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靖县萤火虫资源及保育初步研究*

2019-06-24 06:21邱两庆徐奇涵
福建林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土楼栖息地生境

邱两庆,徐奇涵

(1.南靖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福建南靖363600;2.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萤火虫在分类上属昆虫纲鞘翅目萤科,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身体腹部有特化的发光器。世界上已知有2000 余种,我国已知有100 余种[1]。萤火虫在夜晚可以发出美丽的闪光,是著名的观赏昆虫;萤火虫生活在潮湿、洁净的环境中,对各种污染非常敏感,是重要的生态指标生物。近年来,生态旅游兴起,萤火虫因其奇特的发光特性、对生态环境的指示作用而备受世人热捧。世界各地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发萤火虫生态旅游点,如马来西亚的哥打丁宜萤火虫公园(Kota Tinggi Firefly Park),新西兰怀卡托的怀托摩萤火虫洞(Waitomo Cave),我国台湾的阳明山国家公园、台中市的东势林场等都是著名的赏萤地点。以萤火虫为主题的旅游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会给当地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南靖县地处福建省漳州市西北部,面积1962km2,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是全省首批国家生态县,拥有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福建土楼南靖国家森林公园,素有“树海”“竹洋”之称,森林覆盖率73.16%,林地绿化率98.3%,均居漳州市首位。南靖旅游资源独特,是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县,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 级旅游景区—福建土楼(南靖)景区[2]。自2014 年起,南靖土楼景区塔下村推出“萤火虫之旅”,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游客,众多媒体争先报道,“这个夏天,到南靖土楼看萤火虫”成为南靖旅游一张闪亮的名片。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南靖萤火虫资源,促进南靖萤火虫生态旅游建设,笔者从2017 年8月至2019 年7 月底,在南靖土楼景区、沿线景点及虎伯寮国家级保护区内对萤火虫进行采集调查,并详细记录每种萤火虫的生境、发生时间及其猎物。这些资料,可为南靖赏萤地点的开发、赏萤地萤火虫的保育与复育以及萤火虫景观构建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图1 南靖萤火虫采集点

1.1 采集方法

在南靖土楼景区、沿线景点及虎伯寮国家级保护区内选择11 处采集点(如图1),每个采集点每月采集一次。采集生境包括树林、竹林、草地、废弃农地、湿地、溪流等。采集时间从傍晚天黑开始,持续2 ~3h,基本 覆盖萤火虫活动高峰时间。成虫用捕虫网捕捉,装入塑料瓶内带回研究;幼虫用镊子从其隐藏处采获,投入装有95%酒精的瓶子内保存。

1.2 鉴定方法

根据Lawrence&Newton[3]萤科及亚科的分类系统以及Ballantyne&Lambkin[4]对熠萤亚科Luciolinae 的研究,参考萤科分类研究文献[1,5-9],依据萤科昆虫的形态学特征,对所有成虫标本及部分陆生终龄幼虫标本进行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靖萤火虫种类

在南靖共采集到萤科(Lampyridae)萤火虫有2 亚科7 属12 种[10],包括熠萤亚科(Luciolinae)的棘手萤属(Abscondita)3 种,水萤属(Aquatica)2 种,脉翅萤属(Curtos)3 种,突尾熠萤属(Pygoluciola)1 种;以及萤亚科(Lampyrinae)的短角窗萤属(Diaphanes)1 种,窗萤属(Pyrocoelia)1 种,栉角萤属(Vesta)1 种。其种类、生境、发生时间及其猎物见表1。

表1 南靖萤火虫种类、生境、发生时间及其猎物

在所有采集点中,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南靖土楼景区塔下村萤火虫最多,分别有10 种和6 种萤火虫之多。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萤火虫有边褐端黑萤、大端黑萤、端黑萤、黄缘水萤、黄头脉翅萤、暗褐脉翅萤、未知脉翅萤、穹宇萤、蓬萊短角窗萤、曲缘栉角萤10 种。塔下村萤火虫有边褐端黑萤、大端黑萤、端黑萤、黄缘水萤、黄头脉翅萤和暗褐脉翅萤6 种。

2.2 萤火虫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从采集记录看,萤火虫发生的种类和数量与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萤火虫有10 种,这得益于保护区内有较为复杂多样的栖息场所以及丰富的萤火虫幼虫的猎物。土楼景区塔下村萤火虫较多,是因为该地有清澈的溪流、废弃的水稻田、山丘杂木林及荒废的田野等多种供萤火虫栖息的生境。而南靖县书洋镇云水谣和船场镇大坪村等地萤火虫分别只采到3 种,前者为边褐端黑萤、端黑萤、黄头脉翅萤。后者为边褐端黑萤、大端黑萤、端黑萤,原因是采集地的生境过于单一。从每个采集地不同的采集生境看,只要在萤火虫的发生季节,每种生境都有相当数量的萤火虫。南靖萤科昆虫中,大端黑萤、端黑萤、边褐端黑萤、黄缘水萤、黄头脉翅萤、穹宇萤、台湾窗萤等发生普遍,种群数量都比较多。边褐端黑萤、大端黑萤、黄缘水萤、黄头脉翅萤、台湾窗萤等发生时间跨度较长,从4 月份到10 月份均可发生。

3 讨论与小结

根据调查,南靖土楼景区、沿线景点及国家级保护区多地萤火虫发生普遍。如云水谣景区,每年4—10 月份,在河边杂草地发现有边褐端黑萤、端黑萤、黄头脉翅萤等多种萤火虫在活动,种群庞大;与塔下村紧邻的书洋镇河坑土楼群周边,上述三种萤火虫也常见大量发生。又如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萤火虫种类更多,数量更大;更奇妙的是,这些萤火虫几乎都发生在保护区林缘道路旁边的空旷草地、湿地,在活动季节,漫天飞舞,十分壮观。在南靖山城镇凤翔废弃的田地,边褐端黑萤、大端黑萤、端黑萤、黄缘水萤、蓬萊短角窗萤和台湾窗萤等多种萤火虫陆续发生,活动时间可到11 月份。南靖各采集地丰富的萤火虫资源,彰显了首批国家生态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反映了南靖生态旅游建设的自然资源优势。

萤火虫种类众多,生态习性各异,可分为陆生种类、水生种类和半水生种类三类。对萤火虫的保育与复育,应根据不同生态类型的萤火虫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规划。

南靖发现的萤火虫,除黄缘水萤、雷氏萤和穹宇萤外,其它9 种皆为陆生类。在它们的栖息地里,枯枝落叶下的土地是萤火虫幼虫栖息、生活的地方,也是萤火虫幼虫的猎物(蚯蚓、蚂蚁或蜗牛)生活的场所,因此不可清除萤火虫栖息地中的残枝落叶。萤火虫成虫隐蔽和休息需要一个较为郁闭的植物场地,因此在萤火虫活动多的地方需要较大范围种植多层次的树木、灌木和花草,营造一个适合萤火虫繁衍生存地域。

黄缘水萤、雷氏萤是南靖常见的水生萤火虫,它们生存在静水或缓流淡水水域。复育与保育这些萤火虫,要求栖息地水质较好且呈弱碱性,水中食源螺类充足。同时,水域中水生植物丰富,层次分明。水生萤火虫的幼虫要爬上岸边化蛹,水岸坡度要在10 ~20°之间,附近水深不超过40cm[11]。由此对其生存水域可营造沼地环境,堤坡不要砌成石堤之类,不要使用任何水泥材料。

穹宇萤的幼虫仅见于树林中溪流或小瀑布处潮湿的石头上,属于半水生种类。在南靖虎伯寮自然保护区、鹅仙洞森林溪流处,成虫5—8 月晚上常群聚在溪流上方的树枝、树叶上发光。对其保育主要是做好栖息地的保护,维护森林生物多样性。

所有的萤火虫对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对农药化肥十分敏感,因此在其栖息地应该严禁喷洒农药、除草剂,对化肥也只能小范围少量应用,防止栖息地受到破坏和污染。

目前,整个南靖“萤火虫之旅”还仅仅停留在塔下村,而塔下村的“萤火虫之旅”还仅仅停留在单一的景观观赏。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南靖各地丰富的萤火虫资源,促进南靖形成以萤火虫观赏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值得进一步探讨。应在维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原萤火虫栖息地进行适宜性营建,修复受损生态环境,保护好萤火虫栖息地,使萤火虫自然繁殖,从而让南靖各旅游景区的赏萤景点萤火虫漫天飞舞的壮观景象处处可见。

猜你喜欢
土楼栖息地生境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BEAN SCENES
抵达栖息地
土楼夜景
永定客家土楼
走近永定土楼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不同生境中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与本地种接骨草的光合特性
泉州湾洛阳江口2种红树林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
走进福建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