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活动标准化的调查与研究

2019-06-24 07:46钟楚阳吴楷文戚天昊
质量探索 2019年1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标准化

奚 瑜,钟楚阳,吴楷文,戚天昊,杨 睿,颜 鹰

(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杭州 310018)

1 引言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1]2017 年出台的《志愿服务条例》,对志愿服务从国家制度和法律法规层面进行了顶层设计与整体布局,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标志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进入了法制化运行阶段[2]。十九大报告也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态势,“微时代”背景之下,志愿服务公益平台(如志愿汇APP)迅速兴起并得到广泛使用。虽然如此,我国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志愿服务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和理顺,大学生志愿活动标准和有效的评估机制也有待建立完善。本文项目组以杭州市江干区为例,通过多方面多形式的调查分析,指出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志愿汇APP 在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改进大学生志愿活动形式、加强志愿活动统筹管理、保障志愿活动高效开展的方式方法,并对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标准化、制度化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2 调研基本情况

2.1 问卷调研

(1)问卷设计发放情况

为突破时空限制,更灵活及时地获取真实信息,项目组制作了相关问卷并在QQ、微信等社交软件上针对杭州市江干区的大学生进行发放。问卷从“大学生志愿活动情况”和“志愿汇APP 使用反馈”两个方面共设计9 道问题,以了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类型、形式及规范性等相关问题。本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04 份。

(2)问卷统计分析情况

通过调研发现,高频志愿活动类型主要有幼儿园或敬老院志愿活动、大型赛事活动志愿、医院图书馆志愿活动、社会公共设施维修志愿活动、引导介绍类型志愿活动等。由图1 可以看出:有54.4%的学生都做过幼儿园或敬老院等志愿服务,该领域志愿者扎堆的现象比较严重;除幼儿园或敬老院等志愿外,大学生志愿活动基本聚集在大型赛事活动志愿、医院图书馆志愿活动、引导介绍类型志愿活动,其比重都超过了30%;参加过社会公共设施维修整理类志愿活动的比重较少,项目组走访杭州志愿者协会时咨询得知,G20 峰会之前大学生的志愿类型主要是公共设施的整理维修、公共秩序的维护服务等,随着G20 峰会、世界游泳锦标赛等各种大型活动和赛事的出现,大学生的主要志愿类型转变为活动赛事志愿。

图1 大学生志愿活动类型及参与比例

由图2 可知,仅有9%的大学生是通过个人寻找的途径参加志愿活动,多达91%的都是参加集体组织的志愿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组织者组织的志愿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意愿,可能使志愿者出现懈怠心理,导致志愿服务出现效率低下、个人体验度低等现象。

图2 大学生志愿活动组织形式及占比

在前期的调查中,项目组发现敬老助幼型志愿扎堆服务、志愿服务存在虚假摆拍、志愿者被当作免费劳动力、志愿服务不具有公益性等问题频频出现。而在问卷调研中,上述问题被选取的比重都超过了30%(见图3),由此可以看出这些问题确实是普遍存在的。

图3 大学生志愿活动存在问题及占比

调查显示(见图4),大学生中仅有27% 对志愿汇APP 十分满意,而61% 比较满意但认为其仍需改进,12%不太满意并表示其急需改进。可见,志愿汇APP 确实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用户体验有待提高。

图4 大学生对志愿汇APP 使用满意度情况

2.2 实地调查情况

项目组实地走访了杭州市江干区的高校志愿服务基地、志愿者管理单位、社会公益组织三种类型的志愿活动主办单位。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志愿活动相关规范要求,以其中较为全面的滴水公益为例:滴水公益招收志愿者方式为自己报名和调配两种,要成为正式的志愿者,前期必须已经参加过培训并且有至少五次活动经验,培训内容包括机构背景、理念、对志愿者的期待和要求、行为规范、活动内容、主题设置、任务等。成为志愿者后的一年内至少参加三次活动才可保留身份。每个区域都有指定负责人与志愿者进行个性化的沟通。滴水公益还设有高校联盟,他们会把公益活动划分给各个高校,一般是点对点固定模式,活动整个周期都由同一个团队完成。

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组织都没有制定志愿活动评估标准。也就是说,志愿者是否高质量地完成了志愿活动,或达到了一定的要求,都不会反馈到志愿者个人身上。评估标准的缺失,导致志愿者缺乏监督和激励,造成了部分志愿者的懈怠,这也是部分志愿活动效率和质量低下的一定原因。

3 标准化总体情况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对志愿服务基地的走访,项目组从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发展特点、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标准化意识、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标准化水平、大学生志愿者基本权利保障标准化情况等角度出发,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总体标准化情况进行阐述。

3.1 大学生志愿活动发展特点

目前,我国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方兴未艾,发展十分迅速,且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志愿活动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其主体、组织形式的特殊性,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存在虚假性、目的性、非公益性,例如:刷时长达成学校标准;敬老院、幼儿园等地扎堆服务;各种公司将志愿者当成免费劳动力;部分活动并不具有公益性质;企业盈利性项目找高校志愿者等问题。

3.2 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标准化意识

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壮大,高校和机构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标准化的意识也有所提高,基本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规定,包括大学生志愿者仪容与着装、大学生志愿者行为与举止、大学生志愿服务基本要求等方面,即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志愿者本身的要求。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做志愿活动或是出于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或是通过实践锻炼自身能力与素质,总是有一定的自我考虑。为了均衡自身利益与组织的利益,绝大多数大学生志愿者都能自觉遵守所属志愿者组织的基本规范。

3.3 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标准化水平

据调查了解,除赛事志愿标准外,目前缺少权威的志愿活动相关标准。单从杭州来看,各地实施方法不统一,管理考核指标不一致,区间差异化较大。在大学生志愿活动领域内,各志愿活动组织(如滴水公益,各大学的志愿者大队及杭志协)内部的标准严格程度不一,致使各单位志愿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3.4 大学生志愿者基本权利保障标准化情况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目前权益保障不够有力、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为鼓励和规范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志愿服务事业而公布的《志愿服务条例》填补了我国志愿服务领域在国家层面的立法空白。《志愿服务条例》确认了对于志愿者权益的法律保障,指出志愿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选择权、对志愿服务活动相关信息的知情权、安全保障权等等。为了给予志愿者安全保障,志愿服务组织在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会发生人身安全问题的志愿活动前,应当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4 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分析,项目组认为当前在杭大学生志愿活动标准化主要存在以下两类问题。

(1)虚假摆拍等不真实的志愿活动

在对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活动调研过程中,发现志愿活动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参与者的目的可能不纯。志愿汇APP 作为媒介,对内容的审核不严格,签到限制也不够严谨,难以确保活动的真实性,且签到签退都是由管理人员负责,工作量大,可能存在审核不仔细等问题。在部分志愿活动中,还出现了大学生虚假摆拍的情况。

(2)简单志愿扎堆服务

随着国家对志愿服务越来越重视,当前志愿活动需求很大,但志愿服务水平不高。节假日期间校外的较为有趣、有新鲜感的活动比较抢手,校内或者有课程冲突的志愿活动则报名的人数较少。在部分对志愿者要求高的活动上报名人数明显不足,而在相当多的工作量小、要求低的活动中却出现了扎堆报名的情况。

5 措施建议

5.1 于志愿活动组织

(1)应加强大学生志愿者标准体系建设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3]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对于本校志愿者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对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的蓄意摆拍、为得到志愿时长做志愿等不良行为缺乏监督和引导。有鉴于此,高校志愿者老师、各志愿者团队应加强大学生志愿者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志愿者行为规范教育,端正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意识,强化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从源头上提升志愿者素质,提高志愿活动质量。

(2)应提高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的专业性

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志愿者多数都缺乏专业指导和系统培训,尤其一些人数需求较少、规模较小的活动,志愿者甚至未经过任何培训便直接参加志愿活动。这导致了志愿服务工作不规范、不合格,志愿者态度散漫、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志愿服务水平。各高校志愿者团队应建立完整的志愿者培训机制,对参加志愿活动的每一个志愿者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的培训。

(3)应完善大学生志愿者后勤保障工作

由于志愿服务为非营利性质的行为,大学生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活动时产生的车费、餐费、设备等许多费用都需要自费处理。此外,部分志愿活动路途较远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对此,一些学校和服务对象在志愿期间却并未能提供相应的物资支持及安全保障,导致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对这些志愿活动存在消极心理。建议高校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志愿者后勤保障体系,对志愿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为志愿者提供经费补贴及集体活动的专车接送等。

5.2 于志愿汇APP

(1)应建立完整的志愿活动轨迹图

志愿汇APP 对志愿活动的管理,目前仅仅限定了签到和签退范围,即只对开始志愿活动和结束志愿活动的范围作出了规定,而对需要真正关注的志愿过程却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现。因此,建议志愿汇APP 能够在不侵犯个人隐私、征得志愿者同意的前提下,增加志愿活动轨迹图。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的从签到直至签退这一期间的行走轨迹都将反映在志愿汇APP 上,以便志愿组织在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志愿活动真实性的同时,存优去劣,健全表彰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2)应建立健全的评测体系

在对志愿汇APP 使用情况的调研中发现,只有参与志愿活动的志愿者才能对志愿活动进行评价和提出疑问。项目组认为,其他公众有权利进入志愿系统,发布他们所观察到的相关志愿活动的真实情况,并对不规范的行为或违反志愿准则的行为加以提醒乃至警告。志愿汇APP 可建立志愿者黑名单和白名单制度,每个参与活动的志愿者都应该有相应的志愿者分数,每次志愿活动结束后评测分数,优秀者加分,反之扣分。志愿汇APP 得分也可与支付宝蚂蚁信用挂钩,以提高大学生对志愿分数的重视度。对于分数过低的志愿者应将其列入志愿者黑名单,对于志愿分数较高的可列入志愿者白名单,并在一定周期内更新名单,以此激励志愿者积极正确地参加志愿活动,并警醒志愿服务工作不规范、不合格的志愿者。

6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中国青年志愿者,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要努力做志愿服务事业的引领者。为此,本文项目组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考察、深入访谈等方法,在杭州市江干区对大学生志愿活动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志愿活动存在虚假不真实、扎堆浪费资源及志愿活动判定不规范等问题现状,并有针对性地对志愿活动组织提出了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专业技能培训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建议,对志愿汇APP 提出了建立志愿活动轨迹图和全面评测体系的建议。项目组真诚希望此次调研活动能促进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规范和完善,为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标准化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标准化简述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