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意象与心境

2019-06-24 06:43徐景文
老年世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岳州滕子京境遇

徐景文

秋风萧瑟时,枯叶满地,有人惆怅,有人愉悦。我不禁想到了“景色”与“心境”到底是什么关系?

景色,一般是指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湖光山色、花草树木以及巧夺天工的楼堂庙宇、水乡园林等。心境,一般是指人的心情,既然是心情,必然有喜怒哀乐之分。探究景色与心境的关系,我们要从古人的诗词中找答案。

诗仙李白,浪迹天涯、求仙访道,写下众多流芳千古的绝美诗篇。他笔下的庐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看似写景,更是抒情。景色为诗人注入灵感,灵感为景色添彩。此时,心境与美景融为一体。

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被押解期间他饱受折磨,面对连绵起伏、变幻莫测、时隐时现的庐山,他写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时此刻,他见美景联想到自身境遇,蒙受不白之冤却没有迷茫、哀怨,反而悟出了其中缘由,流露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感悟。与豪放不羁的李白相比,苏轼笔下的庐山多了沧桑与凝重。

范仲淹曾身居宰相之位,后被贬为县令,已是悲愤至极。他赋闲来到岳州,见到了同样被贬的好友滕子京。滕子京到岳州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重建岳阳楼,便请范仲淹为岳阳楼写一篇记,范仲淹担心好友沉浸在失意中不能自拔,便借着洞庭湖早晚、阴晴时的景色变化,劝滕子京要学习先贤,不计较得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以博大的胸怀抒发了报效国家,为民分忧的政治理想。

洞庭湖与庐山的美景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白是赞美,苏轼是感悟人生,而范仲淹则站在了理想与信仰的高度。可见,人的修养、境遇不同,大自然的万千美景在心里也会生出不同的内涵。

通过以上三人对景色的不同感受,我们分析出“景色”与“心境”的关系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感受阶段,处于见景生情,单纯的因景色优美而心情愉悦。第二层是理性阶段,从景色中联想到人生境遇,悟出人生真谛。第三层是超脱阶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到“心外无物”。总之,积极乐观的心态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快乐。因此,要学会在生活中寻求快乐,让快乐陪伴自己的人生。

猜你喜欢
岳州滕子京境遇
Chapter 16 A sentimental request第16章 不情之请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境遇与对策
Chapter 16 A sentimental request第16章 不情之请
岳州扇技艺在标志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下政府治理面临的境遇与挑战
滕子京“欠条”建成岳阳楼
岳州扇制作技艺探析
远在江湖
“欺世盗名”岳阳楼
唐张说及其文人创作群岳州诗歌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