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边界”的平成文学

2019-06-24 17:39吴艳
世界文化 2019年6期
关键词:芥川文坛作家

吴艳

在明治维新开启的日本“近代”长达150年的历史长河中,比起漫长(64年)而惊心动魄的昭和年代,刚刚跨入第31个年头就落下帷幕的“平成”似乎乏善可陈,缺少了些许存在感。然而,对于文学来说,30年是足以使其完成定型并明晰脉络走向的时间维度。

文学的近代以来,孕育了46年历史的明治文学体现了明治年代特有的与旧时代决裂的“文明开化”和“脱胎换骨”。这一时期产生的浪漫主义彻底告别了古典主义,而作为西欧舶来品的自然主义又被赋予了本土特质,衍生出的“日本式自然主义”给日本近代乃至现代文学都留下了“难以治愈的后遗症”。其后,积淀不过仅15年的大正文坛,被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各自割据一方,革命的文学与文学的革命分庭抗礼,大家辈出。及至昭和文学,在战前出现短暂的文艺复兴与繁荣后,历经战争时期的文坛沦陷与战后的负重前行,文学整体显现出的实验性与摸索性,政治性与社会性以及前卫性,也只能属于那个跌宕沉浮的时代。与以上三个时代相比,横跨两个世纪的平成文学呈现出的则是截然不同的风貌。在笔者看来,“跨界”似乎成为平成文学自带的符号。

跨越国界:从本土化走向全球化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里,平成文学首先表现出的是它的国际化。随着昭和末期相继出现的“村上春树现象”和“吉本芭娜娜现象”,日本文学开始发生了由“内”向“外”的“外在变化”。村上春树和吉本芭娜娜的作品被译成多国语言,在国际上拥趸众多。“现象”之外的岛田雅彦、辻仁成、江国香织、桐野夏生、东野圭吾等小说家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也都受众广泛。

然而比起日本文学的这种“外在国际化”,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文学的“内在国际化”。其实,早在昭和后期,文坛就已经出现了“海外派”。在日本近代化的进程中,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1970年代开始的大量劳动力持续向城市流动。这种人口迁移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使市民社会日趋稳定成熟。然而很多青年在这种城市结构中找不到心灵的归宿,与新构建的市民社会不相协调,于是部分青年漂流海外,追寻精神家园,并将这种置身于海外的种种体验浓缩成文字,形成了独特的“海外”风格。青野聪和宫内胜典的作品都属于这一系列。这些作品从作者到创作背景、作品人物,都已经脱离了本土化。

进入平成年代,作家及其作品背景、内容、语言等诸要素都体现出了文学的无国界化。如朝鲜血统的女作家柳美里、欧洲血统的荻野安娜等都是芥川奖(全称“芥川龙之介奖”)获奖作家。异国归来的“海归”作家,如久居德国的多和田叶子、在美国成长并接受美国教育的水村美苗等,都在文坛上卓有成就。因为她们的加入,“土生土长”的文坛不再单一而纯粹。

荻野安娜1956年出生于横滨,父亲是法裔美国人,作为船长周游过上百个国家。荻野在巴黎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开始从事创作。从处女作 《妈妈喝茶》(1989)到1990年发表的《别关门》《西班牙的城堡》,连续入围芥川奖,1991年最终以《负水》问鼎第105届芥川奖,实现了夙愿。其他作品还有《麦当娜失去变身资格》(1993)、《食女》(1994)、《半生半死》(1996)、《猪在天上飞》(1999)和《敢闯》(2002)等。2003年發表批判传统作家的小说《我的爱毒书》。在文坛成名以后,她曾以年轻时代的父亲为原型创作了《吹牛大王安利的冒险》(2001),为此还曾沿着父亲的成长轨迹出行法国和美国。

有人评价荻野的作品过于理性,罕有女作家特有的浪漫、热情和细腻,文体也趋于男性化。《负水》虽然描写的是中年女性的爱情故事,触及同居、同性恋等边缘话题,但其笔调冷静、成熟。其中有这样一段有趣的描写来解释这个奇特的作品名——

在日本有个地方流传着“负水”的说法。就是说人生来都背负着一生要喝的水,这就叫负水。……一旦喝光便没有了未来。

“在日本……”这种表述方式所体现的与日本的距离感在本土作家中是难得一见的。与前时代的作家相比,把“日本”从身边推开,置之于世界的大范围内去审视,成为平成作家们惯常的创作手法。

如果说带有外国血统或海归作家们的母语创作为平成文学平添了“异国情调”的话,那么非母语创作的作家们则使平成文学从根本上具有了“世界性”。美国人Levy英雄、瑞士人David Zoppetti、中国人杨逸可谓刷新了读者对平成文学“无国界”的认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Levy英雄原名Ian Hideo Levy,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东洋学专业,后在斯坦福大学教授日本文学。40岁那年他辞去教职,用日语创作了小说《听不到星条旗的房间》(1992)。Levy英雄热爱日本古典文学,对日本古典诗集《万叶集》情有独钟,因此在他的创作中有意避免使用日语中的“汉语词汇”,而竭力使用“日语原生词汇”(即大量使用“假名”,而避开“汉字”),他认为自己偏爱的假名才是原汁原味的日语。

成名作《听不到星条旗的房间》以1960年代末的横滨和新宿为舞台,描写了美国少年本·埃扎克跟着做美国领事的父亲傍晚从领事馆溜出来,在去新宿的电车里一边望着车窗外匆匆掠过的汉字,一边任思绪驰骋,回忆起幼年时生活过的中国台湾。

在台湾海峡那抹鲜艳的橙黄色的夕阳下,大家都沉默着。透过挡风玻璃射入的阳光异常刺眼。本注意到坐在驾驶席上的父亲被汗水浸湿后的头发显得更加稀疏。

父亲用本听不懂的语言在小声嘟哝着什么,大概是中国的方言吧。伴随着陌生的音节和声调的抑扬,父亲的手开始温柔地移向坐在副驾驶的女人的肩膀。好似热带植物巨大的叶片一样,缓慢而真切地在动。

本是知道这个女人的。父亲让他用北京话称她为“姐姐”。现在那个“姐姐”稍稍扭过头朝本的方向看了看,不知是否是那句本听不懂的话使她放下心来,此后便不再看本了。

David Zoppetti

平成初年,昭和末期的一切喧嚣都随着经济的低迷沉寂下去。一方面,1995年发生的阪神大震灾和奥姆邪教蓄意制造的地铁毒气事件以及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和核电站事故,令人感觉平成年代的天灾人祸不断。持续的少子化和老龄化也平添了社会的暮气。而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人工智能以及医疗科技的进步又引领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达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这一切都反映在了平成作家的笔下。直面日本社会,成为平成作家们创作的主题。1997年,村上春树在采访了62名地铁毒气事件受害者的基础上,创作了报告文学《地下》;作为续集,他又采访了“奥姆真理教”的信徒,创作了《在约定的地点》。

而对于读者来说,村上之前的作品是历来不从正面与社会发生碰撞的。这一碰撞在村上其后的創作中迸发出更大的火花。2017年出版的《 刺杀骑手团长》再一次直面“暧昧”的日本社会现实,触及南京大屠杀的话题,引发了日本海内外的热议。

前述曾被视为J文学作家的赤坂真理创作的《东京刑务所》(2012)被小说家松浦寿辉称为“向现代史深层发起挑战的力作”。作品描写1980年日本初中毕业的少女来到美国一个小镇上的高中留学,身边的人都把日本视为“曾经的敌国”,她难以应对“天皇的战争责任”这样的课堂讨论论题。作品开篇就通过这样一个插曲直击日本人不愿面对的那段历史。孤立无援的少女无奈之下给日本打国际长途电话,电话那一端的场景却突然转换到2009年,接电话的竟然是已经年长到母亲年龄的少女自己……作品把日本战后将战争责任暧昧化、经济泡沫化及至解体、震灾的来临等平成时期的社会现状放在同一个交错的时空里,以一个少女的眼光谛视日本的历史。

进入平成年代,一边是文坛大家笔耕不辍,另一边是新锐作家锋芒毕露。以村上春树为例,平成后又陆续发表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奇鸟行状录》《地下》《斯普特尼克恋人》《神的孩子全跳舞》《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1Q84》等。村上作品的象征性描写手法,留给读者的极度想象空间,以及不同于一般日语表达的简洁幽默而又生动别致的语言,都有别于以往的日本文学,在纯文学日渐衰落、“铅字”失宠的当今网络时代仍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文坛上罕见的常青树。他的主要作品总发行量均超过百万,在日本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纯文学作家之一。

作家身份的“跨界”也成为平成文学的一大特色。近代以来,日本作家基本上都出自知识阶层的精英分子,名校学历可圈可点。然而平成以后,这一特色发生了改变。以《断断续续》(2000))问鼎第123届芥川奖的町田康就是一个乐手兼演员,町田高中毕业后与同伴组成乐队,开展音乐活动至今。他出过多张唱片,也出演过多部电影,1992年出版诗集《供花》崭露头角,1996年发表的《大黑》入围芥川奖。而同时获奖的就是东京大学教授松浦寿辉——一位研究法国现代思想史的学者兼诗人。在纯文学桂冠的角逐中,乐手与学者同时折桂,也从侧面说明了新锐作家在文坛的影响力。类似的“跨界”作家还有又吉直树,一个负责捧哏的相声演员,他的《火花》摘取了第153届芥川奖。

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坛性别的“跨界”。女作家成为活跃在平成文坛上的重要构成,诸如川上弘美、多和田叶子、小川洋子、角田光代、村田沙耶香、山田咏美、江国香织、井上荒野、高村薫、桐野夏生、小池真理子等。在芥川奖的历史上,平成女作家的获奖早已司空见惯,其中最年少的绵矢理沙获奖当年(2004年)只有19岁,最年长的是75岁高龄时获奖的黑田夏子。2018年,63岁的若竹千佐子以初登文坛的作品《我一个人活下去》获第158届芥川奖。女作家的活跃也跨越了近代以来日本文坛男性为主的“清一色”边界。

现代人的内心是孤独而自闭的,日本平成文学所体现出的现代人对现实社会的恐惧唤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那一时代的作品概括了现代人的选择,选择生或死,选择进取或颓废,选择面对或逃避。读者在其中或多或少会找到自己的影子。也因此,平成虽谢幕,但平成文学还在幕前,文学的“后进性”注定会使令和年代的文学继续去追忆曾经的平成。

猜你喜欢
芥川文坛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芥川龙之介的文学成就——八卷本《芥川全集》汉译概说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忠臣藏”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①论——以芥川、章炳麟的会晤对谈为中心
Résumés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