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三个”聚焦 充分展现基层民政新担当

2019-06-26 06:48
中国民政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民政服务中心对象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顺应机构改革、突出主责主业、积极创新作为,有效发挥了民政在落实基本民生保障中的兜底作用,在完善基本社会服务中的支撑作用,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平昌民政新担当。

聚焦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基本民生成效显著。坚持“兜底保障、不落下一人”,深入推进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精准衔接,将建档立卡贫困对象9820户23379人纳入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167元。单列特殊保障类,对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法定赡养人无赡养能力、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增收的贫困对象,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85元,确保特殊困难贫困人口通过政策性兜底实现稳定脱贫。凸显 “救急难”,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住院救助比例稳定在70%、100%,全面落实县域内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坚决防止因病致贫。凸显最底线的民生保障,在全省率先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失能老人680名纳入养老服务中心集中托养,由地方财政全额负担,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突出宜居宜业、排危加固,实施低保对象、分散特困供养对象、困难残疾人住房安居工程,将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范围,确保了民政对象住房安全有保障。

聚焦特殊群体,探索农村养老服务创新模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立足“水乡平昌、康养天堂”品牌定位,按照省民政厅提出的 “四个转变”创新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省级试点,实践探索了“中心+服务”的贫困山区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抓建设强支撑,突出宜居宜养,新建成2所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全面推进敬老院适老化提升改造,实现了18个乡镇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转变。向改革要活力,推行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运行模式,创新“1169”自治管理机制和“政府给补助保基本+乡镇给土地自己创”为主的增收保障机制,实现了运营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总结完善了“3+4+5”公办养老机构市场化运营机制,成为全省典范。靠服务赢口碑,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村(居)老年人协会,积极开展社区互助关爱养老服务。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培育发展专业护工队伍,推动“五助”居家养老服务蓬勃开展,实现了服务提供向多层次、多样化转变,服务对象向所有老年人转变。

聚焦群众关切,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巩固深化。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更畅通,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这一社区治理时代主题,坚持园区、景区、社区“三区”同建,开展城乡社区试点示范建设,建成三星级城镇示范社区9个,“1+7”新型农村示范社区35个,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依法圆满完成第十届村(居)换届选举,一次选举成功率位居全市第一。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净化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干部队伍,确保了基层政权更加巩固。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党支部+村民说事会”民主协商,“廉政专干+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监督机制,创新农村家庭道德积分激励机制,着力构建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江口镇临江村探索总结的“1235”村民自治机制在第六届全国“村官大讲堂”上作经验交流。驷马镇陇山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深化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培育发展社会组织139家,突出示范引领,县福乐老年大学、巴山爱心公益协会、义工协会等一批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基层治理和养老服务成效明显。

猜你喜欢
民政服务中心对象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别样的春节,一样的温情——在“就地过年”中感受“民政温度”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股东大会知多少
纠纷调解知多少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