中西融合;装饰艺术;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3-0082-02

1 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

在清代时期,广东开平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农民可以正常使用的耕地面积小,贸易欠发达,农业生产收入较低[;。在现代时期,由于开平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商业经济下滑和城市生活水平普遍下降,居民的居住环境极为困难。这也因此导致了当地的一些商人和农民为了谋求生计,被迫逃往海外,开辟新的道路。受西方工业社会现代化的影响,归国华侨在思想和生活方式上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化,他們在回国时,带回了各种异国文化、生活方式、物品、工具和建筑风格。从最初保护家庭的愿望到对家乡的热爱,成就了如今中西融合的开平碉楼。

2 海外华人文化对开平碉楼建筑特色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海外华人文化的根源。华人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传统的农业文明。它包括自由文化元素,如经验、常识、习惯、自然情感,父权亲属关系,以及基于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文化精神。它包括有意识的文化因素,如理性、信息、科学、规则、契约、平等、创造力和主观性。这两种文化在海外华人文化中一直存在着矛盾的张力,成为海外华人文化进一步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动力。

华侨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结构中的特有的一种形式。它体现在爱国、团结、奉献、追求民主繁荣的文化特色中。海外华人回乡的过程也是进口异质文化的过程,是岭南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开平碉楼在其建筑的艺术形态上离不开侨文化对其的影响,正是因为开平华侨对家乡的牵绊,把当时盛行的西方文化带来自己的家乡,并结合家乡本地的特色形成了开平碉楼,无论是整体的建筑还是细节的装饰都促使了这一建筑奇观的产生。体现了在侨文化的影响下对开平碉楼装饰风格上产生的巨大影响,也体现了开平人民敢为人先,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

3 开平碉楼建筑的装饰艺术特色分析

3.1 建筑形态

开平地区的民用住房制度与广东住宅的主体有一定的差异。表现为建筑形式和形象具有明显的分散性。从现有数干座碉楼的形象来看,更常见和典型的是:传统的硬山式、中西式、罗马式、巴洛克式、西班牙式等。通过对开平碉楼使用功能的分析,通常可以将碉楼类型分为三类:住宅防御型、实用型和休闲观看型。第一类:它具有防止盗匪活动的作用,具有对冲功能,如对冲,前瞻,预警和存储;第二类:它是被少数家庭成员使用,用以适合生活居住式的花园;第三类:由于内部空间和设施的设计不适合居家生活,仅适用于休闲和放松。

3.2 建筑色彩装饰

作为“富有艺术装饰性”的色彩,长期以来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设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整个建筑的精髓。一方面,建筑上的色彩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理解。色彩的使用象征着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和习俗;另一方面,建筑材料的选择也与颜色区分有很大的关系。不同材料使用的色彩装饰各不相同,体现了人们对不同材质的理解,因此,建筑物的颜色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心目中色彩美的追求。此外,它还可以增加建筑的表现力,突出建筑的个性,更好的体现当地文化的特色。开平碉楼在建筑色彩上由于受当地的材质限制,碉楼颜色多为灰、白为主。在装饰方面,碉楼的主题大多是由富有中国吉祥寓意的汉字,如“福”和“寿”,以及龙、凤、蝙蝠、金钱等吉祥图案;另一方面,为了与西方风格相呼应,雕楼在建造时使用了大量合有西方韵味的装饰主题,主要包括草、卷轴、鹰、飞兽等几何图案0以碉楼的窗户和窗台为例,碉楼窗户外壁通常由灰色塑料或水泥灰泥制成各种形状和图案。装饰主题大多是西式的几何形状、草、花等图案,使整体的装饰性更强。

3.3 建筑材料

受当地自然环境和当地匪患的影响,开平碉楼的建筑与普通住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对洪水和灾难的独特防御。所以在碉楼的构造上大多是使用承重墙结构系统,以此来提供碉楼长久使用的物质保证。在碉楼使用的建筑材料当中常见的四种建筑外墙材料有:石材、三合土、砖和钢筋混凝土,其中钢筋混凝土建筑是现有建筑中使用量最多的材料[3]。由于早期的钢筋和水泥在大陆难以购买,富有的华侨大多是从香港进口,后期由于内地水泥产量的增多,雕楼在水泥的采购上主要采用广州生产的水泥,也减少了运输的成本。建筑材料的易获取也是促使开平碉楼的快速增长的原因。

以享有开平第一楼的瑞楼为例,楼层高九层,占地面积约92平方米,整栋楼的材料使用都是钢筋混泥土,十分牢固。楼首层至五层楼体每层都有不同的线脚和柱饰,增加了建筑立面的效果。各层的窗裙、窗楣和窗花的造型和构图也各有不同,显得灵活多变。五层顶部的仿罗马拱券和四角别致的托柱有别于其他碉楼中常见的卷草托脚,循序渐进,向上总自然过渡,很有美学上的祠堂效果。六层有爱奥尼克风格的列柱与拱券组成的柱廊。七层是平台,四角建有穹窿顶的角亭,南北两面可见到巴洛克风格的山花图案。八层平台中,有一座西式的塔亭。九层小凉亭的穹窿顶。楼的顶部有三层亭阁,凸现西方建筑独特风格,其中以四周用承重墙接托的罗马穹窿顶和以支柱支承的拜占庭穹窿顶造型最为显著,给人以异于常态的美感。

3.4 加工工艺

在建筑的加工技术方面,开平碉楼采用了当地特有的灰色雕塑。灰色雕塑,又称灰色批、灰色塑料、雕刻是具有五邑地区乃至岭南地区特色的传统建筑装饰艺术[4]。开平用灰雕装饰开始于清末,主要以寺庙和祠堂的装饰上,体现了当地民俗风情的建筑文化。以开平风采堂为例,风采堂是余氏祠堂,建于清末民初,题材多涉及历史典故、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戏曲人物、民间风俗、祥禽瑞兽、花卉果木、吉祥文字图等。20世纪20、30年代,华侨纷纷回国营造屋宇,建造碉楼,由此灰雕建筑装饰艺术盛行[4]。

4 开平碉楼建筑装饰特色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开平碉楼的创意当时可能是无意识的,伴随着大众思维的偶然性,却无意间创造了广东乡村中西结合的建筑奇观。经历了百年风雨的开平碉楼,引起了世界人民对建筑艺术的关注,被誉为“令人震撼的建筑艺术长廊”。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雕楼的设计明显受到来自西方装饰艺术风格的影响,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乡村建筑正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开平碉楼始终保持着建筑文化的地域性,继承和发扬了当地优秀的地域文化传统。开平碉楼能申遗成功也意味着中西融合的更多可能性,表明了建筑的出现必须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也从中告知我们在现代设计学习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同时,还要拥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设计特色。

5 结语

开平碉楼建筑群体现了五邑侨乡将中外多种文化在各个方面上的交融和碰撞直接地表达出来,物化在具体的建筑之中,可以看到它具有很大的视觉冲击力。面对开平碉楼,我们脑海中闪现的不是当地人民饱受自然和人为灾害带来的痛楚,而是到处洋溢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吸收创新文化的主旋律。作为侨乡,它无疑是中国侨文化特征的最典型代表。它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不仅合蓄,而且与中西方风格的独特结合相得益彰。作为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见证,它反映了多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建筑的发展。因此,对于碉楼的研究为我们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以及如何促进我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我们研究历史、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见证了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怡芳,王健.广东开平碉楼——舶来样式与传统工艺的碰撞[J].世界建筑,2017(08):117-119+133.

[2]倪畅,王萍.开平碉楼与广州陈家祠的建筑装饰手法与特色分析[J].现代园艺,2016(18):83.

[3]杨志,罗世侣.开平灰雕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及发展建议[J].美术教育研究,2014(03):42-43.

[4]薛颖,程建军.开平碉楼的建筑装饰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2013,26(01):116-121.

猜你喜欢
中西融合装饰艺术审美特征
长袍后面的辉煌
浅谈建筑材料的装饰艺术及运用
多元文化格局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潘玉良油画的艺术特点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
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渊
“装饰艺术”运动中建筑设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