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昀:首提国民党迁往台湾

2019-06-11 07:38散木
今古传奇·双月号 2019年2期
关键词:幕僚蒋介石国民党

散木

国民党为什么选择台湾作为栖息地?史学家杨天石从蒋介石和台湾的因缘、台湾的战略地位等角度加以论述,可惜没有一个字提及作为首倡者的蒋介石幕僚张其昀。其实,张其昀与国民党迁台方案和行动大有关联。

张其昀字晓峰,是著名的史地学家、教育家,还是蒋介石的同乡(浙江宁波人)。张其昀1900年出生,成为蒋介石幕僚之前,是一位纯粹的学者,曾经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南京中央大学任职、任教10年之久。

1943年,张其昀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及讲学。1945年归国后,他出任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张其昀取道廣州转赴台湾,成为蒋介石父子的幕僚。

早在抗战时期,张其昀就经同乡陈布雷的引荐,结识了蒋介石。陈布雷自杀之后,留下的空白也是由张其昀来填补的。蒋介石之所以会看中张其昀,更多的是因为张其昀的思想和才华。

1949年初,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已被消灭过半,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面临着彻底垮台的命运。此时蒋介石采纳了张其昀的建议,决定把台湾作为退身之所。

当时蒋介石和张其昀都认为退居台湾,退可守,进可攻。台湾与大陆隔着一条海峡,凭借海峡天险和海军、空军力量,完全可以抗衡当时尚无海军、空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积聚力量,待国际形势发生于己有利的变化时,再“反攻大陆”。

其实蒋介石已在1948年底就进行了撤退的酝酿和安排,不过,将国民党的党、政、军、财、文的中心东撤台湾,是来自张其昀等人的献策。

“三大战役”之后,作为退守之地,国民党只有西南、海南、台湾可以选择。

三者之中,以蜀地为中心的西南,军事地理上易守难攻,其北有秦岭,东有长江三峡,南有横断山脉等,地形凶险,屏障繁多,又是抗战的发祥地之一,自是好去处。于是,当1949年10月广州失守后,国民党当局仍将其全部中枢机构迁至重庆和成都。不过,解放军的猛烈攻势和西南地方实力派的游移,让蒋介石和国民党当局不能安心于此,最后决定仓皇渡海迁往台湾。

张其昀当时如何向蒋介石建言,今已不可详知。但张其昀是著名地理学家和专攻“国家战略学”的学者(在哈佛大学深造过这门专业),还曾在台湾“光复”后领队前往考察,因此,作为当时蒋介石身边的“御用专家”,他的建议毋庸置疑,当然是很有分量的。

张其昀即是当时国民党围绕撤退方向的“东撤论”主张者。他认为西撤川康不妥,并说明东撤台湾的种种优势:首先是台湾海峡海阔浪高,只有它才能暂时阻止解放军的乘胜追击;其次,台湾作为“反共救国的复兴基地”,有着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越之处;最后,台湾长期与大陆阻隔,中国共产党组织与人员活动较少。未来即使社会稍有动荡,台湾四面环海,呈封闭状态,境内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农村都已开发,当局极易镇压不稳定因素与稳定社会。

因此,国民党若将党、政、军、财、文中心迁移台湾,再带来较多的资金和人才,必将建成稳固和强盛的台湾基地,适当时就可“反攻大陆”。

这一番主张已然是国民党唯一的选择。1948年底,蒋介石任命其心腹陈诚为台湾省政府主席,同时蒋经国亦受命为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这就是迁移台湾的信号了。

1949年初,大陆国民党控制的金融机构开始向台湾紧急运送黄金、白银、外汇,文物部门也开始加快运送文物,这更是国民党决策台湾为其退守之所在的表征。此后,国民党在大陆完全溃败,于是迁移台湾成为事实。

1949年夏,应蒋介石的邀请,张其昀离开大陆,赴台湾出任国民党总裁办公室秘书组组长,这实际上取代了已去世的陈布雷,成为蒋介石最重要的幕僚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幕僚蒋介石国民党
蒋介石:我敬佩一人、畏惧两人
快过关了
从古代幕僚“朋友圈”看文秘人才综合能力培养
国民党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袁世凯幕府人员组成之分析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国民党只有革新才能赢回民意
试析晚清幕府制度的特点
宋美龄弄错蒋介石的秘密替身
蒋介石要兼职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