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柳在青藏高原河谷地带的扦插育苗技术与高海拔半荒漠地区的造林技术

2019-06-11 09:14陈淑娟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造林技术

陈淑娟

摘 要 为了加快推进高海拔地区的造林和绿化工作进程,根据乌柳的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成功的扦插育苗和造林经验,以便今后在青藏高原适宜乌柳生长繁殖地带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乌柳;生物学特性;高海拔地区;扦插育苗;造林技术

乌柳(Salix cheilophila Schneid)又名小红柳,青海当地俗称绵柳或河柳,是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杨柳目(Salicales)杨柳科(Salicaceae )柳属(Salix)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树高可达4 m)。因其具备易繁殖,生长快,抗风沙,耐寒冷和抗干旱及萌芽能力强等特点,是青海高寒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树种。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乌柳为灌木或小乔木,枝条柔韧半下垂,嫩枝条被绒毛或柔毛,红褐色或紫红色,嫩芽覆有长柔毛;叶片呈线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2.5-3.5 cm,宽3-5mm,叶面绿色覆柔毛,背面呈灰白色,有密集绢状柔毛,中脉显著突起,边缘外卷,上部具腺锯齿,下部全缘,叶柄长1-3cm,具柔毛;花序与叶同时开放,近无梗,基部具2-3小叶,雄花序长1.5-2.3 cm,直径3-4cm,花丝无毛,花药黄色,苞片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钝或微缺,基部具柔毛;蒴果长3mm,花期4-5月,果期5月。

1.2 生长习性

乌柳生于海拔100-3800 m的丘陵山坡、草甸草地、林区边缘、河谷地带、冰川侧碛、沟边灌丛、荒地山谷, 河边石地、河谷灌丛、路边湿地、河滩草甸等地带。其适应的生态幅度宽阔,在青海大分地区都能天然生长,并且萌芽力强、耐旱耐湿、抗严寒、耐贫瘠,生长快,抗风沙,抗干旱。适宜在沟谷滩地、河流两岸及较湿润的沙地中栽植。

1.3 地理分布

乌柳的地理分布较为广泛,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西藏、四川、河南和云南等地;在青海大部分地区都有天然分布,北至祁连山区,南至玉树林区,西至柴达木盆地,东至各农业区,生于海拔1700-3800 m的山坡草地、林区边缘、河谷地带。

2 育苗地概况

兴海县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4°48′-36°14′,东经99°01′-100°59′之间,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核心区,全县总面积1.21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924m(县政府所在地子科滩镇海拔3303m),最高点鄂拉山脉虽根尔岗海拔5305m,最低点河卡镇吾合托黄河出境处海拔2590米 ;境内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辐射强烈,热量条件差,且地区间的气候条件差异性较大,年降水量在196.5-470.5mm,无霜期平均38天;兴海县黄河峡谷范围涉及黄河干流从玛尔档峡至班多峡切割形成的峡谷段落,峡谷段谷深水流急,具有独特的高原气候;育苗地选择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唐乃亥镇,该镇坐落在黄河谷地,海拔2616米,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风速3.5/秒,年平均气温5.1℃,月平均最低气温(1月)-17.1℃,月平均最高气温(7月)24.6℃,年降水量271.6mm,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无霜期115天,农作物生长期150-180天,土壤以风沙土、淡栗钙土为主,有少量盐土。

3 扦插育苗

3.1 整地作床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好,土层深厚的沙壤土,灌溉及交通条件便利,便于管理的地段作为扦插育苗地。对选择好的圃地于上年秋季深翻至30 cm,并捡净草根石块,3月中旬待土壤完全解冻后,每亩施入5000 kg腐熟羊粪、牛粪或其它厩肥、堆肥等有机肥作为基肥,用0.2%-0.5%的高锰酸钾溶液和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对苗圃地再一次进行深翻整平(深翻30cm),要求床面平整,土壤疏松细碎。床作好后充分灌水,待不沾工具时,用覆膜机覆膜(相邻两幅农膜间距为20-25 cm,农膜宽100 cm),然后进行打埂,埂高20-25 cm,埂一定要踩实。特别要注意苗床的宽度必须要和埂间距相适宜,以确保水能灌到全部苗木。

3.2 插穗采集

3月下旬在乌柳树上采集直径1.5 cm以上,2-3 a的生木质化程度好,且无病虫害的健壮枝条,然后将枝条剪成20cm的插穗,上切口为平口,下切口为斜口,上口距第一芽 1-1.5 cm,按插穗大小分级后打成100枝为一捆的插穗捆,并将插穗捆下部至2/3处放人流动清水中浸泡20-25 d,出现红色乳芽后待插。

3.3 扦插技术

4月下旬开始扦插,扦插前将浸泡后的插穗在150mgkg﹣1GGR溶液中浸泡处理3-4 h,取出 后立即扦插,扦插株行距15cm×20cm,扦插深度为穗条深度的3/4,地下部分为16 cm,地上部分4 cm。扦插后应及时浇透水,待床面稍干时,用细土将插穗周围缝隙填实。

3.4 田间管理

3.4.1 除草 插穗生根后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苗床间杂草做到除早除了,每年除草4次。

3.4.2 灌溉 扦插后可视土壤墒情及时灌溉,每年浇水不少于6次(含冬灌)。

3.4.3 施肥 6月下旬追施氮磷混合肥,生根剂一次,每公顷施225kg。同时,为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用甲胺磷或40%氧化乐果溶液交替喷雾,以促进苗木生长。

4 造林技术

4.1 沙地插干造林技术

乌柳插干造林土壤以砂壤土为佳,而且砂性越强成活率越高。插干造林时间一般应根据土壤化冻的迟早而定,冬藏插干可以推迟至5月中下旬造林,现采集插干最多可持续到4月下旬或5月上旬造林。扦插时将枝条截成50-70 cm的插干,并在水中浸泡7 d左右再行栽植。一般都是随整地随造林,整地的规格视沙地位置而定。在丘间低地或平缓沙地,先将干沙层清除,然后用植苗枪(枪头长40 cm)扎眼,以减少水分流失。插干后要踏实,盖1层干沙以防土壤水分流失,造林株行距1.0 m×(1.0-1.5)m。栽植时一定要遵循“深埋、少露、踏实”的原则,以利插干接触深层湿润土壤,并使土壤与插干紧密接触,减少插干本身失水,促进成活。在风沙较大、风蚀严重地块最好先设置一定的沙障,在沙障带内栽植乌柳效果更好。

4.2 沙地装瓶埋条造林

将1-3年生乌柳枝条剪成長50-70 cm、基茎0.5-2.0 cm 且基部无杈的插干。用矿泉水瓶、输液瓶等装满水拧紧盖,运往造林地。在造林现场打开瓶盖,将乌柳插干基部插入瓶中,在沙地挖深45-50 cm的造林坑,连插干和装满水的瓶一起放入坑底后埋土,地上部分保留30 cm左右即可。

猜你喜欢
生物学特性造林技术
一株野生侧耳属菌株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半干旱地区中的侧柏造林技术有效运用分析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