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氓》的悲剧性之我见

2019-06-11 11:07刘单萍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婚变悲剧男子

刘单萍

《氓》选自“卫风”,是春秋时期的民歌。这是首弃妇自诉与丈夫从恋爱、嫁娶到婚变、决裂的诗,深刻放映当时妇女屈从受辱任人宰割的现实,是一首反映婚姻悲剧的长诗。这首诗也收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二)中,教师在教授这堂课时,往往会更关注思想内涵而忽略其悲剧的情感和审美体验。但只有对悲剧性的细致体会和深刻把握,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在细致深刻的悲剧体验的情感冲击波里让学生受到情感洗礼、感受悲剧的美感熏陶,才能让这首诗的审美价值、警诫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第一悲: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讲的是女子控诉男主人公:爱情没有定准,反复无常,三心二意。女子认为丈夫婚后变了,行为态度前后不一。那么从婚变后男子暴虐无情的表现来看,婚前应是“好人”。但以往文章对氓的“羊”、“狼”属性的评价带有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大多数人认为氓是一个卑鄙无耻、骗婚、忘恩负义的人。但细读文本下来,氓这个人物形象不是单纯的“好人”或“坏人”可以片面概括的,人是环境的产物,受环境影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氓的形象有一个由好变坏的过程,而正是这个过程,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世事变化无常、人心易变的悲感。

开始氓的确是一个“好人”。原因有三:其一,在诗歌尾章时提到“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的诗句。从这里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是亲梅竹马且两小无猜、私定终身。女主人公是一个纯真热情、聪慧温顺的人,这样美好端正的人会选择品行不端的人来相爱吗?显然不会,没有女人会选择一个品行不端的无赖来白头偕老。女主人公的选择正说明氓在开始不是“坏人”。其二,男主人公开始是一个忠厚的人。诗篇第一句“氓之蚩蚩”,“蚩蚩”在教材中注释是:“忠厚的样子。一说,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它把忠厚的样子放在前面,显然是更认同这个解释。其次从“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来说,既是前后不一,后面是薄情寡义,反证前面就应是忠厚老实。其三,氓是一个懂礼的人。有的观点认为氓无“良媒”,不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怒逼婚是一个不懂礼的人。从后文来看,这个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第二章“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仪礼.士婚礼》:“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周社会已形成婚姻缔结过程中要经过“六礼”的礼制规定。氓在缔结婚姻的過程中遵守了纳吉中的占卜,亲迎中的“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因诗歌简洁其中有省略也属正常。至于“无良媒”可能是因男子家贫,请不起媒人。在古代,媒妁是古代婚姻的职业中介人,他们通过谋合二姓相成婚姻来赚取大量的报酬,而且往往费用不低。女子嫁到男家时“三岁食贫”,多年以来生活贫困,说明男子家经济并不宽裕,可能请不起媒人。也可能是男子家贫或其他原因,聘请媒人说媒,女方家不同意,没说成功的媒因此成为“无良媒”。从女子婚变回娘家后的“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来看,娘家对女子婚变回家是落井下石的态度,这也许与之前违背家庭意愿,执意要与氓在一起有关,这里可以侧面论证女方家里是不同意两人结合的。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氓开始时应是一个忠厚、懂礼、与女主人公两情相悦的形象,后来可能因环境变化、社会时代,把他酱造成背信弃义、始爱终弃的人。也许氓本来是忠厚老实的深爱女主人公的,后来婚后经过努力,家境好转实力上升,而同时妻子历经生活艰辛、岁月流逝,已是花容不在。所谓色衰爱弛,再加上社会风气的纵容,这时氓移情别恋、施暴于妻。在这里,我并不是要替氓开脱,他的背信弃义以及隐藏在忠厚老实面貌下的小心机暂且不论。在故事里,男主外,女主内。男子不断发展,最终发家致富,女子日益操劳,最终年老色衰。此时,正是考验这个志得意满的男子的时候,但是在没有被束缚的野心与权利支配下,有多少人能够经得住考验?最令人心痛的不是男子现在绝情绝义的嘴脸,而是曾经的莺莺燕燕、你侬我侬却抵不过时间的侵蚀、社会的纵容。所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1氓婚前对婚事的极度渴望,婚后却对妻子残暴施虐,人心不古,此种前后不一、始爱后弃、由“好”变“坏”的对比才是深掘下来倍感悲痛所在。同时,更令人心惊的是,古代社会中在婚姻关系里对女子严苛,对男子宽容,致使此类负心汉不管是在中国的历史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莺莺传》里的张生,唐明皇李隆基,宋人陈世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的李甲。此种对比、此类的普遍性如何不令人唏嘘感叹!

二、第二悲: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女子被丈夫抛弃后,回到娘家等来的却是兄弟的嘲笑。嘲笑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兄弟确实不知或者不理解女子在夫家所受苦楚,亲情关系较为冷漠。其二是嘲笑女子当初“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执意与氓成婚,最后却落得不得善终。“自从进入父系血缘的专偶婚之后,婚姻已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家庭乃至家族的事情,它关系到家庭或者家族的利益。所以个人的事情便堂而皇之地由父母这个代表,以及由联系着男女两家共同利益的媒人去做出决定。[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成为礼制规定的铁律。女子在“子无良媒”的情况下,不顾家族反对违背礼教,坚持嫁给男子,最终落得个变心抛弃,所以招致弟兄的嘲笑。

首先,弟兄落井下石的嘲笑也从侧面反映家族对这个备受婚变折磨逃避归来的女子冷遇的境况,女子遭遇丈夫的家暴变心后回到娘家想寻求亲人的安慰,但在最后的避风港里也不得安慰,是何种凄凉悲伤!再者,从兄弟的嘲笑、家族的冷漠,可以窥见整个社会对女子的桎梏。“女也不爽,士二其行”。女子在家庭生活中任劳任怨、恪守妇道,男子却背信弃义、残暴施虐。遭遇不公婚变的女子不仅没得到社会的同情,还招致嘲笑、备受冷遇,同时男子也并未因无耻行为而受谴责。几千年封建社会,受儒家和宋明理学的影响,女子要“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从一而终”,使女子沦为婚姻的奴隶,任男人摆布,成为男性附属。在这样的男权社会里,这些观念才是残害妇女、杀人不见血的刀子。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对女性来说不是一种悲哀吗?

三、第三悲: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鲁迅先生曾说过: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破坏给人看。女主人公从开始的“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的痴心热情以及婚后的“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的无悔付出,最后却换来丈夫的“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的背信弃义、残虐施暴。美好的人、青春、爱情皆被破坏,此为悲剧。

其次,古代社会分工决定了女性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女性幸福全掌握在丈夫手里,丈夫品行如何决定了女性幸福与否。从生理学上来说,从一而终一夫一妻制是违背人类的生理诉求的,人类潜意识里永远都在追求更加优秀的异性[2]。在男权社会里,男性追逐异性的权利不受限制,追求新欢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喜新厌旧也成为了他们的生存本能。所以,这不仅是这个故事里女主人公的悲剧,也是广大妇女的悲剧。

最后,女主人公为了与心爱人在一起,不顾礼教,自主成婚,说明她是一个有主见、独立、有反抗精神的人。但是她却斗不过整个大时代,成为古代婚姻制度下的牺牲品。不顾一切追寻的爱情,最终落个劳燕分飞、一拍兩散,最后还只能独自承受,眼见别人高楼起,眼见别人另结新欢,而社会回馈的只有冷漠和嘲弄。生生遭遇、默默承受,因自身局限,她可能永远不知所处社会的严酷,懵懵懂懂怨怪着薄情寡义的丈夫,却看不到这吃人社会的本质,此为至悲。

从“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中看到男子的由好变坏,始爱后弃;在“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中分析到弟兄的嘲笑、家族的冷遇、社会的桎梏对女主人公的二次伤害;从“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中看到美好的破坏、社会纵容、生理本质驱动下的喜新厌旧的常态、甚至女主人公认识不到吃人社会本质的局限而剖析出的悲剧体验,这种体验将形成情感冲击波,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洗礼,而直抵肺腑的情感体验可能要比苍白的讲解更有分量。

悲剧是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中,遭受不应有的,但又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从而引起人悲痛、同情、奋发的审美特性,这是悲剧的审美体验。《诗经·氓》讲述温良美好的女主人公被丈夫抛弃、被社会伤害、成为时代的牺牲品,由此引起学生的同情、反思、教化,进行悲剧的美感熏陶,凸显悲剧的审美价值。而悲剧审美价值是悲剧所体现出来的现代意义,即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净化人们心灵,陶冶性情。所以我们在美感熏陶中升华学生的价值观念,自然而然的达到本文的教化、警戒的作用:对于每一个高中学子来说,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倡导男女平等,女子学会自力更生,从思想上、生活中真正独立起来。

参考文献:

1.摘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摘自陈华文,朱良,陈淑君,《婚姻习俗与文化》.(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

2.渡边淳一.男人这东西.【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1).255-257]

猜你喜欢
婚变悲剧男子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另类的婚变故事
画家的悲剧
年轻男子
近视的悲剧
满脸通红
不希望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