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述评——参考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019-06-14 08:31常珍珍
神州·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考改革实践

常珍珍

摘要:高考是牵涉千家万户的大事。中国自恢复高考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的高考改革。改革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始终记住:学生是能动的个体。

关键词:高考改革;实践;个体能动性

高考改革事关重大,向下关涉基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向上关涉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和社会流动。本文尝试梳理中国自恢复高考以来几次重大的高考改革,探索高考改革的误区,并对未来的高考改革提出期望。

一、自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改革的发展历程:

(一)全面恢复时期

恢复高考的最初几年,高考科目分为文、理两大类。这一时期,高考对于人们而言,是改变出身的唯一机会,因此竞争十分激烈。正是这样的意义,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学校也一味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发展。

(二)“3+2”时期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对高考压力下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诟病声不绝于耳,会考制度应运而生。在会考制度基础上,高考采用“3+2”方案,“3”指语文、数学和英语,“2”在文科中指政治、历史,在理科中指物理、化学。[1]“3+2”在协调了与会考关系的同时,也带来了学生选择单一、在高考科目压力下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失衡等问题。

(三)“3+X”时期

1999年国家指出要通过高考制度的变革推进素质教育。随后教育部发布“3+X”高考改革方案,“3”指语文、数学和英语,“X”指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或综合科目,“3+X”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权。

(四)“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时期

在“3+X”时期,一些省市在发展中逐渐变成“3+综合能力测试+X”,综合能力测试的综合性决定了它不为学科发展的专业性服务,同时还造成了学生压力过大,于是在2007年之后高考科目设置演变为我们所熟知的“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更倾向于学生的学科专业性发展,但是选择仍然是受限的。

(六)“3+3”时期

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很早之前就受到了关注,然而在应试压力下一些致力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改革奏效不大。2014年至今,已有多个省份公布“3+3”新高考改革方案,第一个“3”指语文、数学和英语,第二个“3”指学生自主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中选择的3门科目。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最大程度尊重学生的选择,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力。

二、高考改革的误区表现形式:

(一)设计改革和进行改革不统一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以实践观为理论基础,提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在这里马克思把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归结于实践,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于实践,把人的改变归结于实践。[3]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要符合实践。最新一次高考改革的“3+3”方案旨在最大程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在实际实行过程中,普通水平高中的师资、教学设备等可能会面临极大的挑战,不少高中只能以有限的“套餐组合”提供选课方案,自由选课可能受限。

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还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要改造世界,教育的目的是革命的实践活动。去年秋季开学初,好多高中提出推迟推行新高考改革方案,原因在于学校的条件以及学生的水平难以适应新高考改革方案。这提醒我们在设计良好的改革方案的同时,也要注意并妥善处理好实际改革中的问题。

(二)变革形式和变革本质不统一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旧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5]马克思在肯定人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的同时也肯定了人在环境的改造和受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作用。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人的本质也就在于能动地进行实践。

在我们高考改革过程中,我们较多地强调了外在形式的改变,而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还不够。翻转课堂是近几年很火爆的一种课堂模式,这一模式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由于老师参差不齐的教学水平和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这一模式显然已经变了味。正如马克思在另一篇著作中对比蜘蛛和织工的活动那样,织工的活动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织工作为人,其活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我们的改革也应该认识到蜘蛛和织工的不同,不能只是让“蜘蛛”换结网的方式,问题的关键在于让“织工”认识到这是他的有意义的能动的活动。

三、高考改革的未来展望:

高考改革一直在路上,我们期望在高考改革下学生能够真正快乐地学习。

(一)改进高考改革方案

回顾我们这些年的高考,重点一直是科目的改革,而录取制度的改革却触及很少。在最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考试的科目调整了,考试次数也增加了,但是最终仍然是参考总分、结合志愿录取。虽然提出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非常困难。在这样的改革下,会引发新的功利和应试价值取向。因此,高考改革的方案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完善改革配套措施

在配套措施没有建设好的情况下,新的方案作为指挥棒,带来的只能是形式上的改变。新一轮高考要求学生走班上课,学校应该争取资金改进师资、教学场地等问题;同时学校应该辅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学校及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独立的能动个体去看待,尊重他们的个体性、主动性,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是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马国川、赵学勤.《高考年轮:恢复高考三十年的民间观察》[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30-95.

[2][4][5]厉以贤.《马克思列宁教育论著选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57-59.

[3]田青禾.略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大众文艺,2018(7):249.

猜你喜欢
高考改革实践
高考改革背景下职业高中
英语高考改革对英语教育学的影响探析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