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样本:落实 “一号建议” 贡献检察力量

2019-06-25 08:41陈俊伶
21世纪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民检察院彝族检察官

本刊记者/陈俊伶

这份以最高人民检察院名义发出的首份检察建议书,主要针对校园安全管理规定执行不严格、教职员工队伍管理不到位,以及儿童和学生法治教育、预防性侵害教育缺位等问题。

20 1 8年 1 1月 6日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冯键向四川省政府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和四川省教育厅负责同志当面通报了“一号检察建议”的内容,以及发生在四川省的校园性侵典型案例。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协作、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行了研究部署。随后,四川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切实做好未成年学生保护工作的通知》。记者了解到,该《通知》向

四川省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七点要求:高度重视未成年学生保护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教职员工管理;强化师生法治教育;加强家校联系;强化统筹协调配合;加强督导检查。

为进一步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要求,四川省人民检察院于今年3月下发通知,要求全省检察机关对本地教育行政部门传达落实“一号检察建议”情况进行调研督导。各地检察机关高度重视“一号检察建议”,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促进建议内容落地落实。

实地走访中,记者发现,四川检察机关除抓好传达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外,在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普遍设有学校安全主题课、加强预防宣传等方面有不少自己的特色。

乐山检察院强制亲职教育补齐家庭监护短板

乐山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鹏飞向记者介绍,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协助学校加强与街道(镇)、社区(村)、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的沟通联系,促进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法治教育格局,选聘11名员额检察官担任县内30所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进一步拓展亲职教育的范围和内容,有效解决民族文化不同带来的教育差异,帮助未成年人监护人扭转传统观念,学会教育孩子、保护孩子,尽好监护责任。

“检察官阿姨,谢谢你的帮助,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已经走出生活阴影的未成年少女芳芳(化名),给峨边彝族自治县检察院检察官李蔚发来微信。

这正是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扎实开展强制亲职教育取得的成果之一。为对涉罪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开展特殊、全面、综合保护,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制定了《强制亲职教育实施方案》,以“课堂式”教育为主,“入户式”实地教育为辅,采取教育讲座、一对一心理辅导、亲子互动咨询等措施,多形式开展强制亲职教育。

而这一切还要从一起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说起。

2017年,未成年人芳芳被表哥性侵,事后她向警方报了案。公安机关立即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并立案侦查,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未检科受理后开展案件审查起诉工作。

营山县检察院“知心姐姐”法治讲座现场与学生互动

在此过程中,芳芳迫于家庭压力向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递交了谅解书,其家长更是想要让她嫁给表哥。办案检察官担心这可能会对芳芳造成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立即对其开展心理疏导。芳芳向办案检察官吐露了心声:“阿姨,我没有原谅他!更不想嫁给他!”

了解芳芳真实想法后,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未检科积极联系团委、关工委、妇联等相关部门,共同对芳芳家长开展强制亲职教育,并安排专人对芳芳建档立卡,添加微信好友,不断跟踪回访,数次纠正芳芳的偏激思想。检察官通过强制亲职教育扭转了芳芳父母的观念,芳芳也解开了心结,学习生活均回到正轨。

面对记者的采访,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郑刚说:“峨边彝族自治县是少数民族地区,许多未成年人监护人认为‘家务事’就应该用民族自己的方式解决,这些传统观念妨碍了受害未成年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亲职教育,用国家监护的手段纠正父母错误的教养思想,让偏离的家庭监护回归正常。”

营山检察“知心姐姐工作室”

性侵未成年人目前在我国广大的农村时有发生,这类犯罪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营山县人民检察院多措并举、强化协作,确保“一号检察建议”落地生根,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为加强法治教育宣传,增强青少年学生自觉守法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5月13日,营山县人民检察院未检“知心姐姐”团队,走进金华希望学校举行了“知心姐姐”工作室授牌仪式暨法治讲座,同时金华希望学校聘请营山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罗伟担任该校法治副校长。

授牌仪式上,罗伟向学校师生介绍了“知心姐姐”工作室,并呼吁同学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困难可随时多途径寻求“知心姐姐”帮助。“知心姐姐”王思卉以营山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典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为例,提醒同学们触犯法律底线必将产生严重后果从而承担法律责任。

“检察院‘知心姐姐’们常来学校给我们讲法治课,还到宿舍跟我们聊天谈心,教我们怎样保护自己……”营山中学初二学生小丽(化名)说。

营山县人民检察院结合性侵害学生案件特点,制作专题课程,印制未成年人防性侵宣传册,由担任营山县各个中小学(幼儿园)法治副校长的检察长、副检察长、“知心姐姐”在全县学校开展防性侵教育专题讲座。

“我们依托‘知心姐姐’团队宣讲力量,2018年10月以来,共开展防性侵主题讲座10余场。讲课注重通过案例加强警示教育,提高学生自护意识和自救能力。”罗伟说。“我们充分利用营山检察、知心姐姐微信公众号,营山检察微博等开展预防性侵知识宣传。宣讲对象不局限于学生,还包括全县教师、家长,内容包括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培养未成年人法治理念等。”

营山县人民检察院深入县内中、小学和幼儿园,实地查看校园安全机制,通过走访学生、老师,召开专项座谈会等多种方式,督促教育部门将预防性侵害学生工作落到实处。主动沟通协调,在各乡镇、各中小学校建“知心姐姐”工作室,共同开展有关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工作,做好未成年人心理疏导、救助等工作。近年来,“知心姐姐”团队对8名性侵类案件未成年受害人实施观护,开展心理咨询30余次,走访学校社区40余人次。

乐山市峨边检察院发放《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手册》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营山县人民检察院联合有关单位,多次召开联席会议,针对校园安全管理、儿童和学生法治教育、预防性侵害教育等问题深入探讨,制定《涉未成年人岗位入职查询制度》《关于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和专项督导工作的通知》等,大力推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同时,依托“知心姐姐”团队,在自我保护、应急自救、亲职教育等方面继续丰富“检察官送法进校园”巡讲内容,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司法保护。

德阳检察机关探索建立“5+”团队模式

为确保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号检察建议”在德阳落地落实,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5月16日,德阳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教育局举行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座谈会暨“法治副校长”集中聘任仪式。

德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廖全军,德阳市教育局局长屈直,市属6所中小学校长以及市检察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受邀出席会议。

廖全军指出,抓好“一号检察建议”落实和法治副校长工作,首先要充分认识做好青少年普法工作是司法、教育、社会共同的职责和使命,相关部门要协作配合,共同开展好普法教育。其次要把客观要求变为主观行动自觉,积极想办法依托信息化等手段,提高法治教育覆盖面。同时要充分发挥民事、行政、刑事、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扩大检教配合空间,有力推进法治校园、平安校园建设。

近年来,德阳市人民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性侵留守儿童问题突出,给留守儿童群体带来了极大伤害。为进一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德阳市检察机关与德阳春香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心共建公益服务项目——留守儿童防性侵教育。

该项目旨在运用检察官+志愿者+社工+老师+医生的“5+”团队模式,为预防干预留守儿童遭受性侵害提供全面、科学、及时的防护。一是全面预防,多形式防患于未然。针对留守儿童开展情景剧体验、舞蹈防护操、专题法治讲座、性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其获得与其年龄相一致的有关生理、心理、法律知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二是精准关护,多角度救助于已然。对已遭受性侵害的留守儿童,在依法严惩犯罪分子的同时,及时组织医生对受害儿童展开救治,安排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干预,联合社工、老师对受害儿童进行隐私保护和关爱开导。通过一站式、持久化的救助,最大限度降低受害儿童所受伤害。三是多方联动,构建社会综合保护平台。撬动各方力量,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形成留守儿童综合保护,为其营造良好、安全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人民检察院彝族检察官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雄安新区分院筑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防火墙”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传达学习省两会精神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重磅推出中国检察官数字阅读APP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上海检察机关第一届“十佳检察官”
挽救『小男子汉』的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