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泉和老人

2019-06-26 04:36贾拓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13期
关键词:泉眼挑水大朵

贾拓

小时候和外公外婆生活在农村,那是甘肃中南部的一个极普通的村庄。村庄坐落在山腰上,旁侧就是一条很深的沟,对面还是山,山上有村庄。

村民的生活用水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山下这条宽阔的河沟里散布的泉眼,再就是自家家里凿的古井。

外公一大清早就起床扛着扁担拿两个大铁桶去沟里挑水。有一次我跟着他下山,远远就看到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均是一样的家当。一人两桶水,这是长久以来被大家默认的规矩。泉眼附近是一大片芦苇地,这些芦苇长得不高,人们在泉眼周边围了堤坝,可以清楚地看见池子中心向上翻腾的泉眼,清冽的水花溅起来,很是喜人。把桶平放进去,桶头向下按进去,再舀起来,泉眼底部黄色的淤泥就会带起来,水也变得浑浊。外公说,人们总是想多舀些水,用的气力稍稍大些桶子就深了,水也搅浑了。

人们弓着腰挑着扁担,小心翼翼地在山路上走着,不时打量着桶子,生怕腰杆一松,膀子一抖,桶里的水溅到地上去。山路蜿蜒,挑水的队伍向村庄缓慢行进。太阳从东面的山上跳出来,柔和的橘红色的光笼罩着村庄,挑水人的背影也被这光渲染着,柔和起来。泉眼在山的阴面,迸射的泉水远远看去像流动着的碎玻璃。苇荡围成一圈,紫色的穗子随着山风摇晃,蛙鸣和鸟啼交织,密密的林子远远看去泛着幽光。远山环抱,天上的云彩大朵大朵地开着,像一幅色彩鲜明的油画。往后去过那么多地方,再没有一处景让我动容至毕生难忘。

这些深沟里的泉,是山里人的命根子。

村里有很多长寿的老人,村民很敬重他们。最年长的那位老人已经过百岁,全白的山羊胡子挂在下巴下面,戴一顶清朝的“西瓜帽”,穿对襟长褂子,常常弓着身子拄着红木拐杖在村里的打麦场里找一个大石轱辘坐着,点一个长烟斗,“吧嗒吧嗒”咂着嘴。放学后经常有一群小孩子圍坐在他的膝下,奶声奶气地喊他“太爷爷”。太爷爷是很多人的太爷爷,他咂巴烟斗的时候总会笑眯眯地看着这些孩子,慢悠悠地吐出一个接一个的大烟圈,然后重复着他每天都会讲的故事。下地的大人路过时总会扯着嗓子冲他问好,他耳朵不好使,他总是咧着嘴笑,这时候可以看见他掉光牙齿的牙床。有挑着水经过的叔婶总会客气地让他喝水。他就掬着干枯僵硬的手从桶里轻轻舀起一捧,颤颤巍巍地送到嘴边,嘬着唇吸进去,然后捋两把胡子,笑得露出光秃秃的牙床。没人的时候他就一个人面对着对面的大山,一尊佛似的坐在那里,出神好久。他没了的时候,我还不懂事,只记得全村的人都披麻戴孝去奔丧,场面大得很。往后的日子里每次经过打麦场,总还记得起他的样子。老人们说,人活得岁数大了,就成仙儿了,我们看不见他,他可以瞅见我们,庇护子孙们。这些活着的老人和逝去的老人们,都是山的守护神。

后来通上自来水了,家家户户用水十分方便,人们再也不用挑着扁担去深沟里挑水。

后来人们离开了村庄,我也离开了,我们去了城市。村庄里剩下了老人,他们真的成了大山的守护神。

【作者系甘肃省静宁一中学生,指导老师:李新平】

猜你喜欢
泉眼挑水大朵
大地的取水者
云与紫外线
小池
一起走过的日子
大朵大朵
小池
帮妈妈挑水
挑水
不远
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