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出版物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应对

2019-06-24 05:56吴湘华王超
现代出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模式风险管理意识

吴湘华 王超

摘要:高校出版物存在导向风险、法律风险、质量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和廉洁风险等五种风险类型。现行的高校出版物管理模式存在较大风险,不利于高校出版物质量和出版物竞争力的提升。高校出版物风险管理应建设高校出版物风险管理制度,提升高校出版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建立分散与统一办刊的风险管理模式,建立高校出版物阅评机制。

关键词:高校出版物;风险管理;制度;意识;模式

近年来,高校出版物依托高校品牌特色学科和优质的人才资源,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学术前沿成果和科研创新信息,成为高校学术成果得以固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扩大高校学术影响力的重要途径。①对于高校出版单位而言,出版物质量就是根基和生命。然而,出版节奏的加快、出版数量的急剧增多以及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都在影响着高校出版物的质量,高校出版物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如何识别、防范和化解高校出版物风险成为高校出版单位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出版物的风险类型

高校出版物主要指高校出版单位出版的各类出版物,主要包括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等。

高校出版物的传播力是十分强大的,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高校出版物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声誉和影响力。高校出版物主要存在五种风险类型,分别是导向风险、法律风险、质量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和廉洁风险等。②高校出版单位既不能躲避风险也不能忽视风险,只有科学合理地识别、防范和管理风险,提高出版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制定实施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形成风险管理模式,并建立完善的监查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将高校出版物质量风险降到最低。

二、高校出版物风险管理现存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出版单位普遍存在散、小、弱的特点,集约化程度不高,存在制度难落实、队伍难保障等风险,极大地限制了高校出版物的发展。同时,随着数字化出版方式的引进,高校出版物不仅包括报纸、图书和期刊,还包括可公开访问的网页、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的媒介,使得高校出版流程比以往复杂得多,很多不确定风险隐藏其中。

在传统高校出版单位分散的管理体制下,各个分散的高校出版单位基本承担了各自出版物的所有出版流程,除了承担组稿、审稿,还要负责出版、发行,又要管理服务器和网站。这种分散的管理模式没有将高校出版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用在刀刃上,存在诸多弊端。一是不利于高校出版物质量的提升,存在较大的质量风险隐患。高校出版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在分散的管理制度下,很难防范所有高校出版物的质量风险。二是不利于出版物竞争力的提升。有些编辑长年累月从事编校工作,没有把重点放在选题策划、组稿和审稿环节上,出版物难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有些编辑可能在选题策划、组稿、审稿方面是内行,但缺乏编校、出版、发行方面的能力,对营销手段和策略不了解,出版物难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高校出版物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通过分析高校出版物传统风险管理制度的弊端,笔者借鉴目前企业管理中比较成熟的风险管理方法,将其运用到高校出版物风险管理中,尝试建立一套适用于高校出版物的风险管理模式,对高校出版物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风险加以有效控制,帮助高校出版单位科学预测和规避出版物风险,为高校出版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建设高校出版物风险管理制度

高校出版物的出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市场调研、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印刷、出版和发行等多个环节,凝聚着不同部門的辛勤劳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风险都会对高校出版物的预期效益产生影响。因此,对高校出版物进行风险管理需要加强出版管理制度建设,这就要求高校出版单位的领导层从观念上转变对出版物风险管理的认识,将风险管理和出版单位的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一整套对出版物风险进行预防和调控的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风险职责,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奖罚制度。

高校出版物的风险管理,是指对可能影响高校出版物质量、增加高校出版物成本、导致出版延期或出版失败的因素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的过程。高校出版物风险管理实质上是高校出版单位在出版流程中对出版物实施系统、动态、全面的监控,从而对出版流程中各种不确定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③风险管理不仅包括对出版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还包括对出版流程的每个阶段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最终形成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高校出版物风险管理可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三个方面。

风险识别是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系统地分析各种引发风险的潜在因素,了解高校出版物面临的风险类型,为进一步管理风险提供相关依据。其主要方法包括专家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图表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等。风险识别是整个高校出版物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风险识别可以帮助高校出版单位了解出版物风险的性质、成因和后果,只有准确识别风险的类型、成因和影响,才能为出版物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管理行为明确方向,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方案。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潜在风险的预计、度量和估测。风险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大数定律、概率分析、类推原理等方法,使高校出版管理者了解潜在的出版风险如何影响高校出版单位目标的实现。高校出版物的风险评估既可以针对某个具体出版环节,也可以针对某个具体风险。

风险应对是实施高校出版物风险管理的重要步骤,即根据风险的性质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保证识别出的风险得到有效的处理,把出版物风险控制在高校出版单位的风险容量之内。其具体方法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承受和风险分担等。

2.提升高校出版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

高校出版物出版从业人员是高校出版工作的组织者和把关人,肩负着始终坚持高校出版工作的正确方向、进一步明确高校出版工作的功能定位、牢牢把握高校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等重大使命。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出版工作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

高校出版从业人员理应全面负责高校出版物的质量,增强抵御政治风险的能力和意识,时刻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高校出版单位可以通过学习培训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和考核机制,使出版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业务水平,养成敏锐的经济意识,使高校出版物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不断扩大高校的文化影响力。④总而言之,高校出版单位要把风险意识深深植入高校出版从业人员的头脑中,使之成为职业本能,从而使高校出版从业人员能及时识别风险、认真对待风险,把高校出版物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3.建立分散与统一办刊的风险管理模式

2015年,教育部和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提出探索建立高校期刊编辑部分散组稿审稿、出版企业统一出版发行的运营模式。即高校多个期刊编辑部进行独立的组稿和审稿,录用的稿件由高校出版单位进行统一出版和发行。⑤

目前,国内高校的学术期刊编辑部承担了组稿、审稿、出版、发行等所有的出版工作,同时还要保持与作者、外审专家、读者之间的沟通,处理与期刊数据库出版商的合作和沟通等事宜。这种模式没有将高校期刊编辑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到刀刃上,不利于高校学术期刊内容质量和影响力的提升。因此,须实行高校期刊编辑部分散组稿审稿、高校出版单位统一出版发行的运营模式,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提高高校学术期刊的竞争力。这种学术期刊的运营模式也是现在国外普遍采用的办刊模式。

然而,高校出版物质量不是简单的各环节质量的累加,还取决于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目标协同程度。高校学术出版物的组稿审稿和出版发行分离会给出版物质量留下隐患。⑥质量风险的防控需要高校出版单位在落实已有的高校出版物质量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组稿审稿和出版发行分离情况下的学术出版物质量风险防控制度,如提高组稿审稿编辑的准入门槛、建立部门业务研讨制度、制定组稿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等。同时,必须坚持学术出版物编辑部组稿和审稿权的独立性不受高校出版单位的干扰,而高校出版单位在统一出版发行管理中又能对出版物质量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4.建立高校出版物阅评机制

为了对高校出版物风险进行全面防控,高校建立统一的出版物阅评机制的工作刻不容缓,成立作为评议和调控高校出版物质量的阅评中心更是意义深远。开展高校出版物阅评,对于引导高校舆论、弘扬主旋律、提高高校出版物质量、强化高校出版物管理、促进高校出版事业繁荣发展都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高校出版物阅评应成为高校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出版物管理机构职能的延伸、补充与强化。高校出版物阅评主要的工作内容是通过评价高校出版物质量来判定其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国家政策、出版物法规、宣传纪律、出版物标准等),用表彰鼓勵、批评教育、帮助引导、停业整顿、警告等方式,推进高校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的高校出版物在表述时丢三落四,造成某些不必要的错误;有的为追求轰动效应,不惜添油加醋。高校出版物阅评可以及时发现这类问题,旗帜鲜明地给出批评意见,供高校主管领导决策及监管部门选择采用,以发现并制止倾向性问题,对于重大政治事故,则要视情况给予处罚。高校出版物阅评是本着对高校负责、对读者负责的精神,对相关的高校出版物内容进行势态掌握,从而辅助高校主管部门实施议程设置。

高校出版物阅评中心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很强的政治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正确的出版观;有较丰富的出版工作经验;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有正派、公道、民主的作风;有不为名不为利、默默无闻的敬业奉献精神。同时,高校出版物阅评中心应具有广泛的出版物阅评体系,能对不同类型的出版物(书、报、刊、网页、微信、微博)开展阅评工作,从而对高校出版物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风险加以有效控制。

由于高校出版物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高校出版单位无法躲避,更不能冒险,只有在传统的高校出版物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一套适用于高校出版物的风险管理模式,才能及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将高校出版物质量风险降到最低,从而推动高校出版单位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于险波大学出版社对所依托高校的作用研究[J].大学教育,2017(11):12-14.

②伍传平选题风险及其控制[J].大学出版,2000(4):15-16

③孟坤.用风险管理方法抓质量——编辑室出版物质量管理方法初探[J].中国编辑,2017(11):61-65.

④李长惠,刘颖果.编辑在出版工作中的风险及防范[J].编辑之友,2009(8):2930.

⑤赵大良,孙岩,张丛.亮点与困惑——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的解读[J].编辑学报,2015,27(2):103-105.

⑥刘清田.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分离下的出版物质量风险与防控[J].中国编辑,2016(6):12-18.

猜你喜欢
模式风险管理意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