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2019-06-17 03:55洪春燕魏雪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8期
关键词:穿刺术咽鼓管中耳

洪春燕 魏雪琼

分泌性中耳炎为多发性中耳疾病,该症状会导致传导性耳聋、造成鼓室积液,且具有复杂发病机制[1]。认为,该病发生的原因包括,中耳炎的局部感染以及咽鼓管的功能出现障碍有关,对患者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医学技术的进步,为该类患者提供了鼓膜穿刺术治疗方法,能够缓解炎症反应,并运用综合护理等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让患者能够早日恢复中耳通气功能,提高治疗效果[2-3]。现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鼓膜穿刺术治疗的8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研究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病例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鼓膜穿刺术治疗的8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纳入标准:符合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标准和手术指征。排除标准:伴随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拥有手术禁忌证;全身器质性病变;意识障碍等。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23~53岁,平均(40.23±5.62)岁;观察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22~51岁,平均(39.19±6.26)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患者均采用鼓膜穿刺手术进行治疗,护理阶段,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1)术前综合性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依据患者的理解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健康宣传册的手段,将治疗原理和流程、术前准备、注意事项等进行重点宣传,让患者能够对需要注意的细节关注,避免出现影响手术的行为。并对该手术方法具有担忧的患者,要对担忧的原因进行了解。并结合手术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安抚措施,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2)体位护理:协助患者采取平卧姿态,头部患侧朝上,做好固定和局部消毒工作,并尝试和患者进行沟通,用语言对患者进行安抚,让患者减轻疼痛感,并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关注,询问患者的是否产生眩晕等的不适感,保持咽鼓管的通畅性。(3)健康教育:对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需要注意事项进宣讲,患者需要一周内不洗头,保持耳部的清洁和干燥,打喷嚏或者咳嗽时注意保护,并控制力道等。(4)饮食管理:需要保持饮食的清淡,忌辛辣、油腻、冷硬食物,并注重对蛋白质、维生素的补充,合理搭配膳食,做好食谱管理。(5)坚持无菌原则:在手术前后以及护理工作中,需要做到无菌管理,避免出现二次感染,对积液总量以及性状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实验室培养实验。同时还要嘱咐患者,在1周内处于干燥状态,为良好恢复创造条件[4-5]。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如眩晕、感染、鼓室硬化以及鼓膜穿孔不愈等。

(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分析。两个量表均包括20个项目:单项“1~4分”分别表示“很少时间或没有”“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大部分时间”,总分8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3)对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显效:穿刺疼痛感不明显,术后恢复良好,听力水平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穿刺过程轻微疼痛,术后恢复较好,听力水平有所提高,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无效:穿刺疼痛感较强,术后恢复不理想,听力恢复不明显,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低于对照组的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估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体有效率97.67%(42/43)优于对照组83.72%(3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例(%)]

表2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s)

表2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s)

组别 例数 SAS SDS观察组 43 46.89±1.68 39.17±5.01对照组 43 55.42±1.46 49.89±4.35 t值 - 22.994 9.694 P值 - 0.000 0.00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例(%)]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为严重临床病症,上呼吸道感染后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严重下降等,是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因此需要及早的进行治疗[6-8]。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咽鼓管阻塞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正常情况下,中耳的内外压力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则户在中耳内部形成负压,造成中耳黏膜静脉扩张,会增加其通透性,中耳内部造成中耳积液[9-10]。造成咽鼓管通气障碍的两种形式:(1)功能性通气障碍,细菌病毒感染、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障碍等。(3)机械性阻塞:如鼻咽部位发生了在占位性病变,鼻咽癌、腺体肥大、鼻腔或者鼻窦性疾病等。这些原因可能导致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物减少,加大咽鼓管阻力,诱发中耳炎。

医学技术的进步,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提供了鼓膜穿刺术治疗方法,能够缓解的炎症反应,对恢复中耳通气功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鉴于手术本身具有一定刺激性,因此护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综合护理从患者的实际出发考虑到患者的各个方面,能够从身体、心理等各个层面综合展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术前综合护理,通过手术原理和程序的讲解,克服患者的恐惧感,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的进行体位护理,并进行语言安抚,减少麻醉药剂带来不适感,减轻患者的疼痛。还对患者在术后康复阶段进行了健康教育,如注意事项,饮食搭配等,为患者的早日康复也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11-12]。让患者进行了必要的身体训练,使免疫系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康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次研究的各项指标数据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抑郁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恢复效果,改善预后,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穿刺术咽鼓管中耳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中耳压力调节机制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咽鼓管功能研究进展
听不清,嚼软糖
张震东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28例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