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战临近,我们的教育准备好了吗?

2019-06-19 03:46闫肖锋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任正非素质素质教育

闫肖锋

随着高考季的来临,有两条教育新闻被广泛热议。

一条是深圳“高考移民”事件持续发酵,针对教育公平问题、素质教育问题,全国14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另一条是任正非在谈华为被以美国为首的某些西方国家和公司“围堵”时,重点谈了教育的重要性,他称:“芯片问题,光砸钱不行,要砸数学家、砸物理学家。”

在任正非的理解中,中美贸易战的根本问题是教育问题。都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尚可,西方的创新教育领先。但要锻造一个大国的科技竞争力,基础教育和创新教育均要强大,基础科研和应用市场都要发达,才能拥有大国角力的资本和底气。动作迟缓的高考制度、饱受诟病的应试体制如何应对国际竞争的新形势、新挑战?必须马上行动,不能再拖了。

据报道,深圳“高考移民”事件中的富源学校,成绩“逆袭”靠两种办法:一方面从河北挖尖子生入广东户籍,在深圳高考;另一方面招广东的孩子,学籍在富源,送去衡水上课,再回深圳高考。黑幕的揭开,说明我们必须要从高考体制上解决问题。除了打造高考公平的制度改革之外,还应该反思改革应试教育体制,反思“一分定终身”的高考模式。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道:“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改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全新的高考模式会对考生、高等院校招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如何在高考招生中注重平时成绩?这些难题怎么破,是下一步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必须要有任务清单和时间表了。

首先,素质教育要从中小学抓起,要从打造高素质老师队伍抓起。如果教育者不能以现代理念和思维,以面向未来的精神去陪伴孩子,如何能指望孩子超越他们的前辈,以更强大的创新思维和行动,塑造他们心目中的科技愿景,努力使之变成现实?当老师仍然要为生计烦恼的时候,我们如何能苛求他们都以烛照他人的牺牲奉献成就国家的未来?

其次,要对标全球素质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家长会问孩子“今天你回答老师的提问了吗?”而西方家长则会问孩子“你在学校问了老师什么问题吗?”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鼓励奇思异想,注重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也许我们的企业就更有底气面对一场全球化的竞争。

再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在于做大多元教育市场。随着公众对高品质、素质化、国际化教育需求的不断提升,素质教育该如何发展?需要怎样的政策配套?这些问题都值得回答。此外,当今世界,知识就像手机系统一样需要随时更新,今天講完的东西,到学生毕业可能就没用了。如何让教育中传授的知识更有竞争力?而这恐怕也只有鼓励多元化的教育市场竞争才能做到。

一个民族需要创新,创新的根源恰在于教育。从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如何才能更有挑战性、开创性和国际化,这个问题必须回应。科技战一触即发,而我们的教育体制准备好了吗?

猜你喜欢
任正非素质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站在矮处得人心
任正非:站在矮处得人心
焦点任正非
站在矮处得人心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