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合作办学背景下中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建设探析

2019-06-17 07:35苏景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合作办学物流专业课程建设

苏景

摘 要:经济全球化发展给物流人才创造了新的需求,具有专业物流营销素养、较强实践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的物流人员,将成为物流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急需的核心人才。利用中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契机,分析当前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进行相应的课程建设,提出对应的课程设计方案。

关键词:合作办学 物流专业 课程建设 双语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化贸易也在快速推动,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以及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全面推进,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陆海经济大通道正在形成。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也在上海召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这届进口博览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进博会释放出来的信号是中国近年来扩大进口的具体行动,也代表中国在平衡国际贸易进出口方面的决心。这次进博会也是落实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举措,这无疑将带来更多的贸易契机。这种服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迫切需要教育开放化、多样化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要求高校加快国际化办学进程[1]。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领路者,为更好地应对国内外挑战,提升竞争力,这就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加快推动中高职院校的国际化进程。

中高职院校国际化合作办学是全球经济和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提出“支持高校办好若干所示范性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实施一批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该意见又一次明确表明重视国际合作办学的发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作为上海重点建设的技能型特色名校,瞄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和方向,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依托上海国际化城市的平台,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拓展与国外国家和地区高校的联系,与国外多所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办学的合作[2]。首届进博会上,电商企业表现非常活跃,签署了一系列大单。而每一笔跨境电商业务都离不开快递物流,这将是物流企业的新机会,作为重要战略支撑,国内物流企业已着手全球供应链网络布局。中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作为物流企业重要的人才输送点,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适合物流企业需要的人才,是目前人才培养的重点[3]。目前,我们物流行业的国际化人才比较缺乏,在信息化、集约化经营、品牌打造方面等,都与世界品牌有较大差距,现在中国整个物流业还在低端的层次。

一、中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1.物流人才的营销素养不足

物流营销人才培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物流方面的综合知识,更要使学生具备系统的营销知识,培养出综合性的物流营销人才。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大部分来此物流工程或物流管理专业,对基础的物流知识都能掌握,但是在实际工作时,暴露了物流营销知识不足的弱点,无法满足物流企业国际化人才的需求[5]。企业在招聘物流人员入职后,仍需要花费大量的物力财力,对物流从业员工进行二度培训,这无疑将提高物流企业的人才培养成本,同时,员工培训周期拉长,将导致企业无法对瞬息万变的物流市场做出最快速的战略布局,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改进物流课程培养模式、增强物流营销实训课程建设、培养专业素养高的物流营销人才,是中高职院校物流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

2.物流人才的实践能力不足

实践能力是企业考量员工的第一标准,也是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物流行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业,其行业性质注定了物流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目前,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模式,除了鼓励学生积极深入企业实践学习,还应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将案例分析法与课堂教学深度结合,进行现场情景模拟,强化物流人才的现场操作能力。

3.物流人才的语言能力不足

物流行业的准入门槛不是很高,但是后续发展跟物流人才的自身素质息息相关,部分员工的外语不是很好,他们在物流公司任职,往往只能做国内物流业务,业务范围受限,也影响了他们的收入和晋升机会。相反,如果英语好,正好适应了物流国际化的需求,不仅可以拓展国际业务业务,也可以去外资物流公司,就业范围和晋升机会明显增多。目前,中高职物流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英语水平不高,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国家英语4级考试都没通过,即使课本知识学习得很扎实,但在就业时,也会掣肘于英语水平不高,限制了其求职范围。因此,物流课程建设时,对专业课部分加强双语教学,将专业知识与英语学习相结合,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中高职院校物流课程建设方案

物流课程建设针对上述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课程建设,基于物流人才培养需求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主要包括:

1.以提升物流营销能力的课程设计

物流营销十分注重实践性,物流课程中的实训环节对学生的物流营销能力起到针对性的训练,设计切实有效的物流营销实训课程,以项目实战为主,结合情境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物流营销模拟项目。在这个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增加实践经验[4]。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带领学生去合作单位进行现场实训、实战模拟,主动参与企业日常的业务运作流程,积极向有经验的员工请教学习,利用企业培训的机会,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2.以提升学生物流营销实践的课程设计

加强物流营销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传统的物流课程往往理论知识的讲解较多,实践及运用环节薄弱,無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课程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适合学生自身能力提升的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帮助学生锁定知识点并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生动活泼的案例贴合生活,便于学生理解,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时引入案例分析法,将填鸭式的理论教学,变为使用有效的案例分析环节。案例教学,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感觉声临其境,以当事人的身份抑或观察者的身份,主动去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独立业务的能力,也提升了抗挫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今后踏入工作岗位时,能迅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工作环境。

3.以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双语课程设计

中高职院校的物流营销专业双语人才培养目标应着重于培养学生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持续改善、可循环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为视角,帮助学生构建决策思路。在此基础上,以英语为媒介开拓学生全球化思维及视角,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流程管理及作业改善中的相关问题点。

双语课程设计包括双语教材设计和教学方法优化。教材是双语课程传授的媒介,双语课程教材不能生搬硬套直接借用英文原版教材,学生使用起来十分吃力,应当进行适当的转换,结合英语原版教材的重点知识,辅以中文教材的重点章节解读,让学生们既能即使学习专业知识,又能快速掌握核心内容的英文名词、语句和语法,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应用水平都有了相应的提升。

双语课程的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应该向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延伸。课程开始阶段多布置基础英语课作业,使学生有个学习过渡的过程,为学生合理安排英语听、说、读、写课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不断挖掘学习的英语学习潜力[6]。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术语学习和语句表达能力培养,设定职业相关的模拟场景进行对话联系,教师给予学生充分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并指导他们使用连贯的语句进行交流。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都通,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项目合作分析、团队答题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堂互动机会。充分利用本校智慧教室、现代多媒体教室等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资源,引入大量生动活泼的案例,激發学生参与谈论热点话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尽可能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想学、想做、想表演,将双语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在课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英语电影、参观外国艺术展览、参加英语沙龙活动,将课堂学习在课后得到有效的延伸。利用学习互联网资源,建立英文共享资源库,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自主学习,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和英语水平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吴丽萍,郭肖华.“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高校国际化办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6):72-76.

[2]蒋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网友世界,2014(5):177-177.

[3]温国兴.基于国际贸易视野推进物流营销人才培养研究[J].物流技术,2014(5):486-488.

[4]陈凯,李慧慧.基于企业的《物流营销》实境教学设计初探[J].中国高新区,2018(9).

[5]曾欣韵,闵婕.高职院校物流营销人才培养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5(17).

[6]叶世杰.高职物流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浅论[J].职业教育研究,2013(6):86-89.

猜你喜欢
合作办学物流专业课程建设
基于合作办学的民航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中的应用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