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难点及对策

2019-06-20 01:35栾笑语谢戎彬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

栾笑语 谢戎彬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形象地看,就是把资金作为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润滑剂”“融合剂”,增加供应链中各要素的流动性。更好推动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发展,不但有利于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确保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而且也会助力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对打赢风险防控攻坚战大有裨益。

我国供应链金融迅速发展。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平台型企业、服务业企业等根据自身条件各自发展,逐步呈现出多个层级各自突破、多种路径各自演进的特点。不同行业的企业经過多年来各自的发展实践,已经出现了较为明确的共同诉求,已经到了谋求打破行业和地域的壁垒、进一步深化机制改革、促进跨行业深度融合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企业运用供应链金融的痛点难点,总结供应链金融更好输血实体经济的现实路径,实为必要。

一、供应链金融发展概述

对于供应链金融这一概念,大体的定义是:以核心客户为依托,以真实贸易背景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第三方监管等专业手段封闭资金流或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一概念也可以理解为围绕某家核心企业将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从原材料到生产再到销售全部流程的统一,促使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的高效传递和运转。

可以说,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一定程度解决了传统供应链的痛点。对中小企业来说,供应链金融模式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融资平台与高效率的运营平台;对于大型企业、跨国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降低了整体的供应链成本,并整合出新的增长点;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来讲,供应链金融为它们拓宽了增加收入的通道。全球化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既是一种商业融资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流程模式。

总体来看,供应链金融有如下基本特点:现代化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基本理念;大数据对客户企业的整体评价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前提;闭合式资金运作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刚性要求;构建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是供应链金融的必要手段;企业、渠道和供应链,特别是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流动性较差资产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针对目标。

当前,世界范围内供应链金融发展方兴未艾。供应链金融已成为国际性银行流动资金贷款领域最重要的一个业务增长点。所有的国际性银行都意识到了供应链金融的强烈需求,供应链金融直接或间接助力了许多行业的发展。在西方大的金融机构中,供应链金融正越来越依靠电子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操作和维护。

我国供应链金融起源于深圳发展银行,2006年,深圳发展银行率先正式推出“供应链金融”品牌。伴随着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成功开展,供应链金融吸引了很多同行介入。不少中小型商业银行也推出自己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进入2017年,我国的供应链金融发展驶上了快车道。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行业龙头、B2B平台、供应链公司、物流企业、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金融科技、信息化服务商等都纷纷往供应链金融的概念里扎堆,供应链金融的规模不断扩大。有数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产值将会达到约15万亿元。

我国供应链金融加快发展,有赖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政策层面推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2017年3月30日,《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之后又出台多个利好政策。其次是技术革命的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金融科技的运用将彻底改变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及服务结构。再次是金融转型的推动。目前银行对公业务急需转型,供应链金融成为渗透中小企业及交易银行新的抓手。大银行在迅速改变业务模式,而中小型银行及各家非银金融机构也纷纷涌入。第四是产业升级的推动。第三方物流、新零售等产业和商业模式迅速升级,全新的供应链体系开始出现,更多资本加入到这一进程。

二、供应链金融更好发展面临现实挑战

不同机构和企业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解和认识不一致、不明晰。在我国,供应链金融及其相关业务尚属新生事物。对于不少企业来说,是先做了相关业务、涉足了相关领域,而后才认识和了解了供应链金融。即便国际供应链金融发展如火如荼,但国内不少企业对这一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千差万别,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探索实践也千差万别,理解和相关标准的不统一,也在客观上形成企业间壁垒,不利于供应链金融在更大范围、更高层级健康发展。

细分领域和行业门槛较高。不同链条分属于不同行业,细分行业间的差异较大、鸿沟较深,这就造成不同细分行业之间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较难实现顺畅联通。通常表现为,在一个细分行业取得的经验、形成的机制,很难直接应用于另一个细分行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供应链金融人才资源的积累相对困难。

中小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弱、发展空间小、人才资源少,做好供应链金融需要突破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颇多。加强对小微企业、地方性企业的服务,是包括城商行在内的小银行、小金融公司的决策选择,但由于其自身情况,其通过供应链金融输血实体经济的效果依然有限。一方面,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结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操性,金融机构对此少有相关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供应链信息认可、对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做好供应链金融的团队配置等相关机制远未完善。

传统信贷方式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融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技术深入改变传统领域,各类实体公司的融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随机化、非标准化,尤其是小微企业、专业化企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相关企业等,以传统的信贷方式很难满足市场中的实际需求。同时,一些传统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不仅需要不同层级、不同服务范围的金融机构的有力支持,而且需要各种金融机构通过灵活手段进行联动支持。这对供应链金融更好发挥作用形成了挑战。

不同领域的企业之间缺乏互信和融通,难以形成合力。服务小微企业的中小银行面临人力不充足、专业不对口、信息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一些致力于为实体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公司兴起。他们能够在较为细分和专业的领域,深入了解相关企业的发展情况,做好信用评估、发展评估等工作。但是,这种服务业企业同样很难与金融机构达成深度合作,相互之间的互信尚未建立,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凸显。由于各种壁垒的存在,缺乏对接和融通的顺畅渠道和有效方式,相关服务业企业甚至通过自身向银行借贷,再转手通过供应链输血小微企业,这类企业也因此面臨风险。

链条各环节“抱团发展”需求强烈,但缺乏相应的体制机制条件。多位城商行负责人都认为,中小银行有相似的业务基础、转型需求,也都有各自的专长领域、发展特色。比如,有的银行深耕科技金融,有的则在新零售领域有坚实基础,迫切需要相互之间展开更为广泛的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同时,供应链上的实体企业也迫切需要与金融机构“抱团发展”。有实体企业就表示,企业与金融机构联合在一起,就能很好解决资金、信息化以及人才方面的发展瓶颈,进而明确提出希望实现抱团经营、信息共享、资源共同配置。

存在“只有大企业才能做供应链金融”的认识误区。调研发现,谈到供应链金融实践,很多中小企业认为自己不具备做供应链金融的基础或者实力。实际上,每一家企业都在一条或者若干条供应链上,是供应链的一个节点,也都处于以自身为核心的供应链上,这个链条可长可短、可处于中高端也可处于低端。应该看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单体转向整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提升以自身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的质量和效益,就是在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中小企业亦可在以自己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中尝试供应链金融相关业务,做活“小节点”,提升整个链条的竞争力。

行业发展缺乏社会支持。尽管我国征信行业发展迅速,但权威而完善的企业级大数据平台依然缺位,企业间的数据壁垒较高,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由此也会引发风险控制难度高等一系列问题。应该看到,任何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领域的配套和支持,加强供应链金融与其他领域的协同发展,增强社会对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和配套程度,是下一阶段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应对挑战的对策建议

一是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金融机构与相关领域的信息流通与业务融合。从实际情况看,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开展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加强与擅长供应链管理的服务平台、服务机构的分工合作,是一个较为可行的办法。也就是说,由银行来做资金的提供方,由服务型企业特别是供应链服务平台的企业来做相应的调查、评估等配套服务。对此,要创新体制机制,使其积极适应市场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增强与相关服务业企业的互信与合作,解决好真实信息在金融机构机制外围打转的问题,同时要注意确保交易背景信息的真实性问题。

二是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考虑将真实的交易信息作为评估实体企业的重要内容。应该看到,随着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不断出现,众多“轻资产”企业出现。这类企业难以找到可抵押物,但相关交易却真实存在,可考虑搜集相关交易信息作为评估企业信用的部分依据。比如,一些物流企业是物流方案的提供方,并不实际完成运输业务,而是将运输业务按照线路分包给各个方面实体的运输公司专线和车队,形成物流链条。对此,可考虑通过公路运输车辆的轨迹、订单信息、收货信息等一系列信息,还原出中小企业的真实贸易,以此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提供金融支持。同时加强合作互信、创新体制机制,为接纳非传统的真实信息提供条件,亦要注意防控金融风险。

三是推动新一代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消除信息不对称。围绕金融领域风险控制这一核心问题,较为关键的节点就是“信息不对称”,以及针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交易成本高企。在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供应链金融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运用科技手段解决传统难题的成功实践。下一阶段,还需更好借科技进步的东风,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推动信息搜集便利化,搭建真实有效的“信息池”,以信息化建设完善企业信用系统,将海量信息分类有序收纳、切实降低交易成本,解决好当前困扰实体经济发展、中小微企业遭遇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四是消除各种壁垒,积极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随着供应链金融迅猛发展,不同行业的企业大都遇到各自发展的“天花板”。不论是金融机构,还是实体企业或者服务企业,都面临相关业务开展在行业、地域等方面遭遇的“限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亟待进一步打通。在此背景下,积极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供应链上的各类企业解决各种需求,势在必行。长远来看,或是在更高层面上建立一个更大的平台,或是打破壁垒,将不同类型企业的各自现有平台有效连接起来,都是未来可考虑的发展方向,也都能较好地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一体化、同步的流通,更好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五是加大供应链人才队伍建设,为供应链金融多点开花、多元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应着眼把握金融业发展的脉搏,紧跟金融业新模式新业态等发展趋势,尤其是要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建议金融机构设立专门的供应链金融部门,推动供应链金融更好为实体企业输血,更好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作者单位:经济日报社、环球时报社)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金融大海啸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