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sST、IgA1与T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在HSP患儿诊断中的价值

2019-06-18 03:12王伟伟马国瑞宋晓娟吴文先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紫癜亚群因子

王伟伟,马国瑞,宋晓娟,吴文先

(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河南 洛阳 471003;2.偃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偃师 471900;3.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3)

过敏性紫癜(HSP,hench-schonlein purpura)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性疾病,近年发病率逐渐增加,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皮肤紫癜、胃肠道的出血等等[1,2]。HSP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是主要认为是免疫应答机制介导的血管炎,可能与发病期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体液免疫系统紊乱等有关,在体液免疫中体内产生以IgA1为主的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沉积在毛细血管壁中,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导致HSP的发生[3,4]。有研究表明sST2(可溶性ST2,Soluble ST2)在免疫调节中有重要作用,在HSP患儿中水平升高[5],因此本研究探讨血清sST、IgA1与T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在HSP患儿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HSP患儿110例,年龄2~13岁,平均(7.53±2.68)岁;其中男 76 例,女 34 例;病程1~23 周,平均(12.4±6.4)周;类型:单纯皮肤紫癜有35例,皮肤紫癜合并胃肠道症状有39例,皮肤紫癜、胃肠道症状及关节症状有23例,紫癜肾炎有13例;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年龄为 3~13 岁,平均(7.16±2.05)岁;其中男 51例,女29例;两组儿童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儿童家长知情并同意。1.2纳入排除标准 观察组纳入标准:⑴患儿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⑵均是首次发病;⑶近4周内未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者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观察组排除标准:⑴合并其他过敏者;⑵合并有风湿性关节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免疫性疾病或免疫缺陷者;⑶近期有感染者;对照组纳入标准:⑴健康儿童;对照组排除标准:同上述排除标准。

1.3 方法 采集所有儿童空腹肘部静脉血5ml,以3000r/min离心10min,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IgA1、IgG、IgM以及补体的水平,使用ELISA法检测TNF-α、IL-33、IL-21水平,试剂盒由上海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儿童的T细胞亚群。使用ELISA法检测sST2的水平,试剂盒由上海仁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平均数±标准偏差表示计量资料,两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earman分析各指标和HSP的相关性,将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线)判断其诊断价值。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儿童的T细胞亚群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CD3+、CD4+、CD4+/CD8+低于健康儿童,CD8+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所有儿童的T细胞亚群比较(±s)

表1 所有儿童的T细胞亚群比较(±s)

组别 例数观察组对照组110 80 t P CD3+ CD4+ CD8+ CD4+/CD8+61.41±8.37 66.03±6.73 4.212 0.000 30.18±6.85 35.62±4.68 6.500 0.000 32.26±6.46 30.36±5.42 2.139 0.034 1.01±0.36 1.19±0.38 3.324 0.001

2.2 所有儿童的炎性因子、补体的水平比较 观察组儿童的IgA1、TNF-α、IL-3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儿童,IL-2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IgM、C3、C4 水平与健康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所有儿童的sST2水平比较 观察组儿童的sST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各指标与HSP之间的关系 相关性分析表明:CD3+、CD4+、CD4+/CD8+、IgA1、sST2/IL-33 与 HSP的发生有关。

2.5 Logistic回归分析 以 CD4+/CD8+、IgA1、sST2/IL-33为自变量,以是否为HSP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细胞亚群、I-gA1、sST2/IL-33是 HSP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见表 5。

表2 两组儿童的炎性因子、补体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儿童的炎性因子、补体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观察组对照组110 80 t P IgA1(g/L) IgG(g/L) IgM(g/L) C3(g/L) C4(g/L)1.88±0.64 1.29±0.32 8.341 0.000 8.06±2.41 8.26±1.87 0.644 0.521 1.47±0.55 1.42±0.47 0.657 0.512 1.18±0.21 1.16±0.23 0.623 0.534 0.23±0.06 0.24±0.05 1.430 0.056 IL-21(pg/ml) TNF-α(pg/ml) IL-33(pg/ml)156.42±60.03 331.46±32.51 25.816 0.000 224.51±124.05 124.51±80.04 6.742 0.000 364.41±154.62 175.74±91.04 10.531 0.000

表3 所有儿童的sST2水平比较(±s)

表3 所有儿童的sST2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观察组对照组110 80 t P sST2(pg/ml)1784.4±541.4 1067.4±468.3 9.531 0.000

表4 各指标与HSP的相关性分析

ROC 曲线显示:CD4+/CD8+、IgA1、sST2/IL-33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 0.789、0.763、0.775,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9.49%,显著高于单独检测,见表6。

图1单项生化指标和联合检测的ROC曲线图

3 讨论

HSP是儿童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性疾病,常累及肌肉、关节、血液循环、神经系统、肾脏等多个系统、脏器的功能,虽然HSP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较多患者在4周内症状可消失,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可发展为HSPN(过敏性紫癜肾炎),甚至最后发展为慢性肾病,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但是在临床上HSP的发生机制还不清楚,目前主要认为与体液免疫、T细胞亚群功能异常、炎症因子等有关[6-8],因此本研究探讨血清sST、IgA1与T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在HSP患儿诊断中的价值,提高早期诊断率,提高预后。

表5 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6 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比较

T细胞亚群功能失调被认为HSP的发病机制之一,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CD3+、CD4+、CD4+/CD8+低于健康儿童,CD8+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在HSP患儿中Th1/Th2发生失衡,Th2细胞活化,发生失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HSP患儿中IFN-γ (干扰素-γ,Interferonγ)的水平发生降低,使IFN-γ/STAT1(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的信号传导通路受到抑制,从而使Th1的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降低,而机体的白介素-4(IL-4,Interleukin-4)水平升高使 IL-4/STAT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6,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的信号传导通路激活,使Th2的转录因子表达上调,从而使Th1/Th2发生失衡[9,10],与张红[11]等研究结果较一致,说明了HSP可能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失调。

HSP患儿中发生Th1/Th2失衡,可使IL-4、IL-6等因子增多,IL-4及IL-6水平升高可活化B细胞,从而使IgA1(分泌IgA)增多,主要以异常糖基化IgA1为主,异常糖基化IgA1不能被肝细胞识别、清除,可发生自我聚集形成多聚体或者形成抗原-抗体的免疫复合物,从而沉积在血管壁导致血管炎,引起HSP的发生[11,12]。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儿童的IgA1、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儿童,IL-2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IgG、IgM、C3、C4 水平与健康儿童无差异(P>0.05),说明了B细胞体液免疫在HSP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近年新发现的炎性因子IL-33与IL-1的家族成员的IL-18、IL-1β的基因序列、结构域相似,可以激活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细胞的诱导产生,Th2类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促进炎症发生[13]。有研究表明[14]在成人HSP血清IL-33水平升高,而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可能是因为IL-33与其受体ST2和辅助蛋白结合传递活化的信号,激活NF-kB (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gene binding)、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等通路,使Th2型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释放,导致HSP发生。ST2蛋白是IL-1受体的家族成员,分为可溶性ST2、跨膜性ST蛋白,而sST2是IL-33的可溶性受体,可能抑制Th2型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释放,主要是因为sST2并不引起信号的传导,sST2与IL-33结合后可以抑制IL-33及细胞膜上其他的受体结合,从而抑制信号传导[15]。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儿童的sST2、IL-3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儿童,但是sST2/IL-33的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 sST2/IL-33的水平失衡与HSP的发生有较大关系,与王菲等研究结果较一致。在本研究中CD3+、CD4+、CD4+/CD8+、IgA1、sST2/IL-33 与 HSP 的发生有关;以CD4+/CD8+、IgA1、sST2为自变量,以是否为DN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细胞亚群、IgA1、sST2是HS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说明了 CD4+/CD8+、IgA1、sST2/IL-33 与HSP有关。

ROC 曲线显示:CD4+/CD8+、IgA1、sST2/IL-33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 0.789、0.763、0.775,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9.49%,显著高于单独检测,说明了CD4+/CD8+、IgA1、sST2/IL-33在诊断HSP均有较大价值,但是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更高,可显著提高诊断率,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紫癜亚群因子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壮尔颗粒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