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 用向善的力量开启公益人生

2019-06-11 03:27小辫儿郑怡
女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资助力量公益

小辫儿 郑怡

时间回到2002年,因为电视新闻栏目《杨芳热线》的火爆,杨芳一时间成为陕西省家喻户晓的主持人,不管是年轻还是年长的观众,都时常守候在电视台门前,渴望能与杨芳近距离交流。而杨芳更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殊荣。她专注和认真的态度让公益项目“红凤工程”的负责人班理老师记在了心里。在一次巧合下,班理老师找到了杨芳并邀请她来担任“红凤工程”的形象大使,希望杨芳能用她的热情和活力给即将展翅飞翔的“红凤工程”注入新的能量。杨芳就这样开启了她的公益人生。

言出必行,与“红凤工程”共同成长

刚刚接触公益的时候,杨芳并不知道需要做些什么,但言出必行是她一向的风格,她说:“参加公益嘛,让做就做!”自从加入了“红凤工程”,杨芳的每个周末几乎都交给了“红凤工程”组织的公益活动,哪怕是推掉家庭聚会,她也会东奔西跑地去积极参与。

在“红凤”,杨芳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看着如此多家庭极度困难的女孩子不但没有放弃自我,反而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努力考上了优秀的大学,杨芳非常感动,想帮助她们的心也更加火热。相比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这些从大山深处走出来、初进大学校园的孩子会更加自卑和胆怯,为了能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红凤工程”除了在资金方面进行助学之外,更给予她们心理上的疏导和引导。

1996年,由陕西省妇联组织上千名妇女绣成的“红凤千花帐”被拍卖,而拍卖所得的31.5万元成了“红凤工程”帮助这些孩子的第一笔资金。经过十年发展,“红凤工程”的公益模式越来越成熟,2007年还成立了“陕西省红凤工程志愿者协会”(简称红凤协会),只要有“红凤生”的高校,就会有“红凤社团”的存在。被资助的孩子经常在社团里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和联谊活动,这些活动能让每一个初入城市、迷茫无助的“红凤生”感受到新生活的力量。

作为“红凤工程”的形象大使以及“红凤协会”的副会长,杨芳每年都会带领“红凤”的其他伙伴多次与这些孩子见面并交流,她说:“一定要保持跟这些孩子的长期黏合,让她们感受到同伴教育和环境影响的力量。”而作为知名主持人,杨芳则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红凤工程”这个优秀的公益项目。在她的宣传和影响下,社会各界人士都开始资助贫困女大学生,电视台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主持人加入到杨芳的公益队伍中,他们在业余时间里用专业知识传递爱心,为社会公益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紅凤协会”成立10周年时,陕台主播共同举办了一场“众手托起红凤飞”公益诗会,影响巨大,从台前到幕后、从人员到设备,全部由主持人自发组织,在零支出的情况下,为“红凤工程”募集到30余万元捐助款。这支主播队伍也是“红凤协会”22支专业志愿队伍之一。杨芳说,与这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相比,她觉得自己所做的都是一些能力范围内的小事情。

但公益从不分大小,哪怕小小的善行,也会让我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生出无限的成就感。在杨芳一行人的努力下,“红凤工程”已经从曾经的凤雏,蜕变成了一只展翅飞翔的红凤,但杨芳更希望在以后的发展中能集结到更多、更年轻的巾帼志愿者,让“红凤工程”的影响力辐射到全国的各个角落,让更多的贫困女大学生和各种需要帮助的人受惠。

心之所善,用爱改变命运的轨迹

习总书记曾说,“要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这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每一个贫困女大学生,她们在未来会为人妻、为人母,会给家人和孩子传递自己的观念,“红凤工程”在这些女孩子的学生时期就帮助她们建立起良好的人生观,这样的善举在往后的数十年里,对她们的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

2004年,父母双双患病在身的小茹和“红凤工程”相遇了,虽然家庭条件极为艰苦,但小茹和成千上万个自强自立的孩子一样,凭借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大学期间,她不仅努力学习,更在“红凤社团”里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几年的宝贵历练让小茹整个人焕然一新,从一个胆小自卑的山村女孩蜕变成了陕西广播电视台里一名非常出色的公益项目负责人。

或许是与“红凤”结缘的经历太过难忘和深刻,亦或是自己的命运因“红凤”而改变,每一个“红凤生”都会选择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资助贫困女大学生。杨芳曾资助的“红凤生”珍爱也是这样一个充满大爱的女孩。多年前,珍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在“红凤”和杨芳的帮助下,珍爱本科和研究生都顺利毕业,并随丈夫在海外开启了新生活。现在她时常会给杨芳讲述自己资助的两名贫困女大学生的情况,她告诉杨芳:“我当年受人恩情,现在应当把这份恩情传递下去。”

“红凤生”们以自己的切身经历,真情实感地向每一位求学心切的贫困女大学生介绍“红凤工程”,她们希望每一个渴望蜕变的女孩最终都能和自己一样,因“红凤工程”而改写人生。这些孩子用爱堆砌出来的不成文的“承诺”,让杨芳再一次觉得向善的力量,她说,“用情感和善良把爱一直传承下去,爱就不会消失。”

薪火相传,巾帼力量的集结地

2003年杨芳前往北京参加第九届妇女代表大会,她行李箱的一半都是“红凤工程”的宣传资料;2018年杨芳参加第十二届妇女代表大会,依然在介绍“红凤”,但这一次的讲解,心里是满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杨芳看来,这些年看着“红凤”蜕变发展,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让她无比骄傲。

现在,距离杨芳2003年说出“只要‘红凤工程需要我,我随时都会出现”已经十六年了,那时的一颗“善意”的种子已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如今作为“红凤协会”的终身荣誉会长,她会把“红凤工程”坚持做下去,她希望未来的公益能更加职业化,有序且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公益之心,把公益这件事做到极致,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向善的力量。

猜你喜欢
资助力量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公益
麦唛力量 (一)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孤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