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威贸易公司的创办及对中国电影业的影响

2019-06-25 02:41熊静
大观 2019年2期

熊静

摘 要:中国电影史中涉及华威贸易公司的大多一笔带过,最为常见的描述是“电影发行公司”“中国电影界的大本营”,而对该公司的创办以及除发行外还在其他哪些方面对中国电影业有重要影响等方面几乎没有书写。因此文章将从华威贸易公司的创办和对中国电影业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叙述。

关键词:华威贸易公司;中国电影业;电影发展史

一、华威贸易公司的创办

1929年7月1日,六合影片营业公司在《申报》封面刊登启事,宣布六合公司六月三十日期满不在继续。华威贸易公司也在同一天、同一版面上刊登了启事,内容如下:

本公司以提倡国货、扶助中国影片事业为宗旨,各影片公司暨影戏院如有以出售版权、代理发行、推广营业、供给排片、代办广告、代办运输等事,见委皆当竭诚接受,尽心办理,手续简单,佣金克己,驾临接洽或通信商榷均可。

卞毓英、王梦萍同启。地址:仁记路三十五号三楼,明星影片公司分发行部内。①华威贸易公司主要由周剑云主持,并邀请青岛片商卞毓英、汉口片商王梦萍作为协理。卞毓英之前担任过世界大戏院经理②,青岛月宫电影公司的驻沪代表③;王梦萍之前就被六合影片营业公司聘请为湖南、湖北两省的经理④,还是汉口法租界河街百代影戏院的选片主任⑤。这样发行公司与影戏院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有利于激发市场潜力,扩大内地电影市场。两人任华威贸易公司协理后,卞毓英设立了毓英影片营业公司,并与华威贸易公司签订合同,在山东全省经营明星、天一、友联、大中華百合、华剧、暨南、孤星等影片公司所出品影片;王梦萍在汉口设立了华中影片营业公司,专门经营湖南、湖北、四川、江西、河南五省电影事业,主营影片版权的买进卖出以及代理发行。⑥卞毓英、王梦萍在电影界资格老,发行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加上两人办事的手腕和魄力,所以华威贸易公司的发达一半全仗二君的力量。⑦卞毓英在电影界有“发行巨头”⑧之称,1940年加入中国联合影业公司,与李大深、吴邦潘合称中国联合影业公司发行部三大巨头⑨。关于对华威贸易公司是“中国电影界的大本营”的评价,最早出现在1931年出版的《影戏生活》第1卷第10期一篇名为《华威贸易公司与中国电影事业》的文章中,并延用至今。

华威贸易公司成立。最直接的原因是由张石川、周剑云所组织成立的六合影片营业公司因利益分配问题相继有主要负责人退出而导致解散,之后在此原址上成立华威贸易公司并由周剑云主持。华威贸易公司的成立顺应了当时中国电影市场的需求。当时中国电影刚起步,各个环节都处在摸索阶段,在不断的模仿和探索中,中国电影制片业逐渐找到了自己民族化、本土化的电影模式。但是中国电影市场中的发行和放映基本上掌握在外商手里,当时美国的八大电影公司陆续在中国开设了分支机构,将自家公司的影片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中国电影从业人员意识到国产电影的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发行放映渠道。华威贸易公司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明星公司制片基地严重受损,遂停办,附属于明星公司的华威贸易公司也是相同的命运,解散时间大致为1938年。华威贸易公司是《明星半月刊》的发行者,《明星半月刊》的终刊时间为1937年7月1日。1938年3月12日出版的第二百二十六、七号合刊《司法公报》的附录部分有一则“最高法院民事第五庭裁判事件(民国二七年一月三十一日):张照明与上海华威贸易公司请求赔偿损害再抗告事件”的消息。由此看来,《司法公报》上所涉及到华威贸易公司的消息是离其解散较近的事件,因此华威贸易公司解散的大致时间为1938年。

二、华威贸易公司对中国电影业的影响

华威贸易公司作为一家电影贸易公司,是联络制片公司和电影院的桥梁,是中国电影界的大本营,国产影片大多通过它销往内地放映,而内地的大小影院也因此几乎全部集合到了“华威”的旗帜之下。⑩华威贸易公司所经营的区域十分广泛,包括华南、华北、华中、东北等地区。1931年4月10日出版的《歌女红牡丹特刊》中,华威贸易公司用了一页的版面为自己打广告作宣传,详细地介绍了营业范围、所经理的影片公司、管辖的影戏院、管辖的各营业公司等。其中“营业要目”{11}是:

出售四达通{12}(Startone)影片发音机及华威风(Whawei-phone)用电唱片机;代客改变电流、改变灯箱及装置有声机上所用之一切机件;经理中国各大影片公司出品、代办运输;代理欧美各种有声无声影片;发展国内影院及供给影片;代办戏院广告及印刷文件。

华威贸易公司的主要业务涉及电影发行和放映, 三、四、五、六条主要就是影片宣传发行,一、二条可以算作影院的建设。影院放映设备的提升是影院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观众的视听感受。

华威贸易公司所经理影片主要来源是明星、友联、华剧三家公司,包括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九十余部;友联影片公司出品的三十余部,华剧影片公司出品的二十余部,{13}华威贸易公司作为19世纪30年代前后影响最大的电影贸易公司{14},其管辖的影片营业公司有福建影片营业公司、华中影片营业公司、山东影片营业公司、东北影片营业公司。其发行区域广,经理的影片量多质好,所以旗下聚集了很多的影院,其中管辖的影戏院分布在37个城市,共计64家{15}。

华威贸易公司没有涉及制片和放映产业,但在制片公司与影戏院之间建起了坚实的桥梁。华威贸易公司有严格的选片标准,“前天我跑到友联公司发行部去瞧见他们和华威所订的合同,我才明了华威的确是各影片公司的介绍人,但是华威的选片很严,对于粗制滥造的小规模影片是绝对拒绝代理,所以内地各戏院是十分信任华威,只要他发一言就可以给你开映。”不仅如此,华威贸易公司还多次召集影片公司讨论有关影片质量的问题,1931年第一卷第31期的《影戏生活》上刊登了一篇名为“华威贸易公司因禁止神怪片召集各影片公司讨论办法——结果:求电影检查会赐予通融、组织电影同业会共同讨论”的文章。由此可见,华威贸易公司的业务虽未触及制片环节,但它严格的选片原则对中国电影制片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华威贸易公司发行的主要市场是内地,因内地电影市场比沿海地区起步晚,所以与电影相配套的设施也相对落后,特别是当有声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内地的电影院更没有多余的资金来为影院更换昂贵的设备。1930年华威贸易公司设计推出“四达通”还音装置,这种还音装置相较于美国的同类产品价格低很多,适用于各类有声电影的放映,为中小型影院解决了电影的还音设备问题,它的问世对于中国有声电影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20年代外国影片在中国市场上大行其道,中国电影从业人员意识到国产电影要想与之抗衡必须建立自己的发行放映渠道,因此华威贸易公司应运而生。1929年7月1日,华威贸易公司在明星公司周剑云的主持下成立,1938年因战争而解散。华威贸易公司是联络电影制片公司和电影院的中介,明星、联华、华剧以及一些小公司的影片大多通过它销往全国各地,内地的大小影院几乎都在“华威”的放映网旗下,是中国电影界的大本营,在当时中国的电影发行业中具备较强的市场号召力。华威贸易公司作为一家发行公司,坚持严格的选片原则,抵制粗制滥造的影片,促进了中国电影制片业的发展。“四达通”成功研发及生产出品,推动了我国有声影片的普及,进一步完善了影院建设,丰富了观众的视听。华威贸易公司对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注释:

①《华威贸易公司启事》,1929年7月1日《申报》,第1版。

②《本埠新闻二·三十二军二十师派兵保护世界大戏院》,1928年4月3日《申报》,第15版。

③《月宫电影公司广告》,载《电影月报》,1928年第5期.

④《六合影片营业公司湘鄂经理处成立》,1926年8月10日《申报》,第1版。

⑤《汉口法租界河街百代影戏院广告》,载《电影月报》,1928年第1期.

⑥《毓英影片营业公司广告》,载《歌女红牡丹特刊》,1932年第4期。

⑦《华威贸易公司与中国电影事业》,载《影戏生活》,1931年第10期。

⑧陆剑等辑录:《留下南浔的脚印—民国报刊涉浔文图选辑》,载《青青电影》,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年版,第275页。

⑨《银幕后的三巨头:吴邦潘、李大深、卞毓英》,载《青青电影》,1940年第42期,第14页。

⑩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页。

{11}{12}{13}《华威贸易公司广告》,载《歌女红牡丹特刊》,1932年第4期。

{14}“四达通”即四达通电影发音机。1930年,由华威贸易公司研制生产,是中国自己的有声电影放映机。

{15}杨金福:《上海电影百年图史1905-2005》,北京.文汇出版社,2013年版,第84页。

参考文献:

[1]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2]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3]陆弘石,舒曉鸣.中国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4]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5]于丽.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