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道路工程材料》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06-18 10:04李瑞霞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改革

【摘 要】针对我国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与弊端,笔者借助在线教育资源、微课视频与雨课堂教学平台开展了《道路工程材料》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设计了混合式教学各个环节的教学方案,探讨了混合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从而有效提高了《道路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并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其它课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道路工程材料;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001-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大趋势,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集中学生注意力、资源多元化等优点,但同时其也存在着诸如线上评价不清晰、师生交互性差、教学过程监控困难等弊端[1-2]。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考虑如何将线上的数字化在线教育与线下的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充分融合两者的优势,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个性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3]。

通常来讲,混合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其关键是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自主地利用优质线上资源进行有效地学习[4]。因此,为了确保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性,并实现师生间的即时交互,雨课堂教学平台应运而生。所谓雨课堂,是MOOC平台“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一款交互式智慧教学工具,它将复杂的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师最熟悉的PowerPoint和微信中[5]。通过创建线上虚拟课堂,营造高效、互动的学习环境,保证师生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互动与协作,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6]。

《道路工程材料》是我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核心课程之一。基于本课程的特点以及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通过借助线上教育资源、自制微课、雨课堂教学平台,笔者开展基于雨课堂的《道路工程材料》混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旨在有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性,并为混合式教学在高校其它课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 《道路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道路工程材料》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不足之处:①面授教学基本上是以PPT教材内容的展示与呈现为主,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相对单一;②專业课学时少,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全面清晰地讲清楚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并且也没有时间对与本专业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深入地扩展与讲解;③班级学生较多,上课时,教师不太可能关注到每个学生;④学生更倡导独立、自由、个性与时尚,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区别于以往的学生,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⑤师生互动困难,教师上课提问,有些学生不积极回答问题或者不知道教师所云,注意力没有完全集中在课堂上;⑥教师上课时,无法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且布置完作业后,由于缺少课后的监督,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复习及完成情况,评价有时有失公平。因此,鉴于以上不足,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在信息化社会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笔者认为借助线上教育资源、微课与雨课堂教学平台,开展《道路工程材料》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势在必行。

2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7-2018第2学期,笔者在我校16级“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材料》课程中开展基于雨课堂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其教学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

2.1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1)准备课件、微课视频及相关学习资料

按照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对知识点进行分解,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制作授课所需要的微课视频、音频、课件和试题等。主要包括:①学习任务单: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特征,确定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和重难点等,并据此制作学习任务单;②背景知识:一般是拓展的背景知识,如石油沥青的发展历程、沥青路面的发展简史等,可以是线上MOOC资源、图文介绍、文献资料、网站推荐等;③专业知识:主要是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介绍。遵循简小、精湛的原则,根据知识点制作教学微课视频与PPT课件(包括线上PPT课件与线下PPT课件),旨在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④线上习题:根据上述学习内容,设计相关的课前预习测试习题,以便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

(2)开设“雨课堂”班级

通过雨课堂教学平台创建虚拟班级,邀请学生

加入。

(3)发布资料

通过雨课堂平台,推送与课程相关的学习任务单、微课视频、课件和线上习题等学习资料。要求学生通过上述学习资料进行预习,并完成学习任务单和线上习题。通过此过程,重点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4)了解预习情况

通过雨课堂平台对预习结果的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明确课堂讲授的重点与难点。

2.2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1)回顾微课内容

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回顾微课内容,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利用雨课堂推送限时习题,答题结果即时公布,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教师也可现场获取学生的答题正确率等相关数据,从而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答题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内容。此外,学生也可根据学习情况,向老师进行提问。在整个的授课过程中,PPT课件会通过雨课堂教学平台同步到学生的手机上,学生可以点击为“不懂”或“收藏”,以便于课后复习。与此同时,这些统计数据也可以同步显示在教师的手机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点“不懂”课件的数量,及时调整课程节奏与授课方案。

(2)“工程实践”讨论

根据每节课的重点内容,设置几道与工程实践相关的讨论题,供学生讨论,并采取自愿或点名的方式作答。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启雨课堂的“弹幕”功能,以利于实施头脑风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讨论结束后,教师按照学生的讨论及回答问题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通过此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識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前沿知识”扩展

根据每节课的授课内容,介绍并引进国内外道路工程材料研究及应用领域的前沿性成果,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并进一步带动其科研能力的提升。

(4)小结

此环节采取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开展。讨论主要任务包括:总结每节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以及兴趣点,并绘制“知识点逻辑关系图”。讨论结束后,每组通过雨课堂的“投稿”功能将“知识点逻辑关系图”发送到平台上,供大家查看,且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每组成员的讨论及汇报情况进行打分。通过此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3 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1)推送作业及资料

通过雨课堂平台推送课后作业及相关拓展阅读资料,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2)答疑

下课后,学生可以借助雨课堂教学平台温习课堂上教师发布的PPT课件、试题等学习资料,以有效推进知识内化的过程。在进行课后复习以及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如果有问题,可以通过雨课堂平台的讨论区提问,教师可以在线回答问题,从而有效地实现师生间的实时交互。

(3)学习效果评价

优质高效的教学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一方面是促进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是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在评价中要采取多元化评价模式,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鉴于此,教师可以根据雨课堂收集到的学生所有的学习统计数据,包括课前预习情况、课中答题及讨论情况、课后复习及完成作业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雨课堂的统计数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节奏与重难点,从而有效地实现“授课”与“学习”的深度融合。

3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总结

通过开展基于雨课堂的《道路工程材料》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笔者可以明显感受到大部分学生对此教学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与此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 增加教学准备工作量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根据教学效果开展大量的系统化准备工作,包括设计教学方案、收集线上资源、制作微课视频、修改调整课件、设置线上与线下习题等。因此,其与传统教学相比,增加了较多工作量,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准备教学资源,以此确保教学效果。

3.2 课堂上学生使用手机频繁,易导致分心

在混合式教学的授课过程中,需要经常使用手机,有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可能利用手机浏览微信或者玩游戏等,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发这部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与激励措施。

3.3 预习环节学生参与的真实性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预习环节的试题是学生在线完成的,因此缺乏有效的监督,无法保证答题的独立性与真实性。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合理设计预习方案,如增加课本上没有的背景知识、凝聚相应知识点、引入动画或者视频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真实性。

4 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我校《道路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了混合式教学在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的设计方案,并进一步总结了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总之,通过在《道路工程材料》课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了在线教育与传统面授教学的优势,增强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育质量。期待本研究构建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思想与实践能够为高校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与

参考。

【参考文献】

[1]Devlin K. The MOOC will soon die. Long live the MOOR[OL]..

[2]朱丹.基于“雨课堂”教学平台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谢莹,温钢,黄秋婷,葛雅琨.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J].吉林化工学院学院,2017(12).

[4]邓亮.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

[5]翁克山.Web3.0技术与继续教育的聚合——基于云服务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9(03).

[6]赖志欣.基于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8.

【作者简介】

李瑞霞(1985~),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与结构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改革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