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思创融合教育的“出发点、混淆点、发力点”

2019-06-20 08:27韩晓昌
中文信息 2019年7期
关键词:发力点出发点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需要相互融合、需要做到协同育人,如何理解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实现思创的深度融合,如何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作用,成为思创融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从“理解思创融合的出发点”,“澄清思创融合的混淆点”,“认真把握思创融合的发力点”等三个方面,对思创融合的重要性、辩证性和实践性进行系统思考。

关键词:思创融合 出发点 混淆点 发力点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7-0-01

教育部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1]落实教育部的要求,推动思创深度融合,必须首先弄清二者的关系,克服认识上的误区,在二者融合点做文章、下功夫,真正将思创融合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针对这一命题,笔者在立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密切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认真调研,简要梳理如下观点:

一、深刻理解思创融合的出发点

弄清出发点,是深刻理解思创融合内涵的钥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党的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可以说,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教育的阶级性政治性,明确了我们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实现思创融合的出发点,就是培养什么样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首要问题。深刻理解和把握思创融合的出发点,对于我们坚定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方向,校正存在的认识偏差,明确思创融合的发力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澄清思创融合的混淆点

实现思创的深度融合,必须准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澄清二者关系上的混淆点,纠正思创融合过程中的错误倾向,在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实现思创之间的真正融合。目前,在二者的关系存在的混淆点,即认识误区,主要有三个:

误区一:思创之间的关联度不高。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同属大学教育范畴,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教育课程,关联度不高。但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从教育目的上看,二者是目标一致。二者都是实施“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都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任务;从内容上看,二者是相互包含。创新创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价值引领的功能,以鲜明的政治导向引领“双创”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创新创业价值观;从作用上看,二者互相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有效手段。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辩证的方法、实践的观点,密切联系时代特征与需求,强化思想引领,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正确的方法论指导和政策导向,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新思维、技能培训、教学方法,对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同时,一大批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又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了思政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为学生所喜闻乐道。因此,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不是没有关系,而是关系密切,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教育内涵的拓展。

误区二:思创融合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有人认为,思创融合从理论上讲没问题,符合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要求,在教学大纲里、教材中、课堂上都直观地体现出来;但从实践来看,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局限性,从表面上看,不是所有的创新创业项目都可以体现思创融合,有的项目可以融合,并切非常明显,如“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明确与扶贫政策挂钩,带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性和政策导向性,实现了思创的有机融合。但有的项目不能融合,或者不好融合,找不到融合的切入点,如自然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在表面上看,不存在着社会制度属性,也没有明确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因此,在实践中没法体现思创融合。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任何一个创新创业项目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可以实现融合的,因为任何一个创新创业项目,都是为人民服务,都在一定程度满足了社会的需求,都是党和政府倡导和鼓励的,都具有社会价值,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二者是可以融合的。

误区三:思创融合就是将二者内容合并,即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就可以同时做好思政教育,做好思政教育也可以同时做好创新创业教育。针对这种观点,笔者认为,融合不是合并,尽管二者在教育的目的上一致、在内容上包容、在作用上相互促进,但二者有着不同的内涵定义,在教育的内容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的核心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因此,不能简单地理解为 “讲了创新创业课等于上了思政理论课”、“讲了思政课就不需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二者不能相互代替。

三、认真把握思创融合的发力点

在明确思创融合的出发点,澄清了认识误区的基础上,推动双创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就有了发力点:

1.顺应时代潮流,以强有力的思政教育,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在新的科技革命的冲击下,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国家的前途命运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浪潮,面对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时代要求,面对国家对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國际国内形势,解读党的方针政策,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帮助学生制定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斗志,提升勇于创新创业的勇气,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动能支撑。

2.注重素质提升,以强有力的思政教育,铸就创新创业者的时代品质

创新创业突出一个“创”字,“创”的特点是与众不同,就是要走多数人不走的路、做多数人不做的事,创新创业尽管不走寻常路,但也不是天马行空,毫无轨迹,它们都要受客观条件与主观因素的影响,在无法改变客观条件的情况下,创新创业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创新创业者的主观因素,如思想品质、意志能力、处事方法,而这些因素与后天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创业技术技能的训练,而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品质。通过系统的思政教育与实践锻炼,能够使创新创业者具备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诚实守信的职业情操、遵纪守法的社会自觉、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这些构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品质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创业还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社会压力,考验的还有创新创业者的心理素质和心态,这些要素的养成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授与引导,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会辩证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三观”、守住职业的底线,最终养成创新创业的意识,塑造创新创业的品质。从另一个角度讲,创新创业就是一部很好的励志大片,是最好的思政课堂,它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艰辛中磨炼意志、成就梦想。

3.树立远大理想,以强有力的思政教育,将个人梦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征程,习近平指出,“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3]总书记的要求,为思创融合指明了方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创新创业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民族复兴的重任与个人的价值结合起来,让大学深刻理解自己肩上的重任,把民族复兴的大任记在心里、抓在手里、扛在肩上,创新创业的视野就会更宽、眼界就会更高、成就就会更大。思维决定格局,行动成就梦想,相反,哪些在在创新创业中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的人,往往因为急于求成、贪图小利,而导致半途而废。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实现思创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协同育人,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8号).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9(01).

[3]习近平.《致二一三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的贺信》(2013年11月8日),《人民日报》2013年11月9日.

作者簡介:韩晓昌(1968—),男,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发力点出发点
“双碳”目标下选煤厂设计之发力点
少先队工作视域下感恩教育的发力点
用笔的“发力点”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改“发力点”
抓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五个发力点
均衡性原则司法适用解读及适用路径的精致化构造——以四个案例为出发点
以“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出发点的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
以学生培养为出发点的数学教学研究
荣辉:以未来的交通环境为出发点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