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家书,追寻传统文化的温暖时光

2019-06-19 09:20彭芳蓉赵相康向秋樾刘苏颉程洁
当代贵州 2019年48期
关键词:凌云家书书信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彭芳蓉 赵相康 向秋樾 刘苏颉 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程洁

本次读书分享会主题“远去的家书”,引起大家的浓厚兴趣。贵州省语言学会副会长、文化学者吴俊,著名音乐人张超,贵州经济广播电台“凌云夜话”节目主持人凌云,贵州商学院文化与艺术传媒学院副教授、散文家杨宛,贵州人民出版社编辑、心理学硕士刘晓岚,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唐定坤,黔南日报《大美黔南》周刊部主任张达等嘉宾,分享了各自的家书故事,或感人肺腑,或发人深思,或豪迈大气,或细腻温柔。嘉宾们妙语连珠、精句泉涌,同学们亦是提问不断,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这些学生大多数都是‘零零后’,是大数据时代真正的‘原住民’,没想到他们对家书这种传统文化会这么热衷!”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林也婷说。

同样乐见其成的,还有担纲此次读书会主持人的贵州省美学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博士索良柱。“我们中国人自然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化,因为这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的魂。”索良柱解释道,“所以,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会因岁月的变迁而减淡,反而会因时间的累积而历久弥新、芳华永驻。”

家书里,记录着我们的成长

凌云:我大概收到一万多封!这些信,大多数都是听众的。有诉说心情的,有找我拿主意的,有赞美的,也有批评的……对我来说,这些信,是我的家书。

这么多年来,我把信存在一个大箱子里,很多纸张都已泛黄。有时翻出来看看,会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看着看着,就不敢再低头,害怕眼泪流出,模糊了字迹。这种体验,虽然很孤独,但是,也很纯粹。

我常常幻想老去后,坐上摇椅上重读那一万封来信,我想,那将会是另外一种体验。

张达:我与书信结缘,是通过读别人的家书。初中时读到刘墉写给儿子的信,让我觉得像是写给自己似的,十分动容。

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父亲之爱是这样的深沉、含蓄。父爱如山,就是如此。此后,我便也有了写书信的习惯。

读沈从文的家书,感受到的是这位乡土作家对故乡的依恋与珍爱。读曾国藩的家书,体会到长辈对后辈的拳拳之心……

从农家子弟到报社记者,这些家书伴随了我的成长过程,告诉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只是当时,年纪尚轻的我还未意识到,这些感悟,叫作世界观,也可以称作价值观。

家书里,饱含着浓浓的亲情

杨宛:我的书信有着特殊的意义。

早前,我的父母就是靠着鸿雁传书,才成就了一段千里姻缘。后来,父母分隔两地,我一时跟着父亲,一时跟着母亲。父亲和母亲都会给我写很多信。童年时的这个家,就是以信为纽带维系着的。

父亲日常不苟言笑,对我也比较严厉,从来没有当面夸过我。可就是这样一位严苛的父亲,在写给我的信里,开头就是“宛儿”……

吴俊

张超

凌云

杨宛

刘晓岚

唐定坤

张达

索良柱

每当看见这两个字,我便能想象到父亲写信时的表情,是如何隐忍而深情。

书信是个人独一无二的情感档案,是最好的礼物,是永远的纪念与慰安……我珍视这些家书,就像珍视自己拥有的亲情。

张超:《我在贵州等你》是一封给游子的家书……

表达感情的最好方式,莫过于书信,作为音乐人,音符就是我的文字,歌曲就是我的书信。

就像《我在贵州等你》这首歌。这首歌如同一封家书,让我和父老乡亲们无限拉近距离,让我们彼此越来越靠近。

我有次到河南演出,一个贵州的知名酒品牌在当地展出,一位销售员特地找到我,说一定要当面谢谢我写了这首歌。

后来见面,销售员告诉我,无论多疲惫、多想家,只要听到《我在贵州等你》,便会流泪,但哭完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去开拓市场……

这首歌对他来说,就像家书一样,落款就是家人在贵州等你。对我而言,也是如此!

家书里,深藏着最美的中国

吴俊:我的梦想,是从一封信开始的。

那时,我还在上大学,一位落榜的中学同学给我写信,倾诉踏入社会的巨大落差,以及种种不适。在回信里,我为他解答排忧,鼓励他不要泄气、努力工作。

有一天,我收到了同学父亲写来的感谢信,厚厚的信纸里,除了感谢,还有许多人生的道理。

这位父亲引用了一句话:“不要抱怨起点太低,要有雄鹰一般的眼光。”后来,这句话被我记在笔记本上面。

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体验,那就是写信和等信。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儿子赴美国读博期间,我们之间没有通信。

唐定坤:很多人问,现在的短信为什么没有文学性?那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了,大家都直奔目的。

我初次见小说家肖江虹,他讲了一个故事,说古人赶考,没考上,千辛万苦的回到家,父亲过世了,好像这一趟没收获,实际上他一直在收获着过程的体验。但今人没有了这种体验,直奔目的,这其实是文学的丧失、细节的丧失。

我现在也给别人写信,只是换了一个方式。我用短信、邮箱,写文言文的多,传达独特的情怀,作诗意的表达,甚至根据对象调整,比如对长辈,每一个细节、格式都力求做好,以示敬重,有时还会考虑用书法来写手札。

在这个时代,怎样让我们的情感更厚重,我讲这些希望为大家找到一个参照。

猜你喜欢
凌云家书书信
保留一点儿焦虑感
春节家书
失窃的书信
一封家书
打分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Q萌霸气凌云秀
家书( 连载一)
洱海太湖石
残荷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