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草鱼池塘养殖技术研究

2019-06-26 11:04黄恒章
中国水产 2019年6期
关键词:亚麻酸草鱼鱼种

文/黄恒章

本试验通过投喂富含59%~66%a-亚麻酸牧草的比重,提高草鱼肉中n-3PUFA的含量,优化草鱼肉n-3/n-6脂肪酸比值,降低鱼肉的脂肪含量,提高鱼肉氨基酸水平,达到改善口感、增加鲜味、提高鱼肉品质,促进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目的。

现有的市售草鱼配合饲料中大量利用廉价的工业副产品原料,如菜籽粕、棉粕等,这些原料基本缺乏草鱼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n-3PUFA,特别是a-亚麻酸含量仅为3%左右,草鱼饲料中n-3/n-6脂肪酸比值仅为1/10左右,造成市售草鱼配合饲料缺乏足够的必需脂肪酸。

为此作者在松溪县一养殖池塘进行跟踪试验研究,通过对牧草占总投饵量60%、配合饲料占总投饵量40%的草鱼养殖方式与全配合饲料养殖的草鱼养殖方式的比对,探讨富含a-亚麻酸的牧草优化草鱼饲料对鱼肉品质的影响,进而提升池塘养殖经济效益。

一、材料与方法

(一)池塘条件

将采集好的精液用筛选出的稀池塘面积0.4hm2,排灌方便,淤泥深25cm,水位常年可保持在2.0m~2.5m,配水质监控系统1套、2.0kW增氧机1台以及投饵机1台。池塘水源为小溪水,水量充沛,周围无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农药、生活污水、各种垃圾等污染源。

(二)池塘准备

1.清池消毒

放养前排干池水,清除杂物、残饵、鱼粪、腐殖质以及过多的淤泥,采用曝晒方式改良池塘底质。将生石灰溶化带热全池泼洒,用量为75kg/667m2~100kg/667m2。

2.水质培养

清塘消毒7d~10d后,过滤进水达0.8m左右。放鱼前3d~5d施入250kg/667m2左右发酵后的粪肥,以培肥水质,繁育天然饵料。试验期间,透明度保持在40cm~50cm,pH值为6.8~8.0,春季溶氧量≥5mg/L,夏秋溶氧量在5mg/L~6mg/L,10月后溶氧量在6mg/L以上。

(三)鱼种放养

1.鱼种质量

要求来自正规的苗种生产企业,体形正常,鳍条、鳞片整齐,体表光滑,体色正常,游动迅速,规格相对整齐。

2.鱼种消毒

放养前可使用20mg/L~40mg/L的二氧化氯、3%食盐水、20mg/L的高锰酸钾、10mg/L的漂白粉等溶液进行鱼体消毒,时间一般为5min~20min,浸洗液一次仅限三批鱼种使用,超过须重新配制。

3.放养时间

每年的12月至翌年的2月。

4.放养品种、规格及搭配

草鱼种占70%左右,搭配的其他鱼种(鲢、鳙、鲤、鲫等)占30%左右。试验池塘共投放草鱼3600尾,搭配投放鲢720尾、鳙180尾、鲤900尾、湘云鲫720尾。投放规格为:草鱼500g/尾~750g/尾,鲢、鳙100g/尾~150g/尾,鲤、鲫鱼40g/尾~70g/尾。

(四)牧草种植

1.牧草品种

黑麦草(牧乐)、大麦花22、杂交狼尾草等。

2.牧草配套

夏秋季种植杂交狼尾草和本地产的水草,冬春季种植黑麦草(牧乐)、大麦(花22)。牧草种植面积与池塘养殖面积的比例为1:2。

表1 草鱼配合饲料与牧草的营养成分对比

3.牧草种植管理与供应

每年10月底前行播黑麦草,11月底前行播大麦花22,翌年3月插播杂交狼尾草。播种时施复合肥450kg/hm2作基肥(N:P:K=15:15:15),每次刈割追施尿素100kg/hm2~200kg/hm2。各牧草供应时间:大麦草2月~3月、黑麦草2月~5月底,杂交狼尾草5月~11月。经测产,黑麦草(牧乐)产量95000kg/hm2、大麦(花22)产量8100kg/hm2,杂交狼尾草产量140000kg/hm2。

(五)饲养管理

严格按“四定”要求进行饲养管理,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治并举”的病害防治原则。

1.巡塘

坚持早、中、晚巡塘。根据鱼的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检查进排水系统是否存在隐患,避免野杂鱼进入或池鱼外逃。观察有无病害发生,做好防治工作。

2.投饵

配合饲料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2%,优质牧草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0%~30%,每次投喂量以七成鱼吃饱为宜。投喂时间分别为上午8:30、中午12:00、下午为17:00,其中早晚投喂牧草,中午投喂配合饲料。

3.水质管理

按“肥、活、嫩、爽”的标准进行管理,保持微流水。6月~9月每20天换水1/3~1/4,其他时间视池水情况换水。每月施用生石灰一次,其中6月~9月每半个月全池泼洒生石灰一次,用量为20kg/667m2。生石灰可改善底质,提高pH值,消除有害物质。

适时开启增氧机,6月~9月每天的下半夜至太阳出山前必须开机,其他时间清晨开机1小时~2小时。

二、结果

(一)效益

1.产量

对池塘进行测产,收获草鱼5077kg、鲢459kg、鳙173kg、鲤513kg、鲫184kg,合计6406kg,平均单产1.2t/667m2(其中草鱼单产0.846t/667m2)。

2.产值

总产值9.94万元,平均产值1.66万元/667m2,详见表2。

3.成本

成本合计7.34万元,平均成本1.22万元/667m2,详见表3。

4.利润

9.94万元-7.34万元=2.6万元,平均利润0.43万元/667m2。(二)草鱼外观比较

表2 试验产值明细表

表3 试验成本表单位:万元

表4 主食牧草类草鱼与全配合饲料类草鱼的外观比较

主食富含a-亚麻酸牧草类的草鱼与全配合饲料的外观比较见表4。

(三)草鱼肉主要成分对比

详见表5。

从表5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全配合饲料草鱼肉的脂肪含量为33.75%,显著高于主食牧草类的6.35%,前者是后者的5.3倍。鱼肉的脂肪含量高是造成鱼肉疏松、口味油腻、口感差的主要原因。

(四)草鱼配合饲料与牧草的营养成分比对

与表1对比配合饲料与牧草的营养成分可知,配合饲料营养丰富,特别是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明显高于人工牧草的,这是保障草鱼快速生长的主要动力。但过于依赖配合饲料,往往造成过多脂肪在鱼肉、肠系膜及肝胰脏等处积累的情况,是造成草鱼肉口味变差,鱼肉利用率下降,影响鱼肉品质的主要原因。

三、讨论与分析

(一)关于草鱼品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试验研究表明,草食性鱼类的养殖中,在有条件种植富含a-亚麻酸牧草的情况下,大比例提高人工牧草在饲料中的比重,有助于降低鱼肉的脂肪含量,提高鱼肉氨基酸水平,从而达到改善口感、增加鲜味、进而提高了鱼肉品质。因鱼肉品质好,得到了消费者认可,促成了该产品实现了专卖店销售,养殖的水产品全部特供给专卖店,出塘价高于其他池塘养殖水产品3元/kg~5元/kg,经济效益高于其他池塘养殖的2倍。

表5 两种投喂方式下的草鱼肉主要成分对比

(二)关于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HUFA)的利用

通过利用富含a-亚麻酸的牧草,经草食性鱼类的富集、生物转化,生产出廉价的、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肉,增加人类对n-3HUFA的摄入,是一项创新性的技术。提高草鱼体内n-3HUFA的含量,可以代替抗生素的作用,促进草鱼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生产出更加绿色、安全的草鱼产品。

(三)关于池塘水质对养殖草鱼品种的影响

保持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出高品质草鱼的重要条件之一,而水质控制是其中关键的一个技术环节。众所周知,草鱼喜欢生活在水质相对清新的水体中,喜瘦水不喜肥水,水质指标要求pH值在6.8~8.0,透明度30cm~40cm,对水体中溶解氧一般要求保持在5mg/L以上,而在1.6mg/L以下时开始缺氧浮头。特别是池塘养殖,其密度又相对较高,个体大,摄食量也大,特别是大量食用草类以后,排泄物随之大量增多,水体水质易恶化,尤其是在盛夏高温时节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就需要合理地调节水质,为草鱼营造一个适合其生长的外部水体环境。本试验安装水质监控仪就是为监控水中溶解氧和pH等方面的实时变化,为调节水质提供数据变化依据。

(四)关于转变草鱼养殖方式的思考

利用优质牧草养鱼可以代替大量精料,增加鱼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质牧草的喂食,还可提高草鱼的抗病力,养殖过程基本不用药,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美味的商品鱼。适当发展种草养鱼业,不仅可以为社会增加优质动物蛋白来源,增加当地农民收入,而且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猜你喜欢
亚麻酸草鱼鱼种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油菜高亚麻酸育种探析
高亚麻酸保健功能油菜新品系选育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屋檐下的小草鱼
α—亚麻酸及其分布
冬放鱼种技术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