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的相关问题研究

2019-06-22 01:10孔俊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7期
关键词:鉴定文物特点

摘 要:文物作为历史发展进程中留存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物品,是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完美结合的产物,也是人类发展史中重要价值的体现。文章主要以文物鉴定市场现状为出发点,就安徽亳州文物鉴定情况,对现今文物鉴定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文物鉴定的秩序,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体系。

关键词:文物;鉴定;技术;特点

文物是人类发展历史上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的物品的统称。文物鉴定从本质上来说是属于非客观的社会活动。在文物鉴定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鉴定方式进行有效的鉴定。目前一直都存在两种鉴定方式的争论:一种是利用多年的鉴定经验来进行“肉眼”鉴别;另一种是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物质分析,进而得出文物的鉴定结果。两种鉴定方式各有优缺点。文物鉴定既是对文物的真伪进行辨别,同时也是对其具体年份、特征等进行鉴别。高度重视文物的鉴定工作是对每一个文物保护工作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1 文物鉴定市场现状

文物鉴定要求鉴定者必须具有极强的专业知识,对文物有非常准确的辨别能力。目前社会上的很多专家、学者过分看重利益,忽视对职业操守的遵守,导致很多文物鉴定结果和文物实际的价值不相符,搅乱市场。因为利益的驱使,有些人员的行为违背了事实,导致文物鉴定结果缺乏客观性。当前文物鉴定的费用约占文物价值的1/10,文物的价值越高,相对应收取的鉴定费用也就越多。甚至存在很多不法分子和鉴定机构、组织勾结,赚取利润,蒙蔽和欺诈消费者。

2 文物鉴定的方法

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遗留,愈来愈多的人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文物的内涵随着人们的重新定义和发现不断深化、扩展。文物的鉴定方式有很多,目前常用的两种方式是按照时间进行辨别的传统鉴定方式和利用现代技术鉴定。两个鉴别方式各有优缺点,整个文物鉴定领域中的专家们对这两种鉴定方式也是秉持不一致的态度。

2.1 人工鉴定技术

传统的鉴定方式主要是通过感官上的判断,依据鉴定者个人多年的文物鉴定经验。在文物鉴定的前期首先对文物进行用途上的假设、预判和归类,在判定过程中主要通过手、眼以及直觉进行简单的检验。在后期就需要鉴定者将所有的感官判断与多年鉴定经验相结合,进而判断文物产生的时间、现今的价值和真伪。

2.2 设备检测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文物鉴定过程中可利用的技术也愈来愈先进。对于文物的鉴定而言,科学技术的使用可以说是还原古人生活情境的有利工具。科学的文物鉴定手段主要是依靠对文物成分的分析,继而判断出文物产生的年代。在很多传统鉴定方式无法进行直接感知和判断的情况下,现代技术和设备的鉴定方式完美的补全了这一缺陷。在实际应用中所采纳技术有很多,如电子探针法、放射性碳素测定法等。

3 文物鉴定的规范化措施

现今科技的发展日趋成熟,文物鉴定的应用和推广工作也在加紧步伐的开展中。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场中的文物鉴定行为更加趋于规范化。

3.1 创建立体化模型

立体化的模型本质上就是对先进技术——三维成像的合理化应用。主要的作用过程就是通过对图像、测绘以及还原方面的结合统一进行的三维数字化的电子模型创建。在文物鉴定的过程中,可以将残缺的文物进行系统设备的扫描进而实现文物的补全和还原工作。将获取到的文物的电子模型进行合理的推测。这一技术主要可以应用在后期的文物修复以及推测其用途上、辨别其真伪方面。使用这一技术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传统的鉴定技术进行结合。无论是从专业学者的理论基础上,还是相关文献数据的借鉴上都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型技术。

3.2 创建文物鉴定系统和平台

现今互联网的应用在文物鉴定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物鉴定是一项要求具有非常丰富鉴定经验或是在文物领域非常权威的专家学者从事的工作。文物鉴定过程中,要将所有权威专家的鉴定意见进行统一的集合是非常不易的。要实现这一点,要拥有雄厚的经济条件,这一条件制约着很多人。而互联网本身就是开放性的平台,如何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属性进行具有权威、专业的文物鉴定成为了所有人在思考的问题。

通过互联网建立统一、通用的系统,供给所有人进行查阅。不同地域以及国家之间可以通过传输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进行远程鉴定。鉴定后再经过专业专家、学者的集思广益,客观地评定文物的真伪,最大程度地保证鉴定结果的公平、公开、公正。互联网中大数据时代的检索,在对于资料、文献的查找、对比上也有着非常便捷的作用,有助于提升鉴定者鉴定文物的效率。

3.3 加强宣传文物保护意识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大众也愈来愈了解到文物本身的价值。文物保护意识的建立和增强工作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建立健全的互联网文物鉴定系统就是为了规范文物鉴定的标准和行为。利用现代化技术使文物鉴定更加科学、合理,这一目标是每一个文物鉴定者为之努力的内在动力。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讲座,宣传引导国民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维护市场平稳。

4 关于文物鉴定的其他注意问题

关于文物鉴定和考古之间一直存在一定争议。鉴定文物本身不等于考古,考古指的是一个专业的专家、学者进行社会活动的理论名称,其本身包含的范畴较广。考古的主要作用在对原始、未经破坏的遗迹进行鉴定和挖掘等行为。对于出土的物品来说,其本身就是真实存在的,无须进行前期的鉴定和辨别真伪,只需要对其用途和年代上进行判断。而文物鉴定是指对在市场上流通的物品进行细致的判别,究其本身的价值,大多存在很大争议。当前我国文物鉴定市场上对文物的鉴定主要依赖鉴定双方的道德品质和认知能力。鉴定专家在进行鉴定时,主要是将自身多年来积累的鉴定经验与道德良知融合,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模式是长期文物鉴定市场不规范所衍生出的模式,在鉴定过程中掺杂一定的主观因素,无法保证鉴定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因此要对这种鉴定模式不断改善和优化。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文物鉴定工作本身的制度愈来愈完善。文物鉴定由来已久,利用传统及现代的技术手段对文物进行生产和生活年代的大致推算,包括质地、真假以及用途的检测。文物鉴定在本质上讲是属于博物馆的管理范畴。我国文物鉴定市场上的混乱问题也随着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逐渐地走入正轨,通过落实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文物鉴定工作日趋完善,今后也将更加规范、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晓军.传统与现代融合 保护与传承并举 致力于打造包容开放创新时尚的博物馆[J].文物天地,2019(5):16-19.

[2]徐静,武婷婷.从方寸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论藏品保管工作社会服务功能的转型与提升[C]//传承与创新——地方性博物馆变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常州: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館专业委员会,省博物馆学会,市文广新局,2018:7.

[3]张江.构建我国文物艺术品物证鉴定技术体系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18-08-28(003).

[4]冯朝辉.清风如可托 终共白云飞——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以及日本的中国书画文物收藏[J].艺术品,2018(7):92-103.

[5]马珍珍.中国古代彩绘文物蛋白胶料气质联用鉴定技术的优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8.

[6]肖博,魏书亚,宋燕.应用热辅助甲基化—热裂解气相色谱技术(THM-Py-GC/MS)对壁画中蛋白质类胶结材料的分析鉴定[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8(1):70-76.【作者简介】孔俊麟(1981—),男,安徽涡阳人,助理馆员,大专,研究方向:文物鉴定与考古发掘。

猜你喜欢
鉴定文物特点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浅议检察机关司法会计鉴定的主要职责
青铜器鉴定与修复初探
八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鉴定与利用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