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意义

2019-06-26 01:45宋明魏
户外探险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村垃圾袋山峰

宋明魏

五一假期的時候,我去爬了两座雪山,跑了一场越野赛。第一座在四川的塔公草原上,雅拉雪山附近的雅姆雪山,海拔5320米。3天后,又爬了云南的啥巴雪山,海拔5396米。两座山峰的攀登方式依旧是我最热衷的速攀。从村里出发回到村里,超级轻装,尽可能快速。

每年5月的速攀哈巴雪山是我连续坚持4年的项目。今年我约上3个小伙伴一起玩儿。那天半夜零点,我们4个人从村里出发,到4100米的大本营时只用了2小时20分。本来只是想体验而已,没想到状态不错,预计全程4小时可以登顶,再加劲就可以破了Jason Schlarb的FKT纪录。

没想到我们上到大石板时突然狂风四起,瞬时风可以把人吹翻,最后大家决定放弃冲击纪录。登顶以后,我们每人拿着准备好的垃圾袋,一边飞奔下山,一边把顶峰到大本营沿路所有的垃圾全部都清理干净。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从山顶飞奔下山到村里。一切都很爽。。

高海拔攀登快有30次了,之前我从没觉得登山有什么了不起,直到去年一次偶然的采访,让我觉得每次的探险活动可以赋予更多的意义。那时我还在调查一起几十年前的山难,在昆明采访《雪山之书》的作者郭净老师。他说,日本人登山和探险,不仅仅是探险本身,他们总是附带着学术、科考、环保等等的目的,延伸每次探险的意义。

我深受启发。我所认识的国内户外探险爱好者,仅仅把户外探险当作了一个运动,其实,它的意义本可以更加宏大。在那次采访之后,我在户外享受探险的同时,总想着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在徒步穿越的时候,我开始记录当地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在越野跑的时候,随手带着一个抽绳垃圾袋,捡起沿路所有的红牛饮料罐;在川滇地区旅行的时候,调查15年前的一桩谋杀案和70年前的失踪飞机;在登顶一座雪山的时候,认认真真地环拍周边的每一座山峰,下山后对照资料记录下它们的名字。我开始不满足于完成一个探险项目,户外探险在我看来,不再是目的,而是一种去实现多重价值的方式。我总是想顺手做更多对我来说有意义的事情。

本期的面孔栏目,—位日本老人,中村保,在过去30年来,一直在做这件对他来说很有意义的事情。自从1991年第一次在滇西北旅行以来,他就迷上了中国的西部山峰。每—年,他一次次地来到这片土地,考察每—座山峰的名字和历史,直到30年后他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山峰学--者。他的追峰生涯是从55岁退休后开始的,他说这是他的第二人生。

在和中村保聊天的时候,《老人与海》的形象不断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他和中国山峰的故事,就是“老人与山”。今年84岁的中村保老人已经是满头银发,步履蹒跚。干锤百炼,形容枯槁,永不妥协。他还没有停止脚步,今年7月他还要再去青藏地区考察。

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些人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挑战,有时终点近在咫尺,有时结果遥不可及,但他们始终在坚持一些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情。那个老人告诉我,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只要寻找到你心中的意义,就永远不能被打败。

猜你喜欢
中村垃圾袋山峰
天空低了
吸管妙妙妙
倒垃圾
樱花树下的誓言
极简垃圾桶
提高初三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之我见
拥抱
只要“怀才”,就不会“不遇”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特殊用途的胸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