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甘薯麦蛾的田间防效

2019-06-20 01:26龚卫良翟春花李可懿
现代农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乙基化学农药阿维菌素

殷 茵 ,龚卫良 ,陆 彦 ,翟春花 ,李可懿

(1.张家港市植保植检站,江苏张家港 215600;2.张家港市杨舍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张家港 215699;3.张家港市金港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张家港 215631)

甘薯是江苏张家港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范围广,甘薯麦蛾[Brachmia macroscopa(Meyrick)]是甘薯上的主要害虫,除为害甘薯外,还为害蕹菜等其他旋花科植物[1],近几年发生为害程度加重。甘薯麦蛾吐丝卷叶,并躲在卷叶中啃食叶肉,留下白色表皮,危害严重时,不但影响甘薯叶的质量,而且严重影响到甘薯块茎的生长发育[2]。菜农常使用单一化学药剂进行防控,易造成甘薯麦蛾抗药性增强及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为寻找高效安全药剂,选用乙基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3种生物农药和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3种化学农药于2018年进行田间试验,评价各处理的防治效果,分析各药剂的适用性,为甘薯麦蛾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供试生物药剂: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阿维菌素乳油,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供试化学药剂: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7个处理:①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450 mL/hm2;②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750 g/hm2;③1.8%阿维菌素乳油450 mL/hm2;④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⑤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180 mL/hm2;⑥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50 mL/hm2;⑦清水对照。每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30 m2,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周边设保护行。

1.3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张家港市杨舍镇福前村蔬菜基地。供试甘薯2018年6月10日定植。试验于2018年8月14日下午施药,阴天。用药时甘薯麦蛾为低龄幼虫期。施药器械为苏州稼乐植保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嘉乐牌3WBJ-16DZ多功能静电喷雾器,按每667 m2兑水40 kg均匀喷雾。

1.4 调查与计算方法

试验采用定点定株的调查方法,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定5株,共25株,逐株逐叶调查,于药前及药后1 d(8月15日),药后4 d(8月18日),药后10 d(8月24日)各调查1次,记录卷叶数及活虫数。计算卷叶率、虫口减退率、保叶效果和防虫效果。

计算公式:

1.5 试验药剂安全性观察

施药后定期观察甘薯生长情况,观察药剂区与空白对照区甘薯有无差异,记录药害类型和程度,以明确药剂的安全性。药害的分级标准为:-:无药害;+:轻度药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中度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重度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严重药害,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各生物药剂和化学药剂对甘薯麦蛾的防虫效果见表1。

表1 各药剂对甘薯麦蛾的防虫效果

药后1 d,各药剂处理对甘薯麦蛾的速效性不同。生物农药中,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的速效性最好,防效为90.92%,其次为1.8%阿维菌素OD,防效为82.16%,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速效性较差,防效显著低于其他生物药剂处理。化学药剂中,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速效性最好,防效为94.18%,30%茚虫威WP和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防效分别为86.92%、86.56%。各化学农药处理对甘薯麦蛾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药后4 d,各药剂处理防效均上升。生物农药中,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处理的防虫效果最好,防效为91.99%,其次为1.8%阿维菌素OD和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处理,其防效分别为88.51%和82.79%。化学药剂中30%茚虫威WP处理效果最好,防效为97.72%,其次为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和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其防效分别为95.82%和89.87%。

药后10 d,各药剂处理的持效性存在差异。生物农药中,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处理的持效性最好,防效为93.05%,其次为1.8%阿维菌素OD和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防效分别为86.61%和78.15%;化学药剂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30%茚虫威WP、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处理防效分别为98.14%、97.18%、96.40%,持效性均较好。各化学农药处理对甘薯麦蛾药后10 d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2.2 保叶效果

各药剂出对甘薯麦蛾的保叶效果见表2。各药剂处理保叶效果与防虫效果基本一致,但保叶效果滞后,药后4 d各处理卷叶率开始明显下降,保叶效果显现。

表2 各药剂对甘薯的保叶效果

药后4 d,生物农药中,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处理的保叶效果最好,保叶效果为88.15%;其次为1.8%阿维菌素OD和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处理,其保叶效果分别为78.53%和70.55%。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与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处理间的保叶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化学农药中30%茚虫威WG的保叶效果为84.98%;其次为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和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处理,其保叶效果分别为84.93%和82.48%。各化学农药处理间保叶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药后10 d各处理卷叶率均小于10%,保叶效果进一步提升。各处理的保叶效果差异未发生变化,与药后4 d一致。生物农药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1.8%阿维菌素OD和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处理保叶效果分别为90.89%、83.16%、79.85%,其中,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处理的保叶效果要显著高于其他生物农药,化学农药30%茚虫威WG、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和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处理的保叶效果分别为87.92%、85.05%和83.28%,各化学农药处理间保叶效果无显著差异。

2.3 药剂对甘薯的安全性观察

试验期间对各小区甘薯进行观察,1.8%阿维菌素OD处理的甘薯在药后1 d出现轻微药害,叶片上有白色斑点,药后4 d和10 d药害未发展,对甘薯生长未造成影响。其他各药剂处理区的叶片形状和颜色与空白对照区叶片无明显差异,安全性良好。

3 结论和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存在显著差异,化学农药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相对一致。生物农药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所试药剂中表现最好,用药适期为斜纹夜蛾低龄盛期。1.8%阿维菌素OD和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建议提前至斜纹夜蛾卵孵盛期用药,以提高防治效果。化学农药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30%茚虫威WG、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甘薯麦蛾速效性和持效性良好,用药适期均为甘薯麦蛾低龄盛期。为推进农药减量工作,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在防治甘薯麦蛾时,建议优先选用生物农药,交替使用化学农药。

猜你喜欢
乙基化学农药阿维菌素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乙基多杀菌素的液相色谱分析
日本计划到2050年将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半
1.8%阿维菌素微乳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效研究
阿维菌素与螺螨酯对沾化冬枣截形叶螨的毒力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实现使用量零增长 省植保站组员参加国家』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对大鼠睾丸和卵巢组织激素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统计局:2013年11月我国化学农药产量同比增长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