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水平1-4解读与教学建议

2019-06-17 02:21执笔人
关键词:指向时空观念

执笔人:庞 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1](P5)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叙述与理解。因此,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空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为了便于实施,“新课标”还划分了该素养的四个表现水平[1](P70)(A、B、C为笔者所加),见表1。

本文精选部分较为典型的高考试题,加以解读和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意在增进广大历史教师对时空观念素养的理解,推进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与落地。

一、指向时空观念素养水平1的试题解读

水平1要求辨识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理解其意义,并能够恰当运用。历史时间有多种表达方式,如来自西方的公元、世纪、年代等,中国传统的年号、干支等,还包括历史叙述中经常使用的初期、中期、末期等。历史空间则包含位置、地域、区域、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其表达不仅有山川河流、大洲大洋、国家地区等地理名词,更包含许多已被赋予深厚的政治、经济、文化色彩的方位名词,如东方、西方、中原、“南”、“北”等。时间与空间通常以历史名词、概念、年表、图片、地图等方式表达。

表1. 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例1(2014年高考安徽卷第16题):下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时序的是

历史名词是用高度简洁的语言对历史事物进行的定义和概括,通常与特定的时空相对应;历史地图则以图例、符号、文字等地图语言描述、阐释历史事物,或明或隐地显示着与事物相对应的时空环境。

题中“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历史名词就蕴含着特定的时空概念,指发生在近代中国、由无产阶级领导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根据图中信息可确定:图①中徐州、双堆集、陈官庄、碾庄等地理名词,以及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等历史信息,共同指向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的淮海战役;图②中解放军进攻的方向直指大别山以及晋冀鲁豫、中原解放区等历史地理名词,反映的是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图③中抗日根据地、游击区等图例,以及淮南、淮北等抗日根据地名称,共同指向1937年后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史实;图④中长江、江阴、湖口等地理信息以及解放军的进攻方向,明确指向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并向长江以南地区进军的史实。试题借助历史名词和历史地图,通过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空转换。可见,该题主要指向时空观念素养的水平1-A,即:能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

例2(2013年高考北京卷第13题):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

本题提供的是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依据南京和洛阳等标注,可以作如下判断:①是今陕西西安,它可以是“西周的镐京”,或是“西汉”“隋”“唐”等朝的“长安”;②是今河南开封,它是“北宋的东京”;③是今北京,它可以是“元大都”或“明(明成祖以后)、清的北京”;④为今浙江杭州,是“南宋的临安”。联系所学可知:西汉汉武帝在长安(今西安)颁布推恩令;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今洛阳);开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先后是北宋与南宋的都城。正是时空确定了历史事件所发生的“现场”和在历史中所占据的具体位置,不同的时空表达揭示了不同事件的发生、过程及与其他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可见,该题主要指向时空观念素养的水平1-B,即:能够理解不同时空表达方式的意义。

例3(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第16题):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在终结传统君主专制制度的同时,也进行了纪年等社会生活领域的鼎革,推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反观该题中的乡村知识分子,在这则日记中既不用公元纪年,也不用民国纪年,而是沿用清帝年号纪年。这一细节反映出,该乡村知识分子仍然尊奉大清为正统,排斥辛亥革命,同时也说明辛亥革命对农村地区的影响有限。由此,同一史事不同时空表达,显示出不同的历史语义。可见,该题主要指向时空观念素养的水平1-C,即: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

由上可见,历史教学中应引领学生关注历史事物的时空维度及其不同表达方式,尤其重在揭示史事所处的具体时空背后的意义,由此洞悉历史的复杂面貌。

二、指向时空观念素养水平2的试题解读

水平2要求将某一史事定位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进行考察和分析,即对史事进行“时空定位”,并运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形式加以描述;通过分析特定时空下历史地理条件以及丰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因素对史事及其发展演变所起的作用,以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例4(2015年高考广东卷第15题):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试题要求学生结合特定的时空环境,即对“事实”进行时空定位,从而进行判断。在毛泽东的叙述中,出现了“广东共产”“广州政府”“俄国”等信息,依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这些“事实”发生的地点在广东,时间指向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时期。选项中共使用了四个历史名词,这些历史名词均与特定的时空关联。可见,该题主要指向时空观念素养的水平2-A,即: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

例5(2018年高考浙江选考科目卷第25题):下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图1和图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图1

图2

①欧洲一体化进程

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③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

④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1指向1951—1967年,空间突出法国、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反映的史事是从六国联合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到建立欧共体,欧洲逐步走向一体化。图2反映的是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欧盟后不断扩大,1994年北欧的瑞典、芬兰加入欧盟。试题以地图的形式,直接表现了欧洲不断走向一体化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欧洲通过联合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试题要求在给定的历史地图式的描述中,对相关史事加以判断。可见,该题主要指向时空观念素养的水平2-B,即: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

例6(2011年广东文综卷第17题):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农会 省份会员数时间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山东 直隶 河南1926年6月647.766814438.150412011532841342270.000 1927年6月700.00081444,517.1402,502.600382.617284360245.500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历史的“空间”,既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环境,也包括与地理环境相关联的历史活动的社会环境。国民革命兴起后,农民组织起来开展减租减息、反对苛捐杂税等斗争。1926年7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北伐军所到之处,尤其是北伐军途经的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农会人数激增。在1926年6月到1927年6月这个时间框架内,多个省份农会会员人数发生变化,其中广东、广西、山东、直隶、河南等省农会人数变化不大;人数急剧上升的是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结合此时间段内这些省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可判断:正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发展。由此可见,该题主要指向时空观念素养的水平2-C,即: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的重要性。

任何史事都与特定的时空相联,任何历史时空都蕴含了特有的、具体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因此,教学中分析、研究历史事物时,应将史事进行“时空定位”,并把它放置于历史发展进程和整体社会环境中去明确其所处阶段和具体位置。这有助于增进对历史事物与其所处时空间密切联系的理解,防止时空错位。

三、指向时空观念素养水平3的试题解读

水平3进一步要求认识和把握较长时段的史事,厘清多个相关史事的时间和空间联系,通过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考察,建构史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认识并运用特定时空术语概括和说明史事的发展演进过程。

例7(2018年高考北京卷第17题):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试题中出现多个重大史事,包括秋收起义开始转向农村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写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索总结“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在危机时刻挽救了中国革命。具体时间指向从1927年至1945年,具体空间指向则从江西的南昌、井冈山到贵州遵义,再到陕西延安。通过概括说明不同史事之间的时空联系,可对史事的整体面貌予以揭示。本题体现了从国民革命失败后到抗战胜利前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探索。由此可见,该题主要指向时空观念素养的水平3,即: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史事演进在纵向的时序性、横向的空间关联性,建构多个史事的时空联系。通过时段的延展,厘清相关史事的因果关联,促进对历史发展复杂性的深层认识,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概貌和脉络。

四、指向时空观念素养水平4的试题解读

水平4是时空观念素养培育中的综合性要求,要求在独立探究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在厘清历史事件与其所处时空之间复杂联系的前提下,将历史事件置于不同时段、不同区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对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的史事作出合理解释,从而全面、深入地认识历史、把握规律。

例8(2015年高考全国Ⅱ卷第40题):试题提供了两则材料,一是关于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二是关于《苏格拉底的申辩》:苏格拉底虽认为判决不公,但拒绝逃走,最终从容赴死。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存在较大差异:孟子认为,当法律与人伦发生冲突时应当维护人伦;苏格拉底认为法律至上,主张严格守法。孟子的法制观念之所以与苏格拉底有很大不同,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价值立场决定的。

据史载,春秋时期“君臣无狱”,孔子强调“子为父(母)隐”,认为一个人冒死保护亲人,是人的天性。法律不应违背这种天性,而应保护这种天性,这是“仁义”之根芽。[2][3]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孟子希望借舜“窃负而逃”之事,宣传“仁政”、反对“霸政”,而“仁政”源于仁心,孝亲乃“行仁”之本。这个故事通过孝与忠的冲突,彰显一个伦理规则:就普通百姓而言,孝高于一切。当然,孟子言论在当时并无不妥,在中国古代较长时间内也为人们所认可。但在当今,就会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腐败行为。而在苏格拉底身上体现出来的“法律至上”理念,后来则成为西方法制观念的一个传统。对此的理解,当然离不开具体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可见,该问题指向时空观念素养的水平4-A,即:在对历史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

例9(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第40题):试题提供了两则材料,一是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二是16世纪以来的中国海外移民以及华侨华人对祖国的贡献。

问题: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结合试题来看,1500—1850年间,由于早期殖民扩张、黑奴贸易、工业革命等,世界人口出现跨洲际流动。观之中国在1567—1840年,正处在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虽然明中后期由于海外贸易的兴盛和1567年的“隆庆开放”,前往东南亚的人口有增加,但由于政府长期奉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移民人数不多。真正形成规模的移民活动,则是近代以来称为“下南洋”(今东南亚一带)的移民潮。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海外移民在1840—1949年间人数增多。这期间,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由于东南地区的动荡、美洲发现金矿、东南亚种植园经济发展,出现以劳工为主体的海外移民潮。20世纪前期是“下南洋”的高峰时期。1949年后,持续数百年的“下南洋”移民潮基本停止。[4]新中国成立后,因西方的敌视和封锁,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直到70年代逐步开放后,出现集中于发达国家的新一轮移民潮。当然,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所有这些,学生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在不同的时空尺度间进行分析、对比、综合,只有这样才能归纳总结出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成因以及贡献。可见,本题指向时空观念素养的水平4-B,即: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

作为历史存在的维度,时空本身具有尺度属性。同一历史事物放在短时段、中时段还是长时段,凸显的历史意义或价值是不一样的,人们的认识可能是不同的;同样,同一历史事物在不同的区域范围内来思考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根据研究对象适时选择多种时空尺度探究历史事物,力求全面而又深入地认识和把握历史事件。

五、余论

教学活动蕴含着对学生的改变,通过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一种发展状态转变成另一种发展状态,或从一种能力水平转变成另一种能力水平。[5]教学中首先应关注不同素养水平的具体描述,如水平1中要求“辨识”“理解”“运用”,水平2中要求“定位”“描述”“理解”,水平 3 中要求“把握”“概括”“说明”,水平4中要求“分析、综合、比较”“独立探究与论述”等。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学业水平的要求,结合教学具体实际,加以落实。为此,还需关注:

第一,要帮助学生弄懂时空的基本表达方式及其含义,教师应该首先理解时空的基本内涵。社会历史时间分为两部分:历法时间和历史时间。历法时间是以自然界物质运动作为参照系来量度历史进程的尺度,它反映人类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历史时间是以历史主体的活动为参照系的、主体对时间的价值设定,是主体对客观历史进程的主观整合。它揭示的是主体的活动与历史之间的内在关系。[6]如“文革十年”,社会发展时间甚至向时间始端的方向倒回[7],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了。社会历史空间包括两层:表层的地理环境和深层的社会结构空间[8],二者不是彼此孤立隔绝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尤其是,特定的“时空”往往因为特定的历史事件而凸显出非凡的意义,一些从过去的史事中提炼出来,但可以“迁移”到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实践中的普遍性命题[9],如文明遗址关乎人类的来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10月1日是新中国国庆日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特别关注。

第二,在历史特定环境中感知不同历史人物及其活动、解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看似平常的事物,在特定时空中,可能成为影响历史发展的显性事件。例如下雨这一常见的自然现象,在秦末竟成为大事。由于延误戍期当斩的秦朝苛法,使得大雨成为陈胜吴广起义的诱因;再比如辛亥革命前夕,全国范围的大水灾成为导致革命爆发的重要诱因等。这些说明,对于史事的分析观察及其意义的审视,不能脱离特定的时空背景。否则容易产生时空错位,会出现以今代古的错误认识。

此外,还需关注空间和环境因素的重要性。比如,从公元11世纪开始,我国的气候总体上开始变冷,这使得我国周边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他们与汉族的关系因此不断恶化。同时,人口由北向南迁移,国家的经济和政治重心也发生了重大变迁,有些朝代因此而灰飞烟灭。[10]尤其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文明的相遇,“空间”的意义影响非凡。如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因社会结构的“空间”不同,实质上意味着文明的差异。所有这些,只有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才能更生动、更具体地认识某一历史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典型特征。

第三,着力构建立体多维的时空框架,特别是在较长时段内考察历史事物的空间延展,或在空间环境下考察历史事物的时间变迁。如秦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只从秦朝来看,似乎它的二世而亡与此相关。但从秦后的两千余年超长时段来看,该制度奠定了两千余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格局,其历史的积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因而,通过在跨越时空的联系中厘清多个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更准确地认识、揭示时空变化中历史事物发展的全貌和内在规律。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对不同时空下,多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独立探究。通过不同时空的选择、分析、综合、比较,探寻历史发展的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局部与整体的规律。如导致美国内战的因素,从长期来看,美国建国初期南方和北方的妥协已留下后来冲突的种子;从中期来看,工业革命使奴隶制成为南北方的矛盾焦点;从短期来看,又是西进运动激化南北方矛盾的产物。总之,教师要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引领学生,通过揭示历史事物间的复杂时空关联,内化为学生的意识,锤炼历史思维,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猜你喜欢
指向时空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跨越时空的相遇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镜中的时空穿梭
中年级“生本写作”教学的“三个指向”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时空之门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