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汉代高压锅”

2019-06-22 01:10李雅雯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7期

李雅雯

摘 要:文章以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熊足铜鼎为研究对象,试图延伸出汉代的饮食器具、饮食文化以及图腾崇拜,进一步深入研究汉代社会在经济、文化等层面的丰富内容。

关键词:熊足铜鼎;“汉代高压锅”;熊形崇拜

公元前202年,因推翻强大的秦王朝而被封为汉王的刘邦,在楚汉之争中获得胜利而后称帝,建立汉朝。之后,经过“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孝宣中兴”,西汉王朝的国力达到了极盛,成为继秦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较强盛的朝代之一。当然,汉王朝的实力不仅仅体现在政治、军事等国家层面的强盛,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习俗、器物等个人层面同样映射着它的繁荣。

1 不可思议的饮食器具

1968年,在河北保定陵山满城汉墓中出土了大量与饮食、烹饪有关的器物,如鼎、釜、镬等炊器,壶、杯、罍等酒器等,不仅造型精美,制作精良,而且设计科学。其中有一件构思巧妙、匪夷所思的熊足铜鼎,被称为“古代的高压锅”。

熊足铜鼎通高18.1厘米,口径17.2厘米,腹径20厘米,出土于满城汉墓1号墓(即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铜鼎器身呈椭圆球形,鼎的三足为小熊。小熊为蹲立状,双眼圆睁,咧嘴微笑,模样十分娇憨可爱。鼎腹两侧各附一长方形竖耳,鼎耳上各有一只伏卧的兽。鼎耳穿轴,轴穿过伏兽的臀部,使它可以绕轴翻转。鼎盖像一只倒扣的钵,顶盖微鼓,上面等间距地环立四个小兽。合盖前,先将鼎耳上的小兽掀开;合盖后,将它翻过来扣在盖上,再旋动鼎盖,使伏兽的背正卡在立兽颔下,鼎盖随之被闭锁起来,与现代高压锅极为类似!

我们知道在正常大气压下,用普通的锅烧水,只能烧到水的沸点,即100摄氏度,然后即使再加热,水的温度也不会高出沸点。高压锅就是做到空间密闭,使锅里面的水加热被烧开后产生蒸汽,尔后继续加热,由于密闭空间内的蒸汽不断增多,锅内压力便会逐渐升高。根据气压和水的沸点成正比的原理可知,锅内水的沸点会随着锅内的压力不断升高,那么温度也随之上升,就可以轻松超过100摄氏度了。这样就可以利用高温、高压达到快速烹制食物或消毒灭菌的目的。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凭借聪明才智和丰富的创造力,设计出的这种闭锁结构类似于现代的高压锅,设计之科学、构思之精巧,着实令人赞叹。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铜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铜鼎最早是用于炖煮和盛放肉类的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和锅盖一样,鼎盖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锅内物质的温度,防止锅内物质因受热等因素引起液体飞溅、蒸汽外溢,可以使饭菜热得更快,味道也更鲜美。但是,像熊足铜鼎这样通过奇巧的设计,使鼎盖与鼎身严密闭锁在一起的并不多见。刘胜墓中仅出土3件鼎,其中熊足铜鼎制作讲究,武帝以后的墓中甚少见到,有专家推测可能此时的鼎仍是祭祀用具,主要用于供奉祭祀,并不用于真正的烹煮使用。

2 高度发达的饮食文化

器物的讲究反映的是文化的重视。饮食是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可以说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尺。

首先,汉代对于所吃食物的要求非常高。据《盐铁论·散不足》记述,“今民间酒食,殽旅重叠,燔炙满案,臑鳖脍鲤,麑卵鹑鷃橙枸,鲐鳢醢醯,众物杂味”,讲的就是西汉时期民间食宴的盛况。美味摆满食案,有炖熟的甲鱼、细切的鱼片、珍贵的鹿胎,还有鸡蛋、鹤鹑、香橙、肉酱等,水陆俱备,充分显示了当时社会饮食生活的丰富。

其次,汉代对烹饪过程也要求甚严。《论语·乡党》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虽然描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食要求,但汉代对食物的加工要求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如果烹饪不当,便不会食用。此外,还可通过大量汉代画像石一窥汉代饮食文化的风俗民情,其中的内容真实地反映了汉代的食物构成、食品加工、烹饪技法、饮食制度等,可谓繁华富丽、奢侈讲究。

西汉中期以后,国家强盛,饮食已达到物丰味美的程度,富裕人家尤为奢侈。“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他们口味几近刁钻,偏爱吃嫩菜幼兽,于是便有人撒网设陷,围捕宰杀幼禽。还有人整日饮酒无度,以至于当时有诗曾写到,城里开设的酒铺多得像江河一样。就连所用器具也极尽奢华,酒具都要选择高贵的金杯、银杯、玉杯,足显其豪华奢侈。

因此,在连百姓都认为“堪比天大”的饮食方面,王朝的统治者们更是讲究精益求精了,“甘肥饮美,殚天下之味”。据史料记载,汉代皇帝拥有庞大的饮食服务管理体系,除了专门管理不同门类食物的官吏之外,还有大量奢华富丽的饮食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设计出如此不可思议的熊足铜鼎了。

3 源远流长的熊形崇拜

如此精巧复杂的设计之中,除了具备相扣功能的六只小兽之外,鼎足负重托举的熊也尤为引人注目。汉代造型艺术中的动物形象相当丰富,面对多样易变的各种动物形象,恐怕较难理解的就是熊的意义内涵了。

图腾崇拜自原始部落时期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延续了数千年,是原始社会最早的宗教信仰之一。史书记载:黄帝,初居有熊,号“有熊氏”。可以说自此华夏民族就与熊结下了不解之缘。至鲸至禹,又开始出现人变熊的神话。《国语·晋语》中载:“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楚辞·天问》中说:“禹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这些记载都说明“熊”与黄帝及其后夏人的密切关系,应当是黄帝系部族中一种威望很高的动物图腾。

而熊的崇拜发展到汉代达到了高峰期,体现在许多汉代墓葬中的壁画、砖石上,甚至随葬品,如鼎、敦、灯上也都有熊的形象。究其原因,要追溯到楚文化对汉朝的深远影响。楚人的图腾尤其崇熊,许多楚王的名号都冠之以熊。荆楚自穴熊至考烈王熊元止,共四十六主,其中以熊为名的就有二十九位。另外,《左传》中载有楚成王被困要吃熊蹯而死的故事,也可一窥楚人的熊图腾意识。

此外,人们在祭祀时也常借助熊皮来驱除邪恶。不少学者认为傩戏中除恶驱鬼的方相氏很可能也是熊的化身,一些画像石中就把熊刻画为黄金四目的方相氏形象。汉代普遍流行升仙思想,以汉武帝为例,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方术。欲升仙必先驱鬼,加之汉代厚葬风气的盛行,导致了中国上古神话在这个时期的蓬勃发展和高度繁荣。这种情况之下,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熊”神话就大量涌现在琳琅满目的造型艺术之中。

汉代人生活空间的每一个角落都飘散着智慧的气息。在这个神秘、浪漫的年代,他们用无敌的智慧创造出了大量充满科技含量的精美工具,用非凡的才智缔造出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汉代器物,成就了中国在这一时期的高度繁荣。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上、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2]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胡金华.河北考古大发现:石破天惊:满城汉墓[M].石家庄:花山文藝出版社,2007.

[4]王强.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5]河北省博物馆.满城陵山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6]河北省博物馆.中山靖王与满城汉墓[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李雅雯(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MBA硕士,就职于河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