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应用STEAM项目教学的实践

2019-06-14 08:30谷元海梁惠燕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5期
关键词:项目选择教学法交流

谷元海 梁惠燕

STEAM教育是对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学科进行整合的教学方式。发达国家已经推行并逐渐成熟的STEAM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有诸多优势,其教育教学目标恰好与通用技术学科所要求的学科素养高度融合。本文主要探索如何发挥STEAM项目教学优势,构建“项目选择—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归纳”的高中通用技术STEAM课程教学框架。

一、构建项目教学课程模型

高中通用技术STEAM项目课程模型的总体思路是以项目为核心,教师从项目选择、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归纳四个阶段组织教学活动,分阶段引导学生从项目入手,进入学习路径、完成项目归纳,最后调控整合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如下图所示。

1. 项目选择。项目选取是项目教学成败的关键,如果项目选取不当,后续的教学活动便流于形式。好的项目能以点带面、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习兴趣激增。

首先,要分析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既是项目设计指南,也是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学生能清晰了解课程知识结构、明确学习目标,便于学生根据目标自定学习步调,使学习活动有的放矢。

其次,要确定项目主题、选择项目。项目主题的选择首先要活用教材、优化教材。高中通用技术教材里,每一章节都包含了许多精彩的教学案例,素材非常丰富,活用教材资源,能大大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获得通用技术教学情境的渠道比较多,互联网、电视、电台、报刊等为我们收集案例提供了便利。只要教师善于积累、精心挑选,现实生活中的项目情境能保持学生求知的新鲜感与趣味性。

2. 项目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并结合STEAM项目特点,高中通用技术应以跨学科、重实践、面向真實情境的问题解决为主设计项目。笔者将教学内容分为科学(物理、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知识)、技术(建模技术、3D打印技术等)、工程(便携式书架的设计与制作等)、艺术(绘图、展示、设计等)、数学(测绘、计算等)五个部分构建了项目课程模型。

3. 项目实施。项目实施是学生处理信息、开展交流、解决认知冲突、内化知识的关键环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引导者,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分组讨论、开展交流的基础。运用项目教学法时,要留有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只有经过自主探究,才能在案例中发现问题、蕴酿个人见解,为后续的展示交流作好准备。

项目展示是项目教学法中环境最宽松、学生参与度最高的互动学习方式之一。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以4~6人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在小组内交流前,可以挑选一位 “主持人”,能保持小组有序地、紧凑而不离题地交流,能引导每位组员参与思考、提出个人观点,在合作交流中有所收获和提高。

4. 项目归纳。项目教学法能让学生置身虚拟的情境中,大大缩短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有助于把抽象概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然而,由于个人的知识积累或经验不足等因素制约,即使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结果也会存在局限性或不合理性。因此,教师对项目总结与归纳十分重要。

一方面,对内容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对项目内容进行总结,可以使学生查缺补漏,进而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通过专题讨论,既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还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活动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学生设计制作水平、欣赏水平及参与课堂评价的水平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对过程进行归纳,提高学生的项目整合能力。学生的项目实施能力与水平是通过教师的指导与训练逐步提高的,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实际的技术操作过程及活动过程,分析学生的通用技术作品,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提高项目整合能力,从而促进技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效果与启示

“项目选择—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归纳”的高中通用技术STEAM课程框架,经过两轮教学实验,实验班在课堂效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作品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课堂效率得到提高。项目教学法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以项目带出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在项目教学法中巧妙地设疑、布疑,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2. 学习态度得到转变。针对实验班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5%以上的学生喜爱学习内容的设计,从方案展示中看到,有些小组不断修改方案,严肃对待课堂任务、精益求精;许多小组希望项目方案能获得点评机会; 88%学生认为展示同学的优秀作品,对个人有激励作用,对自评与互评更认真对待,使评价不再流于形式。

3. 学习能力得到发展。通过课堂观察,学生探究的能力逐渐提高,对错误、问题的处理方式更自信灵活。学生创作中常常会无意触发误操作,导致创作无法进行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能逐渐大胆试错、改错,敢于尝试不同方法检验自主学习的成果,也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

4. 学科思维方法得到发展。教学实验中,观察、思考与分析等思维活动贯穿每个环节,学生思维得到多维度煅练,在师生、生生交流中,不再局限于单一技能或操作的交流,学生能从如何利用技术恰当地表达思想的角度进行交流合作,逐渐领会学科模块的思想与方法。

综上所述,“项目选择—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归纳”的高中通用技术STEAM课程框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弥补了高中通用性技术课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让学生形成独特的感受与体验。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手段,结合其他教学方法,使通用技术案例教学更加完善,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项目选择教学法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大学生创业项目效益探析
大学生冬季运动锻炼项目选择与注意事项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项目选择的经济模型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