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信息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2019-06-13 00:52陈俊霖周天旻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图书馆

陈俊霖 周天旻

关键词:泛信息环境;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摘 要:图书馆是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场所,当前图书馆阅读主要有三种推广形式,即馆内推广、馆外推广和互联网推广,三种推广方式各有不同的形式和效果。文章着重对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服务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开展。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2-0009-0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传统的图书馆阅读模式已经逐渐发生变化,图书馆的推广思维也需要得到开放和创新,借助“互联网+”思维助推图书馆事业的稳步发展。虽然网络阅读代表了一种时尚和新型的阅读形态,但是网络阅读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传统阅读可以培养人们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提高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尊。因此,在泛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传承和亲近传统,让传统阅读在信息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将传统文化和深厚的历史人文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树立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阅读模式。

1 泛信息时代对传统阅读推广的影响

信息化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于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网络阅读,并通过新媒体获取知识。2018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目前随着阅读媒介方式的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时间及场地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及普及直接影响了传统的阅读模式[1]。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取信息。新媒体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新媒体阅读模式得到大部分读者的认可。随着新媒体的大范围普及,数字化阅读逐步取代传统阅读方式。虽然新媒体阅读成效显著,但传统阅读模式也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新媒体阅读以娱乐新闻为主要内容,仅停留在视觉与听觉层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2 泛信息时代图书馆推广阅读优势分析

2.1 非线性阅读模式推广

非线性阅读是互联网阅读的一大特点,其优势是可以对读者不熟悉的名词或场景随时进行知识的补充和背景知识的深化。例如,读者使用百度百科阅读“中国戏剧”网页内容的时候,会看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名词,此时读者可以点击超链接,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阅读学习,可以迅速地对“中国戏剧”等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学习,也对“中国戏剧”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2]。这样的阅读体验在互联网环境下比比皆是,可以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而这种阅读体验也是互联网阅读与传统阅读的本质差异,互联网阅读不仅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浏览,还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延伸学习,让读者了解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

2.2 可以不断扩大阅读的受众群体

图书馆阅读的受众对象有很大的局限性,传统的图书馆阅读推广被限制在馆内,也就是说只有在图书馆里的读者才能获益。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范围得到了很大的延伸,借助网络媒体和互联网平台,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体验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化的阅读模式,吸引了很多原本不是很想去图书馆阅读的人群,促进了阅读群体的不断扩大。

2.3 阅读推广更具个性化

互联网时代的阅读推广是给读者提供一种更加人性化的在线服务,可以根据读者的兴趣爱好进行知识推送。因此,互联网阅读平台对读者的前期调查和了解非常重要,需要利用数据分类等工具统计分析读者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的信息推送。互联网数据挖掘工具不仅能对读者的社会关系进行挖掘,还能对读者的专业方向和休闲阅读兴趣进行归类,向读者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让读者体验个性化的阅读模式。

3 泛信息时代下图书馆阅读推行措施

3.1 建立“互联网+”的特色阅读模式

随时我国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阅读模式也应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建立“互联网+”特色阅读模式,为全民阅读服务。

3.1.1 明确自身定位。不同的图书馆应依据自身特点明确自身定位,根据定位创设符合自身特色的阅读服务,同时对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例如,对于小学生阅读群体,图书馆应推出符合小学生特点的阅读内容,也可将阅读与小学课本紧密结合,从而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阅读效率;针对大学生和教师群体,图书館应多提供专业性读物,少一些兴趣读物,使图书馆能够满足大学生及教师群体的专业需求,提高大学生和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力[3]。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推广阅读,如微信公众号阅读、读书软件和听书阅读,满足全民的阅读需求,并充分利用多种资源,整合阅读内容,拓宽阅读渠道,提供特色阅读服务。

3.1.2 建立“互联网+阅读”特色阅读模式。图书馆需要将互联网技术与阅读资源和推广渠道相结合,实现多方合作,以增强“互联网+阅读”模式得以推行的可能性。而实现多方合作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使各行各业都能够树立互联网阅读模式的意识。同时,政府应建立阅读产业与各行业的联合体制,如:文化产业既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发行电子书,满足社会各群体的阅读需求,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开发电子读书软件,进行电商运作,同时加强电商与图书馆的合作,通过电子运营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打造特色互联网阅读。

3.1.3 实现数字化阅读推广。现代人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借助数字阅读资源,提高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有效性。图书馆应进一步挖掘与利用数字资源,持续完善与优化电子阅览室,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地方图书馆、博物馆及文化馆等资源的挖掘,强化与地方机构的合作,实现数字资源建设渠道的拓展;不断积累与总结推广成果,打造一个与读者紧密相连的数字化平台,并做好客户端APP的开发建设工作,实现推广信息与读者无缝对接的目标。图书馆还要做好网络资源开发、建设工作,条件允许的图书馆可以建设网络课堂,依据读者需求构建相应的讨论话题,充分利用手机、电脑及平板等终端设备,使读者能够尽可能全面地获取所需信息资源。

3.2 电子文献的阅读推广模式

3.2.1 转变思想和意识。图书馆要认识到移动阅读较传统阅读的优越之处,增加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数量,为年轻读者提供电子阅读场所和环境,同时加强对电子图书的介绍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体验绿色环保的新阅读方式。图书馆管理层应转变管理理念,适当增加电子图书的采购数量,按照各学科的专业特點建立对应的电子图书专业数据库,与传统图书形成互补。电子图书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电子图书查询和借阅操作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电子图书管理能力[4]。

3.2.2 电子文献服务方式的多样化。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图书馆很难满足读者的所有需求,因此,图书馆应利用政府免费提供的电子图书平台,丰富图书种类和数量,提高资源更新频次,为读者提供多种阅读体验。图书馆纸质图书的库存数量较大,图书馆可以安排专人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将纸质图书数字化,按专业和学科分类入库,并通过与其他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3.3 图书馆强化典藏工作强度

泛信息环境下图书类型、分享及储存等方式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图书馆要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和读者需求及时调整典藏工作内容,提高典藏工作质量。

3.3.1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馆内典藏图书。除了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料,读者还需要大量的影音资料与电子资料,这就要求图书馆依据自身情况推进信息化管理模式,如通过做好光盘、影音资料的管理工作提高典藏质量。特别是随着随书光盘数量的增加,图书馆要制订相应的管理标准与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备份处理,并设置一定的访问权限,通过设置权限的方式提高读者黏度,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3.3.2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根据读者需求调整馆内典藏图书。图书馆一方面可以统计广大读者对图书的浏览借阅情况,根据统计数据对图书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还应快速适应时代要求,注重对新技术、新资料的采购,不断更新、丰富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图书管理的典藏动态调整有利于图书馆及时掌握读者的需求,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此外,图书馆还要丰富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完善移动数据库,让读者能在手机或平板等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进入移动端图书馆查阅数字化典藏,“把图书馆带回家”。

3.4 打造一支推广互联网阅读的专业团队

3.4.1 图书馆需要总结自身存在的不足,打造一支推广互联网阅读的专业团队。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必然会带动社会阅读方式的进步。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需要专业团队推进阅读模式的创新,推广新型阅读模式,从而满足新时期人们对阅读的需求[5]。打造一支推广互联网阅读的专业团队,还能使大众阅读朝着更专业、更便捷的方向发展,使阅读更加规范。目前,关于如何打造推广互联网阅读的专业团队可供借鉴的经验很多,因此图书馆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打破行业的不足,充分吸收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加入推广团队,共同进行互联网阅读的推广。

3.4.2 打造一支高效的团队。具体做法包括:第一,建立图书馆线上服务团队。线上服务团队的任务是在线解决读者在网络设备上进行阅读时出现的问题,为读者提供便捷服务。第二,图书馆线下服务团队。线下服务团队主要为到馆读者提供帮助和服务。图书馆的线上线下服务可以为读者提供全天候的服务模式,力求快速解决读者在阅读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读者提供一个人性化、全方位的阅读环境。个性化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馆员可以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多种平台,为读者提供图书馆最新的目录和资源,让读者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图书馆的动态。

4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图书馆电子阅读推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互联网电子阅读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知识资源数据库,也给读者阅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阅读效率。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不断推出开放、平等、免费的共享平台,让读者全面参与阅读,改变传统的阅读服务模式,满足读者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文建,马毓.数字阅读环境下的图书馆社会化阅读服务策略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10):82-87.

[2] 田愈征,刘卫兵.基于“微视频”荐书活动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新模式[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8(5):82-84.

[3] 向舒,刘威.从绘本馆的新兴探讨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服务的缺失:以重庆市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8(5):78-81.

[4] 吴立国.数字阅读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应对策略:以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10):48-49,52.

[5] 姚宇龙.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8):90-91.

(编校:崔 萌)

猜你喜欢
图书馆
图书馆
迷宫弯弯绕
迷宫弯弯绕
图书馆
图书馆里静悄悄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你会估算吗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