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真的思政课堂种桃种李种春风

2019-06-11 16:37陈立媛
奋斗 2019年7期
关键词:理论课情怀人格

陈立媛

如何在高校思政课堂担当起立德树人使命,精心引导栽培青年学子茁壮成长,是我们思政课教师不懈的追求、永远的课题。

一、以真理的力量感召青年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价值引擎。

比照其他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富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和育人功能,肩负着特殊使命,其“一元性”很强。怎样才能“以理服人”,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征服听众,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因为,要想说明是此而非彼,往往需要对比、引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双向切入,这就需要课堂教学要有很强的逻辑力量、思辨色彩。将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贯穿于授课内容中,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阐释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内容。特别是在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着力加强探寻与思辨,让青年学生在思考思辨中明晰孰是孰非。面对学生随时提出的问题观点,我们若能从容应对、侃侃而谈,也将增强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与信服。

二、以真挚的情怀泽润青年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这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方法引擎。

在思政课上注入浓厚的情怀要素,就要既增加课堂的人文气象,也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而人文教育无疑是这种情怀要素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将使思政课课堂有温情、有关切,以情感人,润物无声,并有效激活授课内容。如,可根据教学需要引入一些文学作品,反映土地改革波澜壮阔斗争的《暴风骤雨》、映射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变迁及人物命运沉浮的《平凡的世界》等,这些富有鲜明时代印迹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深入认识当时的历史情境,更好领悟一定时代背景下的历史选择。

三、以真诚的人格感染青年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这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育人引擎。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应敬畏历史,尊重国情,直面社会现实。夸大问题或是持消极态度,不符合我们的职业要求,但忌讳问题、脱离现实,也有悖于我们的使命要求,我们必须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并将这种理念传达给学生。同时,思政课教师还应对学生持有赤情关爱,但却不仅仅是课外问寒问暖、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而应在课上注重用哲学智慧点亮学生心灯,通过潜移默化的点拨,拨开学生心灵迷雾,让那些有失落和抱怨情绪的同学重振信心,奋发努力。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为动力,春风里辛勤播种,且此后不断躬耕,才有可能在收获时节品味幸福,感受思政课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意蕴。

(作者系黑龙江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教授)

猜你喜欢
理论课情怀人格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漫画之页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