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在戛纳亮相官方杂志封面

2019-06-14 11:30
东方电影 2019年6期
关键词:攀登者戛纳珠峰

正值明朗的天气,戛纳国际电影节市场总监杰霍姆·巴亚赫弯着腰在电影《攀登者》的海报上签名,之后,他笑着与这张海报合影留念。从打开的窗户望出去,《攀登者》的国际版海报正矗立在路边,在它背后就是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官方海报。来来往往的影迷,时不时会被它吸引住目光。

5月17日,由上海国际电影节与法国戛纳电影市场合作举办的“SIFF中国日”在戛纳举行。去年初夏,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与戛纳电影市场牵手,合作戛纳电影市场开幕活动,同期还举办了新浪潮中国电影论坛,吸引了众多国际影人和全球电影机构来宾的关注。

一年后,上海国际电影节与戛纳电影市场再度联手,“SIFF中国日”正是两大A类国际电影节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升级”成果,且是唯一受到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认可、戛纳电影市场与国外电影节首次合作举办的国别主题日活动。开头的一幕正是发生在这一日。

一副结满冰霜的冰镐被留在雪中,在它的前方,三位攀登者顶着风雪一步步向着雪峰前进。在另一张海报上,飞雪漫天,几双手牢牢抓住冰镐,成为定格。冰镐之于攀登者,如同兵器之于侠客,意义非凡,颇具象征意味。这两款国际版海报,取名“集结”与“并肩”,在“SIFF中国日”活动中亮相。

海报中攀登者们冒着寒冷的风雪与未知的险阻,众志一心努力朝向世界的顶端发起冲击。这是属于我们的传奇故事,曾经的攀登者,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站上珠峰之巅。今天的“攀登者”,讲述好中国故事,也让世界看见。

上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新政现场推介,“《攀登者》由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不仅重现当时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意志,也呈现人类不屈不挠、勇于挑战自我的崇高精神。”并坦言:“为了还原珠峰的壮丽奇观,电影无论是制作规格还是拍摄难度上都刷新了华语电影的创作历史,希望赋予它独特的东方韵味,成为饱含东方色彩的新类型影片。”

亮相“SIFF中国日”的影片仅有两部,谈及《攀登者》被选为亮相戛纳的中国影片的选择标准,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傅文霞介绍,这其实是考量了戛纳方的需求,“他们不要类型很强的或者那种很架空的,他们希望是反映当代中国现实的创作。我们也希望我们的电影是整个新中国70年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的记录。我们选这样的片子,包括不同的电影人和行业代表来这个场合做推介,其实是体现我们中国电影到了现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希望能够给当代观众带来的比较全面的形象展示。”显然,记录和致敬历史的《攀登者》符合这一标准。

《攀登者》由真实历史改编,讲述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与1975年两次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并实地勘测出属于中国自己测量珠峰的“中国高度”,挑战生理极限,再现雪峰传奇。在艰苦卓绝的历史条件下,当年不屈的中国青年创造奇迹,几十年后,吴京、张译等明星领衔的演员阵容再次循着前辈的脚步走上这座“中国脊梁”。

为了真实再现中国登山英雄们勇登珠峰的英雄事迹,电影《攀登者》剧组来到西藏进行实地取景拍摄。当监制徐克与大部队一起历经艰险,最终抵达大本营时,一向冷静自持的他也难掩激动,他说:“日本、韩国等国家在电影领域都曾拍摄过相关题材的商业大片。《攀登者》作为中国第一次尝试登山冒险题材,从故事到视效都极具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登山队迎难而上、勇攀高峰的中国精神,这也是我们想表达的攀登者的精神。”

彼时,同样穿着厚重的棉袄的上影集团董事长、电影《攀登者》的出品人任仲伦点头表示赞同:“电影《攀登者》中的角色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这也真正展现了那些攀登英雄们不畏艰险、顽强不屈的中国精神。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英雄作为脊梁,上影集团一直追求的是为当下观众提供有英雄主义气概的作品。”影片目前已进入后期制作,将在国庆档上映作为新中国70周年献礼。

时间回到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幕当天,拿到电影节官方杂志《综艺》的影迷们不由自主地被封面吸引了目光,与那天的晴空万里不同的是,封面上的人们正经历着皑皑风雪 翻开封面,大篇幅的内页报道都围绕着《攀登者》展开,向阅读者介绍起它的来龙去脉与不朽精神。

几十年前,国人完成人类首次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今天,我们走出国门,与世界对话。这是属于我们共同的荣耀,期待《攀登者》一路耀眼前行。

猜你喜欢
攀登者戛纳珠峰
咦?珠峰“身高”在变?
寻找珠峰的“脚”
The blind climber 盲人攀登者
揭秘珠峰身高
张志
本届戛纳电影节向导演阿涅斯·瓦尔达致敬
范冰冰、李宇春、娜扎 斗艳2018戛纳,谁赢了?
戛纳红毯迎来中国小仙女,原来你是这样的关晓彤
提醒有时
每人一个戛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