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及临床对策

2019-06-18 03:12苏锦明陈光意许青霞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假性放化疗血常规

苏锦明,陈光意,许青霞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目前在肿瘤的治疗中,手术、放化疗仍然是最常用的几种方法,血常规结果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肿瘤患者放化疗及手术是否能够顺利进行[1,2]。白细胞及分类,红细胞和血小板是血常规中最主要的几个指标,肿瘤患者身体状况一般较差,加上放化疗,因此容易造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值偏低,由于血小板其特异的生理特性,在仪器法计数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3],有些病人本身血小板不低,由于某些原因的影响,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却得出比较低的结果,称之为血小板假性减少,这样病例,每天都在发生,处理不好,直接延误患者的治疗,还可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针对性的处理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对于肿瘤患者及时检查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在2017年11月至12月期间,我院门诊及病房血常规检测中共发现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150例,其中男77例,女73例,年龄在18至73岁之间,全部为临床明确诊断的各种肿瘤病人。

1.2 仪器与试剂 Sysmex XN-30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口配套试剂,双目显微镜,37℃恒温水浴箱,PS-10推片染片机,瑞氏吉姆萨染液,真空负压EDTA-K2及肝素抗凝管等。

1.3 方法 所有肿瘤患者血小板检验常规使用EDTA-K2抗凝管静脉抽血1~1.5ml,要求4h内检测完毕,符合推片条件的镜检复查血小板,镜下存在多个甚至大片的血小板聚集且与仪器法计数明显不符的认定为血小板假性减少。如果是首次血小板检查,我们需要对其血小板假性减少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处理:肉眼能观察到标本中有细微颗粒的,采用 37℃水浴 15min 后再行测定[4,5];镜下发现有较多大体积血小板的使用低值血小板荧光染色法计数;抽血不顺利的重新采血计数;受EDTA抗凝剂耐受性影响的更换成肝素抗凝剂;上述方法均不适用的,可以利用血细胞分析仪自带的预稀释检测功能将标本稀释后重新进行计数,检验完毕后,报告单备注栏一定要明确标注该患者为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并记录下适合该患者的处理方法。对于再次进行检验的同一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根据上次备注记录,原因清楚的,针对性的采取处理措施[6];原因不清楚的,直接采用即刻上机的方法来测定,就是在血细胞分析仪旁抽血,最快的速度上机测定,时间要控制在几秒钟内完成。

2 结果

2.1 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归纳统计 统计2017年11月份至12月份66010例血常规标本中发生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150例,临床发生率约为0.23%,另外150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中,经过一段时间,追踪到部分病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消失。见表1。

2.2 血小板假性减少快速处理流程 针对肿瘤患者血小板假性减少情况,我们制定出一套方便快速的处理流程,见图1。

3 讨论

仪器法检测血常规使用EDTA-K2抗凝发生血小板假性减少相关报道[7]不少,但报道[8-11]多来自综合性医院,其临床发生率约为0.1%~0.2%[12]左右,而作为肿瘤医院,每天放化疗的需求,血常规检查标本量很大,像我们医院每天能达到1000多例,忙时达到2000例以上,而血常规检查中的几个重要项目,白细胞、红细胞仪器法检测结果相对稳定,血小板由于体积小,有些还存在有自身抗体,易集聚等原因,检验中易出现报告结果不准问题,其中又以血小板假性减少问题最为突出,可以说血常规检查所耗费的时间,很长时间是花费在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的处理上,因此能制定出一套简单明了的处理流程,尤为重要,它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节省了患者的检查时间和经济负担。血小板假性减少占比明显高于综合医院,其发生率约为0.23%,高于文献报道,说明肿瘤患者更易出现血小板假性减少,除了常见的大血小板、EDTA依耐性减少、存在冷凝集、抽血不顺利几个原因能针对性的处置外,还有近三分之一病例如血小板卫星现象[13]等原因不详,无法根据产生原因处理,在日常工作中,原因不详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血小板自身抗体有关[14]。我们通过预稀释法和即刻测定法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几年对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处理,我们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处理流程,来规范血小板假性减少[15]的检验流程,首先检验人员每发现一例,我们都要求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报告单备注栏里明确标注,说明该患者为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同时要求医生、护士及患者知晓,以便该患者再次血小板检查中我们能及时掌握;其次对于大血小板、EDTA耐受性影响、存在冷凝集病例,按照产生的原因对症处理;原因不详病例,无法对症处理的我们可以采用即刻测定法,为什么对于原因不详的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即刻上机测定能取得满意的检验效果,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血液离开人体时间足够短,外界环境的改变还没完全影响到它,温度也和人体体温接近,从而避免了一些导致血小板集聚的不利因素[16]。使用即刻上机测定方法同时还可运用Sysmex XN-3000全血细胞计数仪预稀释模式来进行对照测定,确保即刻上机法的正确性,肿瘤病人治疗周期长,甚至有些血液高凝状态的肿瘤患者,还需抗凝治疗[17]。血小板检查次数多,每个放化疗疗程都需要血小板检验结果,因此对于肿瘤病人整个治疗期间,除首次需认定为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较为麻烦外,后面多次检查只要我们临床、检验、护理及患者多方密切配合,根据已掌握的信息,都能快速顺利解决这类患者的问题,获得准确的血小板检验结果,不耽误患者检查和治疗;肿瘤患者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有部分患者随着肿瘤治疗,病情的转变,几十天后追踪观察到同一个患者身上该现象消失,再次使用EDTA-K2作为抗凝剂,无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发生。

表1 150例假性血小板减少产生原因、现象及纠正方法

图1血小板假性减少快速处理流程

猜你喜欢
假性放化疗血常规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联合放化疗治疗乳腺癌对患者内脏损伤分析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贯穿缝合并加压包扎治疗假性囊肿切除后皮肤潜行剥脱伤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