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探析

2019-06-17 05:18于甜甜齐甜甜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于甜甜 齐甜甜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了新媒体下历史虛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借助和利用新媒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维护,筑牢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防线,完善新媒体思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正面引导作用的措施,来应对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错误思潮。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虚无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1-0033-02

一、新媒体下的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依托于互联网络的新媒体技术使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深刻改变,不仅给其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而且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心理发展等。而当代大学生具有思想观念尚未成型、创新思维能力强、情绪较不稳定等阶段性特点,极易被新媒体这一新生事物吸引并影响,这使得高校顺利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各类思潮的不断演变和持续流行,以恶意利用新媒体传播诋毁革命英雄邱少云事件为主要代表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潜滋暗长,使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高校红色主旋律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对中华民族伟大斗争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精神及英雄人物事迹等进行诋毁、歪曲甚至是抹黑的一种错误思潮,尤其是经由受时空限制小的新媒体平台传扬、发酵,带动部分网民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盲目跟风,极其不利于良好新媒体氛围的形成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二、新媒体下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一)动摇大学生的政治信仰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崇奉唯心主义的错误思潮,否认历史进程的合理部分和社会规律,把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归结为个体及偶然作用,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完全相悖。借助新媒体承载的历史虚无主义在严重曲解科学唯物历史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瓦解着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首先,部分大学生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怀疑。访谈记录显示,由于被现实物理世界和网络虚拟空间的各类不良信息长期进行思想渗透和侵染,部分调查对象表现出对共产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产生矛盾心态的状况。一方面,其自身往往能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另一方面,亦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实现产生些许怀疑。其次,部分大学生对党的坚强领导产生质疑。目前,忽视对国家历史沿革和政治发展的了解,质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进必然性,甚至轻信被境外势力恶意利用新媒体推崇散播的“普世价值观”及反党言论,是目前明辨是非能力弱、政治立场较不坚定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

(二)腐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将新媒体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目光的同时,亦于潜移默化之中对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等行业的市场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其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及信息获取的多样性已使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趋向复杂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进一步优化面临严峻挑战。一直以来,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作为党和国家的官方喉舌,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社会主义新风尚,贯彻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及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社会树立科学是非观、正确价值观等重要使命,掌握着国家及社会的舆论话语权。而以信息海量性、交互即时性、虚拟互动性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不仅使传统媒体的发声面临挑战,而且也使整个社会舆情的导向和舆论的发展出现了些许偏差,海量、复杂且来源模糊的网络信息借助新媒体平台肆意传播,其中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错误思潮趁乱而入、大肆蔓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提升,历史虚无主义以各种形式在新媒体范围内得以快速生成和转发,其中以戏谑、娱乐化的口吻污蔑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片面性地夸大新中国改革发展史中的曲折历程,甚至歪曲党辉煌历史的视频曲子、歪理邪说等传播的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令人咋舌。由于新媒体信息真伪难辨、鱼龙混杂、缺乏监管,大学生群体往往对此类信息疑信参半,进而弱化其从小构建起来的爱国情怀,淡化其对民族英雄的敬畏情绪,这无疑对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阻力。

三、新媒体下高校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侵蚀的具体措施

(一)占据新媒体阵地,筑牢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防线

当前,新媒体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大环境下的一种现代教育方式,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的高度耦合。新媒体作为科技发展的新兴产物之一,对事物的影响有双重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更新思想观念。另外,历史虚无主义善于通过新媒体进行恶意散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将新媒体视为开展工作的有力助手,主动占据新媒体领域,构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红色平台,以进一步筑牢大学生的思想防线。第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理论高度。网站的教育对象为大学生群体,应特别注重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等内容贯穿于主题网站设计的全过程,将较为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新媒体技术的优势,运用多样形式将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建设、发展的伟大成就及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英勇事迹予以生动展示。第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互动效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借助新媒体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走向、思维状况、心理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其了解到的具体情况进行阶段性的、系统性的分析、整合和反思,对有极端思想倾向的对象进行正面引导和及时反馈,特别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荼毒者进行及时的沟通与疏导,使新媒体支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交互性得以真正发挥作用,使其切实成为高校与学生双方交流的坚固桥梁。

(二)完善新媒体思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正面引导作用

当下,新媒体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成为大学生接收信息的主要媒介,进而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走势、言行举止、心理倾向等,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及话语权陷入不利境地,迫切需要一支深谙新媒体技术操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高校队伍来面对和处理该现实难题。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利用新媒体明确大学生群体一段时间内关注的国家政治及社会民生问题,做到与时俱进。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杜绝出现自身被新媒体平台中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牵鼻子走的恶象。另外,教育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客观科学地辨别和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前世今生”,以充分认识其恶劣影响及深度危害,在授课过程中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要明确、立场要坚定,以于潜移默化中激发和增强高校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自觉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备敏锐的新媒体嗅觉,进一步解放思想,及时获取和掌握新媒体平台的演变和发展规律,主动参加高校新媒体素养讲座及竞赛活动、新媒体技术技能培训班等。只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摆正态度,迎难而上,转变思想,将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新理念、新方式、新途径等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就能达到科学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经由新媒体传播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理想效果,进而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2).

[2]张燕.新媒体时代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8,(3).

[3]谭作强.试论高校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新思路[J].理论观察,2015,(8).

猜你喜欢
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