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识和能力发展过程初探

2019-06-11 11:07董西政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量表主体素质

董西政

综合素质评价是指教师、学生、家长等评价主体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依据综合素质评价评价指标开展过程性、阶段性、终结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是被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之一。以促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演进历程——由量变到质变的“生成式”过程——为主线,逐步构建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是值得探索的途径之一。

一、生成综合评价意识,初步发展评价能力

综合评价意识——包括评价动机、评价兴趣、评价情感、评价意志等因素。单一注重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师生习惯于只关注、评价知识维度。单一评价意识转变为综合评价意识、发展评价能力,需要一个过程。

1.教师正面、多元评价,学生生成评价视角,激活评价意识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尝试合作、自主学习方式。过程中,教师依据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点,对学生认真听、善于思考、主动学习等突出表现以红花、红星、表扬条等方式进行表扬和鼓励。红花上记录学生的表现点,张贴在班级内“成长足迹”专栏中。教师视角由单一转变为综合,学生的关注点也会随之变化。

综合评价情感是引发、推动、完成学生主动进行综合评价的心理因素。教师正面评价,学生体验到评价带来的自豪感,荣誉感,不断积累学生的综合评价正面情感。教师正面评价还能激发学生综合评价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开展综合评价的起点。“成长足迹”专栏记录学生的评价内容和结果,能激发学生评价动机,推动、激励学生不断的开展评价活动。实践中,学生最喜欢的事,就是站在专栏前,回顾、交流自己的成果。“我要获得更多的表扬”的想法,标志着评价的反馈调整作用的萌芽。学生评价情感、兴趣、动机、意志的不断形成和发展,激活了学生评价意识。

2.学生自评互评,拓展评价视野,发展综合评价意识和能力

一段时间的教师正面评价后,学生被评价需要越来越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这节课(环节)xx积极认真,你还想表扬谁?谁想夸夸自己?经师生讨论后,自评互评也能得到红花。

自评互评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拓展学生关注视野,丰富评价体验。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开始主动关注、尝试评价。随着评价经验的不断积累,学生能有效开展多关注点的评价。学生综合评价意识的相关要素——兴趣、情感、动机、意志都得到从少到多量的积累,逐渐发生质的变化。从评价自己到评价别人;从评价一点到评价多点;从模仿者评价到自主评价;从被动评价到主动评价。

学生综合评价能力,是指学生开展关注三维目标、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能力。“成长专栏”中评价点的记录、积累,促进对评价点的关注越来越全面,有利于逐步生成评价量表。

二、形成“全面反馈-自主调控”良性循环,进一步发展自主综合评价意识和能力

学生评价意识、能力发展的初步阶段,学生具备了依据部分评价点开展自评、互评初步意识和能力。这与评价机制建立仍有较大差距。其本质在于学生能否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下一步学习目标和计划,形成学习进程中“全面反馈-自主调控”的良性发展循环。

1.阶段回顾、计划,促进评价意识、能力质变

适时利用班会课上引导学生开展阶段小结与回顾:近阶段我获得过多少种表扬?每种表扬有多少次?学生汇报交流后,引导目标制定和计划:下周能得到哪几种表扬?计划得到多少次?怎样实现目标?学生全面梳理自己的闪光点,促进评价意识发展。通过关注其他同学的进步,直观、清晰、全面的了解不同的评价点及其现实意义,便于学生制定下周目标和计划。阶段总结、计划活动与学生的课堂学习、作业情况、身体素质、班级表现等因素融合密切。学生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开始具有过程性、更客观的自主认识,评价意识逐步得到质的飞跃,能够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行为,“全面反馈-自主调控”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

2.生成、运用评价量表,初步形成综合素质评价能力

适时引导学生反思、交流,认识评价对个人的发展意义。结合“成长专栏”中的每一朵红花,红花的种类,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评价给我带来什么变化?学生逐渐认识到评价对于成绩提高、能力增强、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逐步生成全面评价需要。教师梳理已生成评价点,生成评价量表。评价量表留有空白项,便于进一步生成与完善。利用量表开展评价,标志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得到质的提高。评价初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删减、增加量表内容,生成 “个性评价量表”,开展评价,促进不同学生都获得发展。

三、拓展评价主体,发展多元綜合素质评价意识和能力

综合素质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家长、学校、社区等。这些评价主体的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多主体评价,能从不同视角提供反馈,有利于学生多元综合素质评价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1.多主体参与评价,发展学生评价意识、能力

在学生综合评价取得成效时,邀请家长、社区领导群众、班级其他科任教师、本校领导等人参加过程性评价活动、阶段反思与计划、阶段综合评价等活动。邀请参与人员与学生互动,发表看法,进行评价。活动还能增强学生自信、自豪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多主体评价,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获取反馈信息,利于反馈调整。教师通过专题培训,介绍评价的意义、内容、方式后,引导家长、教师等利用量表开展评价,多主体评价机制初步建立。学生获得在家庭、学校、社区中的表现反馈,更全面的进行调整,多元综合评价意识和能力不断发展。

2.阶段展示、评价活动

在多主体日常评价基础上,开展阶段性评价成果、学习成果的展示活动,进行阶段评价。此类活动的开展,能促进学生、教师、家长等评价主体系统、全面的了解多元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和意义,有效转变传统的评价观念和做法,有力地推动综合素质评价规范、深入开展。

综合素质评价是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不断发展学生评价意识、能力为主线,整体规划、逐步推进评价机制的渐进性构建,能不断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量表主体素质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何谓“主体间性”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