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组织中IFN-γ、IL-4、SOX-2蛋白的表达特点及与Hp感染的相关性

2019-06-18 03:12李光艳薛明辉张兰芳张超贤常廷民李玮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阳性细胞胃溃疡癌细胞

李光艳 ,薛明辉 ,张兰芳 ,张超贤 ,常廷民 ,李玮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消化内科;2.胃肠外科;3.科研与继续教育学科,河南 卫辉453100)

临床上胃癌的发生率明显的上升,在合并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患者中,胃癌的发病率可进一步的上升[1]。胃癌的发生能够导致患者高肿瘤负荷症状的出现,并显著影响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2]。

不同的肿瘤相关因子均能够通过影响上皮细胞的异常分化及增殖过程,从而促进胃癌的发生。γ-干扰素(IFN-γ)是th1淋巴细胞分泌的效应因子,IFN-γ的上升能够显著促进机体的炎症性损伤,加剧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程度[3];白细胞介素-4(IL-4)是th2淋巴细胞分泌的效应因子,IL-4的浓度改变能够影响到树突状T淋巴细胞的活性,导致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逸的发生[4];干细胞转录性别决定调控因子(S0X-2)的表达,能够参与到多种生物学机制的进展过程中,调控上皮细胞的转录,抑制上皮细胞的增殖过程[5]。部分研究者探讨了IFN-γ的表达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认为IFN-γ的表达上升能够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6],但对于IFN-γ、IL-4与Hp感染的关系研究不足。为了进一步揭示IFN-γ、IL-4、SOX-2的表达与胃癌的关系,从而为临床上胃癌患者的诊疗提供理论基础,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集的相关胃黏膜病变组织,探讨了IFN-γ、IL-4、SOX-2的表达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集的214例胃粘膜病理组织,其中胃溃疡组织80例(胃溃疡组)、胃炎组织80例(胃炎组)、胃癌组织54例(胃癌组)。

胃溃疡组,年龄38~77岁,平均54.3±10.9岁,男45例、女35例。胃炎组,年龄35~75岁,平均56.0±12.4岁,男48例、女32例。胃癌组,年龄35~79岁,平均56.2±11.8,男33例、女21例。病理学类型:腺癌50例、印戎细胞癌4例;TNM分期:Ⅰ期15例、Ⅱ期23例、Ⅲ期12例、Ⅳ期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22例。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⑴胃癌、胃炎、胃溃疡的诊断标准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八版中的标准;⑵患者年龄范围19~79岁;⑶胃癌、胃炎、胃溃疡的诊断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⑷胃癌患者在获取标本前未接受放化疗、免疫治疗;⑸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⑴转移性胃癌;⑵资料不完整;⑶伴有免系统疾病。

1.2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所有组织标本经石蜡包埋后作连续切片,厚度约为4μm,采用免疫组化链霉卵白素一生物素复合体法 (strep avidin-biotin complex,SABC法)染色,二氨基联苯胺(diamionben zidene,DAB)显色。 IFN-γ、IL-4、SOX-2 蛋白通用型二抗以及SP试剂盒和DAB显色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以阳性片及PBS代替一抗分别作为阳性及阴性对照,高倍显微镜下观察 IFN-γ、IL-4、SOX-2蛋白的表达情况,具体染色步骤严格按照SP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IFN-γ、IL-4蛋白的阳性着色表达于细胞浆,SOX-2蛋白的阳性着色表达于细胞核,呈黄色、棕黄色、褐色表达,⑴根据着色强度:0分为无色、1分为淡黄色、2分为棕黄色、3分为褐色、黑色;⑵根据阳性细胞比例:阳性细胞数目所占比例≤10%为1分、阳性细胞所占比例11%~50%为2分、阳性细胞数51%~75%为3分、阳性细胞数所占比例>75%为4分,两种积分相乘总分<3分为阴性、≥3分为阳性。

1.3 Hp感染检测方法 采用C13呼气实验进行Hp的检测,空腹5h后,检查者进行呼气,呼出的气体大于500ml,口服C13尿酸,连续性呼出气体100ml~150ml,采用红外质谱检测仪器进行检测,测得的值-基线值大于2.5作为判断阳性的标准。

标本经过甲醛固定后,常规脱水透明,石蜡进行包埋,4um连续性切片,Giemsa进行染色,乙醇脱水、二甲苯进行透明操作,树胶封片。1000倍的油镜下观察,Giemsa染色下Hp感染呈现红色,“S”形,主要分布于胃小凹和腺体细胞中。

2 结果

2.1 三组标本中的Hp阳性率比较 胃炎组的Hp阳性率显著的高于胃癌组、胃溃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和胃溃疡组的H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三组标本中的Hp阳性率比较[n(%)]

2.2 三组标本中的IFN-γ、IL-4、SOX-2蛋白阳性率比较 胃癌组的IFN-γ蛋白阳性率显著的高于胃溃疡组、胃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IL-4蛋白、SOX-2阳性表达率显著的低于胃溃疡组、胃炎组(P<0.05);见表 2。

2.3 胃癌组织中 Hp表达与 IFN-γ、IL-4、SOX-2蛋白阳性率的关系 胃癌组组织中的IFN-γ蛋白阳性率、IL-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Hp感染无相关关系 (r=0.171、P=0.218,r=0.007、P=0.959), 胃癌组SOX-2阳性表达率与Hp感染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682、P=0.000);见表 3。

3 讨论

Hp的感染能够通过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端粒酶的改变、诱导癌基因的突变,进而促进胃癌的发生。特别是在合并有相关家族史的患者中,胃癌的发生风险或者远期病死率等指标可进一步的恶化[7]。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及放化疗等综合性措施治疗胃癌,但其治疗后的胃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或者无进展生存期仍然无明显的改善[8];同时现阶段临床上缺乏对于胃癌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指标,虽然CEA或者CA19-9能够在胃癌的血清学诊断过程中发挥作用,但其诊断的灵敏度较低。而本次研究对于胃癌患者体内IFN-γ、IL-4、SOX-2的表达研究,不仅能够为胃癌患者的生物学靶向治疗提高治疗靶点,同时还能够为胃癌患者的血清学筛查提供依据。

表2 三组标本中的IFN-γ、IL-4、SOX-2蛋白阳性率比较[n(%)]

表3 胃癌组织中Hp表达与IFN-γ、IL-4、SOX-2蛋白阳性率的关系

IFN-γ作为th1淋巴细胞分泌的主要效应因子,其能够诱导上皮组织的炎症性损伤,增加上皮细胞的恶性病变的风险。过度上调的IFN-γ还能够诱导氧化应激性障碍,提高趋化因子对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浸润程度,促进了癌细胞DNA的异常扩增的可能[9];IL-4作为th2淋巴细胞分泌的主要效应因子,其能够在稳定T淋巴细胞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L-4能够维持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提高T淋巴细胞对于恶性肿瘤的免疫监察功能[10];SOX-2是转录调控相关性因子,SOX-2在胃窦上皮组织中存在少量的表达。SOX-2的表达能够抑制癌细胞的转录活性,稳定癌细胞的周期,抑制癌细胞快速跨越G0期的风险[11]。

本次研究对于不同患者体内的Hp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在胃炎组患者中,Hp感染的阳性率较高,这主要由于Hp感染能够诱导较为显著的胃黏膜上皮组织的炎症性损伤,提高了上皮细胞的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程度。Hp虽然能够参与到胃溃疡或者胃癌的发生过程,但Hp在相关病变组织中表达阳性率较低,考虑可能与相关疾病并未处于疾病的进展或者活动期有关。本次研究重点探讨了IFN-γ、IL-4、SOX-2的表达情况,发现在胃癌组织中,IFN-γ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明显的上升,而IL-4、SOX-2表达阳性率明显的下降,差异较为明显,提示了 IFN-γ、IL-4、SOX-2的异常表达均能够参与到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汇集不同的相关文献,笔者认为这主要由于 IFN-γ、IL-4、SOX-2 的下列几个方面的作用有关[12,13]:⑴IFN-γ的上升能够导致持续性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提高了上皮细胞癌基因的转录速度;⑵IL-4的表达下降失去了其对于肿瘤细胞的免疫监察作用,导致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吞噬肿瘤细胞的能力不足;⑶SOX-2的表达下降影响到了癌细胞的转录调控过程,导致癌细胞转录上游启动子的明显激活,提高了癌DNA的扩增速度。Xu Y等[14]研究者也认为,在胃癌患者中,IFN-γ的表达浓度可平均上升40%以上,特别是在合并有明显的淋巴结转移或者高肿瘤负荷表现的患者中,IFN-γ的表达上升更为明显。相关关系分析研究可见,胃癌组SOX-2阳性表达率与Hp感染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提示了Hp感染能够影响SOX-2的表达,这主要由于Hp感染能够诱导线粒体转录基因的调控紊乱,影响到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癌基因的转录平衡,导致SOX-2转录和翻译活性的下降[15]。但本次研究并未发现Hp感染与IFN-γ、IL-4的关系,提示Hp感染并不能影响到体内的th1/th2淋巴细胞免疫平衡。

综上所述,在胃癌患者中,IFN-γ的表达明显的上升,而IL-4、SOX-2的表达明显的下降,同时SOX-2表达与胃癌患者Hp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猜你喜欢
阳性细胞胃溃疡癌细胞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癌细胞最怕LOVE
假如吃下癌细胞
美丽疗法打败癌细胞
癌细胞最怕Love
急性高原低压缺氧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