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2019-06-17 08:39
纺织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长丝化纤纺织

HW-8010型高速高密喷水织机节能高效

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委托,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于5月7日在青岛市组织召开了由青岛海佳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HW-8010型高速高密喷水织机”科技成果鉴定会。

该项目以整机高性能为目标,对机架打构、打纬机构、送经及卷取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升了打纬性能和运行速度,入纬率可达2500m/min;防溅式“U”型短间距喷嘴,进一步提高了集束性和引纬性能,节水提高10%,织造幅宽可达380cm;送经蜗杆轴向间隙调节装置,实现了送经装置的稳定性,产品适应性更广;卷取系统缩短了织口到卷取轴之间的距离,适应更高纬密织造;配置的深度过滤水箱,降低杂质对水泵、管道及喷嘴的腐蚀和堵塞,保障引纬效率。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HW-8010型高速高密喷水织机的各项指标已经达到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成果具有自主创新性,共申请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HW-8010型高速高密喷水织机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智能化无级调压均匀辊热轧机通过鉴定

5月16日,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委托,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在江苏江阴组织召开了由博路威机械江苏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化无级调压均匀辊热轧机”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

本项目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采用数字化自适应控制技术,实现热轧辊之间的线压力0~150N/mm(花辊)、0~300N/mm(光辊)无级连续调节,不均匀度≤1%;开发了专用工艺专家系统,实现上辊10分钟内完成切换,进入生产工艺状态,保证运行连续性。二是采用分组式加热控温技术,使辊面温度280℃~350℃工作时,实现辊面温度偏差±1℃。三是采用高温热磨加工技术,使辊面温度280℃~350℃时,实现热变形量±0.01mm。该项目指标达到了任务书要求,经国家纺织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Q/320281 AZB09-2018》标准要求。该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3项。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智能化无级调压均匀辊热轧机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该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并建议加快产业化应用。

Sintensa Cyclone型低张力平幅针织连续煮漂机国际领先

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委托,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于5月21日在广东省佛山市主持召开了立信行整机械(深圳)有限公司“Sintensa Cyclone型低张力平幅针织连续煮漂机”项目的科技成果鉴定会。

“Sintensa Cyclone型低张力平幅针织连续煮漂机”项目创新研发了连续式平幅水洗设备液下织物驱动机构,使织物在低张力的状态下充分水洗,保证了织物的质量;研制了新一代THERMPLATE板式间接加热装置,保证工艺所需的精确温度,提高了蒸汽利用率;改进了轧车进布装置,优化了穿布路线,降低了织物张力,解决了针织物经加工后卷边大的难题;研发了UNIVERSA堆置箱单元,使织物在无张力的状态下堆置,实现了工作液分段独立循环使用;研发了ELASTO-DIP高给液单元和辊床汽蒸箱,通过自动加料系统均匀给料,织物在无张力下工作液均匀透芯、反应充分;研发了MULTIDATA控制系统,提高了织物品种适应性和维护便捷性,保证了产品品质一致。项目研制的设备具有低张力、防卷边、运行稳定、节能环保等特性。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Sintensa Cyclone型低张力平幅针织连续煮漂机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该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并建议进一步加快市场推广应用。

集约式长丝卷绕成套装置实现集成创新

5月21日,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委托,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了由郑州华萦化纤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集约式长丝卷绕成套装置”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集约式长丝卷绕成套装置”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该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并建议进一步加快市场推广应用。

“集约式长丝卷绕成套装置”项目研究了高速纺丝卷绕成形特征,研发了移动升降式自动挂丝、卷绕机架小位距紧凑设计、压辊接触压力连续式控制、横动导丝机构齿轮无侧隙传动、长锭轴(1800mm)刚的耦合支撑减振等技术,以及高速数据采集、网络通讯、远程运维等专有技术,实现了长丝卷绕成套装置集成创新。

化纤长丝制造智能物流全流程成套技术及装备通过鉴定

5月9日,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委托,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在浙江桐乡召开了由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化纤长丝制造智能物流全流程成套技术及装备”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认为“化纤长丝制造智能物流全流程成套技术及装备”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并建议进一步加快市场推广应用。

“化纤长丝制造智能物流全流程成套技术及装备”项目通过技术、工艺、装备、系统和解决方案等的创新、研发和应用,首次构建了贯穿化纤长丝制造物流全流程系统,研制了14种高端数字化智能装备,突破了10项关键技术,实现了化纤制造过程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三项纺织关键技术促进聚酯纤维高水平、差别化、功能化发展

近日,由浙江古纤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复合纺新型超细纤维及其纺织品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和由浙江华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杭州华成聚合纤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原位聚合PET色母粒制备技术研究”“原液着色PET超黑长丝技术开发”项目通过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组对项目成果给出了高度评价,认为总体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复合纺新型超细纤维及其纺织品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研发出原液着色深黑海岛复合超细纤维、分散行料常压深行海岛复合超细纤维、裂离型高收缩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制备关键技术,成功开发了三个系列的复合超细纤维,及色牢度高、可常压深行和免磨毛工序的麂皮皮、桃皮皮、双面皮等系列高档纺织品,广泛应用于时装及休闲装、家居与汽车内饰、鞋材与手包等领域,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开发的免行或常压行色、低海岛比等技术,节能、降耗、减排效果显著。

“原位聚合PET色母粒制备技术研究”项目自主研发出纳米级行料(颜料)表面修饰改性色浆制备技术,制备了具有良好分散性、热稳定性、着色性的色浆,在此基础上,攻克了色浆在线添加原位聚合高粘度、高浓度PET的色母粒制备关键技术,成功制得了色素有效浓度高达35%,特性粘度≥0.6dl/g的高品质色母粒。该项目技术产品PET色母粒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应用前景。

“原液着色PET超黑长丝技术开发”项目自主研发黑母粒复配技术,有效提高了母粒黑度,通过在线添加复配助剂,纺丝工艺优化及关键设备改造等系统集成创新,实现炭固含量30%的母粒在添加量高达20%条件下的顺利纺丝。该项目制备的超黑涤纶长丝,色泽均匀,黑度明显提高,产品满足遮光窗帘布、箱包布、鞋帽布、线带绳索等领域的特殊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应用前景。项目有助于减少后加工过程的环境污行,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

当前,化纤企业更重视功能性差别化产品开发,项目成果对于聚酯纤维高水平、差别化、功能化起到重要示范作用,有利于促进化纤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莱卡公司在华成立先进纺织品创新中心

全球服饰和个人护理行业纤维和技术方案的领先供应商莱卡公司日前宣布在中国南海正式成立全新的先进纺织品创新中心(ATIC)。该创新中心占地4500平方米,是莱卡公司全球第四家研发中心。该中心的成立将大大增强公司的全球研发能力。

ATIC的科学家将帮助亚洲地区使用莱卡公司品牌纺织品解决方案的面料厂、品牌及零售商以及在当地采购的其它海外公司提高生产效率并优化其面料和服装,具体包括LYCRA®(莱卡®)纤维,LYCRA(莱卡)HyFit®纤维,COOLMAX®纤维和THERMOLITE®纤维。研究人员还将与客户一起开发全新的纤维及纺织品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分享和推广成功经验和成果。

“通过将ATIC和华南销售办事处设置在一起,我们的目标是大力促进研发与商务团队间的合作,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加快产品上市速度,”莱卡公司服饰业务全球总裁Julien Born说。

第三届中国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启动

5月13日,“2019第三届中国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媒体见面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宣布第三届大赛正式启动,面向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征集采用生态环保材料、生态环保技术、生态环保行料和助剂等其中一项或多项标准的生态环保面料、生态环保认证产品。

据悉,“中国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自2015年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大赛倡导基于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的生态纺织品设计理念,推广绿色材料、绿色技术和绿色消费,推动企业建立负责任的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旨在提升中国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塑造“负责任”品牌新形象,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

本届大赛设置了最佳生态环保材料应用奖、最佳生态环保技术应用奖、最佳生态环保产品市场应用奖。获奖企业将受邀参加“2019第三届中国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以及在北京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举行的“绸都风尚汇”——盛泽获奖企业产品时尚秀演。获奖产品还将在9月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的“中国流行面料”展台以及10月第六届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的“ 流行趋势发布区”展台上进行展示,同时在国内相关纺织行业专业展览会进行推广。此外,还将于10月在盛泽纺博会上,召集全国优秀品牌设计师设立原创设计成衣静态展即新锐设计师SHOWROOM,促进盛泽面料企业与品牌设计师的无缝对接。

第二届世界布商大会9月将办

5月6日,第二届世界布商大会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会上宣布,浙江绍兴柯桥区将于9月27日-28日举办第二届世界布商大会,按照“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目标,加强国际纺织行业间的交流,促进纺织学术及科研成果与政府资源、资本市场的对接,加快全球纺织产业全方位协作、多领域融合。

“如果说第一次大会是一幅酣畅淋漓的写意画,展现的是全球纺织产业合作的气韵与格局,我们希望以第二次世界布商大会为起点,各方能共同着手绘就一幅工笔画,将全球纺织产业的务实合作落到实处。”孙瑞哲在会上的一番话道出了对布商大会的期待。

第二届世界布商大会以“开放协同·科技驱动·时尚跃变”为主题,主要由全球时尚产业发展论坛、全球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柯桥峰会、第15届亚洲纺织会议主旨大会开幕式、“一带一路”亚洲纺织合作论坛与纺织服装国际协同创新管理论坛构成。

中纺绿纤公司与BAIKSAN-LINTEX公司达成合作共识

5月17日,受韩国BAIKSAN-LINTEX公司邀请,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纺绿纤公司”)技术部部长郑玉成、市场部部长黄伟前往该公司进行技术交流。作为中纺绿纤公司第一家国外下游用户,BAIKSAN-LINTEX公司对“希赛尔”的产品质量及使用性能作出了高度评价。

BAIKSAN -LINTEX公司成立于1993年,在无纺布的研发、加工、制造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其产品领域覆盖人工皮革、湿巾、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等。交流会上,BAIKSAN-LINTEX公司采购部部长Tae-JinByun对公司的发展历史、企业现状、相关产品及未来规划等作了相关交流;黄伟对中纺绿纤公司的企业发展,生产现状及企业规划等进行了相关介绍;郑玉成就生产技术的相关难点及产品品质控制与BAIKSAN-LINTEX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沟通。

最后,双方就后续合作及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了沟通,并达成了合作共识。通过此次交流,双方明确将进一步深化合作,为“中国通用—中纺绿纤”国外市场的推广奠定良好基础。

“兰溪纺织大讲堂”机织技术研修班开讲

为进一步提升纺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培养企业适应转型升级所需、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5月12日,由兰溪市科技局、总工会主办,中纺院(浙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分院”)承办的“兰溪纺织大讲堂”在兰溪举办开班仪式,共有来自全市28家纺织企业的55名一线技术骨干参加。

研修班根据企业需求,沿用专家讲授、现场教学、案例分析、互动交流、实战训练的培训模式,并由浙江分院从事30多年纺织的技术专家、教授主讲。首期培训通过生动的案例,给学员们传授了系统、全面的经验和技能。针对学员们提出的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授课专家都一一给予解答,学员们纷纷表示很有收获。

此次兰溪纺织大讲堂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浙江分院在立足绍兴、辐射长三角、助推浙江省传统产业提升改造方面以及高技能人才培训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浙江分院下一步将继续为高技能人才搭建实践研修、互动交流、共同提升平台,促进其技术水平提升,为兰溪市乃至浙江全省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中丽制机公司与中技公司进行项目签约

近日,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丽制机公司”)与中国技术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技公司”),就乌兹别克斯坦客户的化纤纺织工程项目合作举行了商务签约仪式。

此次项目涵盖了从聚酯切片原料到涤纶化纤POY、FDY纺丝生产,再经过DTY加弹加工工序,最后织造成布的全生产链,工艺流程较长,专业性要求较强。在本次合作中,中方将会提供整套高性能、智能化的化纤纺丝、加弹、织造装备,生产过程则采用更加环保的色丝生产工艺,以提升当地化纤纺织加工能力。预计该项目将对乌兹别克斯坦市场产生较大的市场影响,并对当地纺织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作为国内化纤工程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中丽制机公司已在化纤纺丝工程领域深耕多年,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沉淀、完善的化纤工程设计、优良的设备加工制造体系和专业的人才队伍,公司产品在国内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并且远销海外二十余个国家,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好评。中技公司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简称“通用集团”)的二级子公司,是一家以技术贸易、工程承包和项目管理集成服务为主业的大型国有企业,公司业务范围包括重大技术装备和成套设备进出口、国内外工程承包和项目管理,有着专业的海外业务渠道和项目管理经验。

此外,本次项目也是由中丽制机、中技两家公司共同开发的第一个海外化纤纺织EPC工程,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技术上的优势共同努力,打造出“一带一路”上的“精品工程”。

猜你喜欢
长丝化纤纺织
精梳棉锦纶包芯包缠纱的纺纱实践
澳洋纺织
仪征化纤:做可降解新材料品牌开路先锋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我国纺织化纤行业碳排放估算的研究
长丝织造装备迈向高速智能化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化纤联盟持续发挥技术创新链优势
中国长丝织造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