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GA、HbA1c及OGTT-2hPG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持续跟踪监测中的应用评价分析

2019-06-18 03:12黄斌麦世龙刘伯奇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血糖用药意义

黄斌,麦世龙,刘伯奇

(肇庆市端州区红十字会医院,广东 肇庆 526040)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调查中肇庆市端州区城区60岁以上老人发病率为13.76%[1],而及时有效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根本手段。临床上不少的患者把血糖的控制情况与自身感觉挂钩,未开展系统规范的检测,用药不规范情况同样比较常见[2]。根据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糖化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联合检测对肇庆市城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及疗效监测的指导作用的研究,在前两个阶段的研究中发现FPG、GA、HbA1c及OGTT-2hPG联合检测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依据,全面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3],采取干预时间越早,病情控制越好[4]。本研究在2017年3月对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科体检及内科住院的374例标本中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用药指导及检测相关指标,并在同年9月进行第一次跟踪随访和检测相关指标[3,5],而现阶段研究是对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25名患者进行第二次的跟踪随访及相应指标检测,并进行相应的回顾性分析。

1 方法与材料

1.1 临床资料 对2016年12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374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125例(其中男53例,女72例)[3]进行第二次跟踪随访及相应指标检测,并对其用药调整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1.2 仪器与试剂 贝克曼公司的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配套试剂及标准品、质控品。

1.3 方法 采集空腹静脉血于干燥试管、EDTA-2K抗凝管,随后口服葡萄糖75g,并在两小时后再采集相应的静脉血于干燥试管,测定相应的FPG、GA、HbA1c及 OGTT-2hPG 等技术参数(FPG、OGTT-2hPG、GA采用酶法;HbA1c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上诉操作均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1.4 判断标准 按照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6],跟踪随访的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科研第一阶段已确诊[3]。

参考范围:根据相关研究已得出,10.66%~15.56%作为肇庆市城区正常糖调节人群的GA参考范围[3]。 FPG 为 3.9~6.1mmol/L;2011 年,WHO/IDF发布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切点[7]。此研究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使用药物为盐酸二甲双胍、那格列奈、胰岛素、阿卡波糖。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跟踪随访的基本情况 ①在随访的125例糖尿病患者中,其中96例接受糖尿病药物治疗,占76.8%,较第一次随访增加2.4%;24例拒绝接受糖尿病药物治疗,占19.2%,较第一次随访减少3.2%。其中有4例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使用药物治疗,效果明显;有5例过世 (均属于药物治疗组),未能进行第二次跟踪。②在进行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患者96例中,有47例进行单一药物治疗(A1组),有49例进行联合用药(A2组)。

2.2 A组中各组数据的比较 A组治疗前与第二次随访比较,FPG、GA、HbA1c及OGTT-2hP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随访与第二次随访比较,FPG、GA及OGTT-2hP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A组治疗前后各组监测指标的比较(±s)

表1 A组治疗前后各组监测指标的比较(±s)

注:t1和P1为治疗前和第二次随访间的比较,t2和P2为第一次随访和第二次随访间的比较。

分组FPG(mmol/L)GA(%)HbA1c(%)OGTT-2hPG(mmol/L)治疗前第一次随访第二次随访t1 P1 t2 P2 9.61±3.40 8.22±3.11 7.37±2.22 4.28<0.05 2.30<0.05 19.80±4.72 18.81±4.25 17.69±4.38 3.95<0.05 2.51<0.05 8.07±1.88 7.54±1.46 7.56±2.39 2.10<0.05 0.43>0.05 12.75±5.12 13.71±5.06 11.24±4.33 2.11<0.05 3.41<0.05

2.3 A1组中各组数据的比较 A1组治疗前与第二次随访比较,FPG及G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第一次随访与第二次随访比较,FPG、HbA1c、GA及OGTT-2h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2.4 A2组中各组数据的比较 A2组治疗前与第二次随访比较,FPG、GA及OGTT-2hP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随访与第二次随访比较,GA及OGTT-2hP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2 A1组治疗前后各组监测指标的比较(±s)

表2 A1组治疗前后各组监测指标的比较(±s)

注:t1和P1为治疗前和第二次随访间的比较,t2和P2为第一次随访和第二次随访间的比较。

分组FPG(mmol/L)GA(%)HbA1c(%)OGTT-2hPG(mmol/L)治疗前第一次随访第二次随访t1 P1 t2 P2 9.53±3.41 9.09±3.96 7.52±1.67 3.83<0.05 1.29>0.05 19.65±3.94 19.69±5.19 18.08±3.83 2.68<0.05 1.31>0.05 8.15±1.58 7.89±1.67 7.72±1.51 1.40>0.05 0.06>0.05 13.78±5.90 14.30±6.05 12.35±4.07-0.12>0.05 1.40>0.05

表3 A2组治疗前后各组监测指标的比较(±s)

表3 A2组治疗前后各组监测指标的比较(±s)

注:t1和P1为治疗前和第二次随访间的比较,t2和P2为第一次随访和第二次随访间的比较。

分组FPG(mmol/L)GA(%)HbA1c(%)OGTT-2hPG(mmol/L)治疗前第一次随访第二次随访t1 P1 t2 P2 9.67±3.45 7.43±1.81 7.27±2.53 3.44<0.05 1.99>0.05 19.93±5.41 18.00±3.05 17.45±4.75 3.16<0.05 2.13<0.05 8.00±2.14 7.23±1.18 7.46±2.83 1.75>0.05 0.45>0.05 11.80±4.19 10.13±2.62 10.54±4.42 2.65<0.05 3.38<0.05

2.5 B组中各组数据的比较 B组三次监测比较,FPG、GA、HbA1c及 OGTT-2hPG,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P>0.05)。 见表 4。

表4 B组三次监测指标的比较(±s)

表4 B组三次监测指标的比较(±s)

注:t1和P1为治疗前和第二次随访间的比较,t2和P2为第一次随访和第二次随访间的比较。

分组FPG(mmol/L)GA(%)HbA1c(%)OGTT-2hPG(mmol/L)治疗前第一次随访第二次随访t1 P1 t2 P2 7.98±1.24 7.67±1.89 7.38±1.80 1.62>0.05 1.16>0.05 17.89±2.94 19.49±5.17 17.19±3.57 1.44>0.05-0.61>0.05 7.03±1.49 7.00±1.75 7.55±2.99-0.63>0.05 2.19>0.05 10.61±4.83 12.59±4.52 10.81±3.23 0.60>0.05 0.71>0.05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经过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普及和健康宣教后,拒绝接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患者由22.4%下降为19.2%,对其接受治疗后进行跟踪随访后发现治疗效果明显。而一部分患者进行用药调整后,FPG、GA、HbA1c及OGTT-2hPG均有所下降。

在本研究中,A组治疗前与第二次随访比较,FPG、GA、HbA1c及OGTT-2hP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随访与第二次随访比较,FPG、GA及OGTT-2hP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治疗前与第二次随访比较,FPG及G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随访与第二次随访比较,FPG、HbA1c、GA及 OGTT-2h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2组治疗前与第二次随访比较,FPG、GA及OGTT-2hP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随访与第二次随访比较,GA及OGTT-2hP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 指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此组调查者用药效果较好,检测结果相对恒定。同时,治疗各组的四项指标在本研究中均有所下降。在A1和A2组中,A2组的OGTT-2hPG下降更明显,进一步验证使用联合药物比使用单一药物其治疗效果更明显。主要是针对餐后血糖的降糖效果明显。在各组的第一次随访与第二次随访比较中发现,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HbA1c作为长期控制血糖的金标准检测结果较恒定,它不受进食和用药等因素的影响[8],能够较客观地反映体内血糖的平均水平和总体变化趋势,而GA在短期的血糖变化更有意义[9,10],张希尧[11]、苏春燕[12]、马晓静[13]等也证实了GA在糖尿病的治疗监测中比HbA1c更具优势。若FPG、GA、HbA1c及OGTT-2hP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治疗检测会更加全面客观[8]。因此,长期多次对A组进行跟踪随访及相应指标的检测是有意义的,它有利于指导临床调整用药,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14]。

B 组 三 次 监 测 比 较 ,FPG、GA、HbA1c 及OGTT-2h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P>0.05)。各项指标的数值不稳定,从侧面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波动明显,由于不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一步提高[15]。因此,糖尿病防治的整体意识有待提高。

因此,FPG、GA、HbA1c及 OGTT-2hPG 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持续跟踪监测和治疗中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血糖用药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