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翼城方言的指示词

2019-06-26 00:39张紫荆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量词句法指代

张紫荆

(山西大学,山西太原 030006)

在类型学中,基本指示词分为指示代词(作论元)和指示形容词(限定定语)两类。本篇文章,主要是站在类型学的角度,将翼城方言按照指示词的语法功能类型进行分类。

翼城县位于临汾市东南隅,东接晋城市沁水县,西连曲沃,北与浮山、襄汾接壤,南和运城市绛县、垣曲比邻。《中国语言地图集》将翼城方言纳入中原官话汾河片。本篇文章将讨论翼城方言的指示词。

翼城县的指示词共分近指和远指。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兀”各有三个语音变体,如表1所示。

这三组指示词在所指示的对象上的使用并不相同,从类型学的角度上来说,不同的指示代词有着不同的句法功能类型,如表2所示。

1 指示词作论元

指示词作论元,在翼城方言中,它的指代对象只能是“人或物”和“方所”。

1.1 作论元指代人或者物

(1)方:这是谁呢?/兀是我姐姐。

普:这是谁?/那是我姐姐。

(2)方:我爱吃这,不爱吃兀。

普:我喜欢吃这种的,不喜欢吃那种的。

(3)方:这是这,兀是兀,这是两码事儿。

普:这件事是这件事,那件事是那件事,这是两件事情。

(4)方:伢给娃又买这又买兀,真周到。

普:人家给孩子又买这又买那,真周到。

在指代人或者物是,指示词只能作主语或者宾语,陈述客观理性事实或者用于特殊疑问句。

1.2 作论元指代方所

1.2.1 作主语

普:这是哪里?\那是哪里?

方:这1是哪里?\兀是哪里?

1.2.2 作宾语

普:手电筒在哪?手电筒在这儿。\手电筒在那儿。

当询问地点时,指示词指代方所时如例1可以用来作主语,如例2的第一种说法则用来指代宾语,一般用于特殊疑问句。

2 指示词限定非数量NP/VP

指示词限定非数量NP/VP,在翼城方言中,它只能用来指示人物、方所、时间、方式、程度。

2.1 指示词限定非数量NP指示人或者物

(1)方:这人是谁?/我认识兀人。

普:这人是谁?/我认识那人。

(2)方:这人可好了!/我不爱见兀人。

普:这人非常好。/我不喜欢那人。

(3)方:你这毛衣在哪买的?/你兀毛衣在哪买的?

普:你这件毛衣在哪买的?/你那件毛衣在哪买的?

(4)方:这书是谁的?/兀包是谁的?

普:这本书是谁的?/那个包是谁的?

在这个句法功能中,表示特指或者强调某人或者某物,可以作句子的主语、宾语。

2.2 指示词限定非数量NP指示方所

(1)普:这地方可真穷!/那地方的人可真有钱。

表1 山西翼城县指示词表

表2 山西翼城指示词语法功能表

方:这地方穷死了!/兀地方的人可有钱。

(2)普:这楼可真高!/我在那楼住着。

方:这楼可真高!/我在兀楼住着。

在这个句法功能中,表示特指或者强调某地方,可以作句子的主语、宾语。指示词指示方所既可以指如例1的“面”,也可以指如例2的“点”点面都涉及到。

2.3 指示词限定非数量NP表时间

普:现在这日子好多了,那时候的人可怜的很。

在这个句法功能中,指示词限定非数量NP指示时间可以作状语、定语。只能用来表示一段时间。

2.4 指示词限定非数量VP指示方式

(1)普:你这么做,你别那么做。

方:你这(个)着整,你别兀(个)着弄。

(2)普:羽绒服不能这样洗。

方:羽绒服不能这(个)着洗。

(3)普:这样吧/那样吧,你先回去再说。

方:这(个)着吧/兀(个)着吧,你先回去再说。

在这个句法功能中,指示词限定非数量VP指示方式只能作状语。

2.5 指示词限定非数量VP指示程度

(1)普:你要多大的?/要这么大的,还是那么大的?

方:你要多大的?/要这衣大哩还是兀衣大哩?

(2)普:这么大的人了说话还这么随随便便。

方:这衣大哩人了说话还没大没小。

(3)普:枣树都长那么高了。

方:枣树都长了兀衣高了。

(4)普:人家那么有钱,哪里都去过。

方:人家兀衣有钱,那里都去过。

(5)普:长这么矮没法和我比。

方:长兀衣低没法和我比。

在这个句法功能中,指示词限定非数量VP指示方式只能作状语,而且一般用来修饰性质形容词,有一定的羡慕、惊讶、贬低等的感情色彩。

3 指示词限定数量短语

指示词限定数量短语,在翼城方言中,它只能用来指人或物。

(1)方:这两外小孩是我屋里的,兀两外小孩是伢屋里的。

普:这两个小孩是我家的,那两个小孩是别人家的。

(2)方:这两本书旧,兀两本书新。

普:这两本书旧,那两本书新。

(3)方:这两样东西是给别人拿的/兀三样东西是妈妈买的。

普:这两样东西是给别人送的/那三样东西是妈妈买的。

(4)方:这(一)亩地是我家的,兀(一)亩地是别人家的。

普:这(一)亩地是我家的,那(一)亩地是别人家的。

在这个句法功能中,指示词限定数量短语一般用来作定语。如果指示词限定数量短语,其中的数词为“一”,那么该“一”可以省略,省略时常用。

4 指示词限定量词

指示词限定量词,在翼城方言中,它可以用来指示人或物、方所、时间、形状、程度、数量。

4.1 指示词限定量词指示人或物

(1)方:这/这号东西哩不好,你给我拿兀/兀号哩。

普:这种东西不好,你给我拿那种的。

(2)方:把这样搁到这道,兀样搁到兀道。

普:把这样东西放到这里,那样东西放到那里。

指示词限定量词作定语或者省略定语中心语作宾语、主语,其中也有表性状的含义。

4.2 指示词限定量词指示方所

(1)普:我在这头住着/他在那头住着。

方:我在这头停着来/他在兀头停着。

(2)普:我是这边的,不是那边的。

方:我是这岸哩,不是兀岸哩。

(3)普:这里有卖醋的吗?

方:这道有卖醋哩望?

(4)普:那儿怎么回事?怎么那么多人。

方:兀道咋回事?咋兀些人?

(5)普:他住在这边儿,我住在那边儿。

方:伢在这岸停着来,我在兀岸停着。

伢在这头停着来。我在兀头停着。

指示词限定量词指示方所,在句子中可以用主语、宾语。在点面的范围方面指“点”的范畴。

4.3 指示词限定量词指示时间

(1)普:刚才那阵儿雨下得特别大。/这阵子没见你。

方:刚头里兀阵儿雨下得特别大。/这阵子没有见你。

(2)普:他这会儿不在。/他那会儿不在。

指示词限定量词指示时间,在句子中只能作状语,而且指的是时间点。

4.4 指示词限定量词表性状

(1)普:这种颜色的好看。/那种颜色的好看。

方:这号颜色的好看。/兀号颜色的好看。

(2)普:他就是这么个人。/他也有那么件毛衣。

方:伢就是这号人。/他也有兀号毛衣。

(3)普:这种人不好相处。/那种人不好相处。

方:这号人不好打交道。/兀号人不好交道。

指示词限定量词指示人或物的性状,在句子中作定语后加表人或物的名词,整体作主语、宾语,修饰人则是指人的品质不好。

4.5 指示词限定量词指示程度

(1)普:你怎么买了这么多白菜?

方:你咋买了这些个白菜?

(2)普:我妈妈给我买了那么多零食。

方:我妈给我买了兀些个好吃的。

(3)普:你怎么买了这么多白菜?

方:你咋买了这些白菜?

(4)普:我妈妈给我买了那么多零食。

方:我妈给我买了兀些好吃的。

指示词限定量词表程度,一般都只能用“这/兀些(个)”,句子的意义是“数量特别多,程度深”

4.6 指示词限定量词表数量

(1)普:我要这两个,不要那两个(单数)。

方:我要这两外,不要兀两外。

(2)普:就剩下这/那点(点)儿了,您还要吗?(复数)

方:就剩下这/兀点(点)点了,您还要吗?

(3)普:你才买了那么点儿。/这么点儿菜。

方:你才买了兀点儿。/这点儿菜。

(4)普:你这多少天了也不打声招呼。

方:你这些天了也不打声招呼。

(5)普:门口那些白菜是谁送的?

方:门口兀些白菜是谁送的?

指示词限定量词表数量,可以后修饰名词作定语,也可以不加其它成分作宾语,句子的含义指“数量多/少”。

5 指示词的连用现象

指示词的连用现象只有这兀才有。

这兀指示词的重叠构成“这这兀兀”只能指代人或者物,并且只能是单数。

5.1 作论元

(1)方:这这是我哩,兀兀才是你哩(作主语)。

普:这是我的,那才是你的。

(2)方:我要这这,不要兀兀(作宾语)。

普:我要这个,不要那个。

5.2 可以用来限定非数量NP

(1)方:这这人是谁?/我不认识兀兀人。

普:这人是谁?/我不认识那人。

(2)方:这这人可好了。/兀兀人是我小姨。

普:这人非常好/那人是我小姨。

(3)方:这这小尼儿真懂事儿。/兀兀苹果好吃。

普:这个女孩儿真懂事。/那个苹果好吃。

(4)方:你这这毛衣真好看。/你兀兀包真好看。

普:你这件毛衣真好看。/你那个包真好看。

(5)方:这这(电脑)好使唤,兀兀(电脑)不好使。

普:这个电脑好用,那个不好用。

这兀指示词的重叠构成“这这兀兀”,只有用来限定物的时候可以省略物,限定人的时候则不可以省略。

综上,翼城方言指示词的使用程度“这/兀>这/兀>这/兀”,翼城方言的指示词限定量词发达,限定数量短语很不发达,只能用来指示人或物。指示词作论元也只能用于指代人或物,以及方所。用来指示方式也“这(个)着/兀(个)着”这一种情况,而在翼城方言中,用来指代人或物的情况句法功能齐全完整,“这/兀”最经常使用。

猜你喜欢
量词句法指代
柬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研究
十二生肖议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A Great Artist in My Family
The Ways of Leading a Healthy Life
《空间句法在中国》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
爱国婊
量词歌
“指代”难点剖析
用人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