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工伤保险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9-06-11 08:00陈雪萍
科学与财富 2019年9期
关键词:工伤保险发展

陈雪萍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工伤保险是广受用人单位和职工欢迎的险种,工伤保险也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当被告最多的险种。“广受欢迎”反映了工伤保险制度的社会需求,“常当被告”反映了工伤保险制度需要完善。参保领域是工伤保险制度规划流程的起点,是工伤保险制度顶层设计的基点,也是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的重点。笔者结合多年工伤保险管理工作实践,立足体制机制建设,聚焦窗口实务,对当前工伤保险参保领域存在的参保门槛、缴费基数、多头缴费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分析,提出了探索完善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工伤保险;实现高质量;发展

1导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保障工作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十九大交给我们的最重要任务,是推进工伤保险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2我国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现实问题

2.1工伤保险相关标准不统一

当前我国工伤保险的统筹层次处在市级统筹,少数省份已经进行省级统筹。然而从县级统筹到市级统筹的过渡还没有完全实现,在大部分省级区域内,各市级之间甚至有的县级工伤保险运行各不相同,市级相关部门在工伤保险相关处理上享有自主权,依据市级社会平均工资等标准所实行的政策规范和各项工伤标准千差万别。同时,各市区之间的政策执行力度不同,对本地区真实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力度也有所差距,没有完全发挥工伤保险在工伤预防与康复中的积极作用,反而会加深劳资双方矛盾,导致劳动纠纷增加。

2.2地方权责划分困难

推进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实际上也是工伤保险管理权责的向上转移,省级相关部门的顶层作用将变得更突出,地方相关部门的执行职能变得更加重要。在当前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的实践经验下,省级管理部门出发的角度没有明确,地方仍然承担主要管理权责,如何打破当前管理局面,合理划分地方各级政府的管理权责,平衡好各级权力与义务变得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统一行动的管理体系,各级地方政府权责不明确,政策运行起来将会十分混乱,效率低下,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无法及时解决社会大众的困难需求。

2.3缺乏系统的信息交流平台

当前,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对信息交流的要求不高,信息化平台建设只存在于满足市级统筹管理需要的层次上。由于工伤保险在各市级之间独立运行,各市级的信息交流平台信息化程度不高,互动性较差,短时间内无法完成信息互通。同时,市级信息化平台使用效率低下,市级辖区内沟通还是以纸质版或者电子文档的沟通交流形式为主,信息平台维护不及时,信息平台没有完全发挥应有作用,有的信息技术相对落后,无法实现新需求。

2.4地方利益制约

一旦工伤保险基金由省级统一管理,地方无权管理基金运行,地方将会失去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获得的利益,地方的积极性也会降低。在經济发展差距大的地区,发展情况好、经济实力强的地方区域承担的工伤保险基金数目可能会高,而在工伤保险基金受益上却没有得到优待; 相反,在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上缴的基金数目不多,享受的工伤支付却远高于统筹前,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使地方利益相冲突,制约政策的制定。

3新时代推进工伤保险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考虑

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稳中有进的总要求,紧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走势,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工作重点,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政策法规,理顺工伤保险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推进工伤保险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3.1抓住机遇,完善工伤保险管理服务体制机制

医保职能划转对工伤保险工作来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必须全面贯彻中央决定,正确认识医保职能划转对工伤保险工作的影响,抓住改革有利契机,理顺工伤保险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力争解决经办机构设置不统一、经办力量薄弱等长期以来困扰工伤保险工作的问题。要深入研究不同层级工伤保险管理服务机构设置问题,不搞一根棍子插到底,体现差异性。要重点稳住工伤保险经办骨干人员,切实保障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要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立足自身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改革带来的阵痛,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办事,切实改变工伤保险管理服务“散、乱、弱”等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为工伤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突破难点,推进工伤保险实现更高水平的全覆盖

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是工伤保险工作的基础,要把扩大覆盖面作为重要任务,加以推进,并成为工作中的一大亮点,必须不忘初心,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以贯之抓好这项工作。当前最重要的还是巩固建筑业农民工参保成果,大力推进铁路、水利、能源等工程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先参保,再开工”要求,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同时,以快递业为切入点,创新政策安排,探索完善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办法,探索建立多层次工伤保障体系。最终,要努力把所有职业人群都纳入工伤保障制度,推进工伤保险实现更高水平的全覆盖。这也是落实社保扶贫要求,防止工伤职工因伤因残致贫返贫。

3.3勇于担当,深入推进工伤保险重点领域改革发展

要对标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以实现工伤保险省级统筹为抓手,加强对重难点问题的研究,在政策制定、制度设计、实现路径等方面积极探索,深入推进工伤保险改革发展。要提高政治站位,结合工伤保险自身工作特色,立足于“防”,扎实做好工伤保险扶贫工作,提高政策的精准度针对性。要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探索试行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探索建立多层次工伤保障体系,稳步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工作落实,边研究边试点,边实践边总结。要继续做好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实施工作,积极稳步推进工伤预防工作的开展,完善浮动费率机制,增强浮动费率机制在工伤预防工作中的政策吸引力。同时,要加强对基金安全风险、黑天鹅事件风险以及廉政风险的防范,坚决防止系统性风险和重特大案件发生。继续组织开展全国性工伤保险主题宣传活动,鼓励各地开展多形式的工伤保险宣传活动,打造工伤保险特色宣传品牌。

3.4狠抓落实,补齐制约工伤保险事业发展的短板

补短板既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工伤保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找准工作存在的短板,精准发力,通过深化改革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快发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伤保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地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瞄准信息化建设这个最大短板,大力推进工伤保险信息化建设,加快建成省级集中的信息平台,推进网上参保、网上经办、网上结算和网上支付待遇,为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本化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同时,要加强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突出问题的研究,加强与法院等部门的沟通,强化层级间、部门间对政策法规的共识,切实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党和政府公信力。

参考文献:

[1]杨晓石.新员工工伤管理及风险防范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7(32):183-184.

[2]山西财经大学  陈景坤  郭兆慜.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N]. 山西青年报,2017-11-11(011).

[3]向春华.打造工伤保险研究新平台[J].中国社会保障,2017(11):47.

猜你喜欢
工伤保险发展
工伤保险法律问题三则
放弃部分工伤保险待遇的约定无效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工伤保险缴费不实 待遇有争议怎么办
商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可以同时享受吗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一起工伤保险先行支付案例引起的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普推工伤保险制度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