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趣味作业 提升学习能力

2019-06-27 00:18陈伟伟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题趣味性生物

摘 要:作业不但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而且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我们从作业设置入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关键词:趣味性;更新理念;成效

在教学过程中,作业不但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而且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是巩固和检验课堂所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我们从作业设置入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 调研分析(2018.3~2018.6)

为了全面、有目的的了解学生生物作业的落实情况,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首先对本区部分学校七八年级学生的生物作业现状,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问卷星”和电子书包进行了调查问卷。从问卷结果看,现在生物作业呈现出1. 形式单一,主要集中在书面类作业;2. 大部分学生每天完成生物作业所需的时间在半小时以上;3. 学生对生物作业的满意度不高,等问题。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是有一半的学生认为,生物作业的形式会影响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还知道,学生希望老师多布置实践类、绘图类还有电子类的作业。

二、 更新理念(2018.7~2018.8)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新版《義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初步具有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老师们还查阅了大量的其他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和其他学科在作业设置与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并加以借鉴。

因此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生物作业,并且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就成了教师目前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 实践探索(2018.9至今)

根据之前的研究,共同确立了《基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生物趣味性作业的探索与实践”》的课题。本课题主要有“能力”和“作业”两个核心,围绕这两个核心,课题组结合调研结果,确立了三个子课题,三个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分别是:

(一) 绘图类

探索与实践课前思维导图、生物绘图、生物漫画、生物Flash动画等形式,重点提升知识整合能力、心理素质两项多元才能及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四项核心能力。

(二) 实践类

探索与实践家庭实验、模型制作、生活实践等形式,重点提升社交能力、心理素质两项多元才能及注意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等四项核心能力。

(三) 电子类

探索与实践iPad电子书包、作业网等媒介的形式,重点提升团队合作、策划与决策能力两项多元才能;记忆力、运算能力、听觉、视觉知觉能力等四项核心能力。

在九月初的课题开题论证会上,山东省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教研员张玉坤老师作为指导专家对本课题进行点评。

根据研究内容,各子课题分别进行了相应的作业改革。

1. 绘图类子课题小组初步探索与实践了课前思维导图的运用。主要方式是预习“关键词”+预习方法+放手绘图+课后修改完善。老师通过课前导图发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不成熟和不正确的认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课堂上就能更好地纠正学生原有的错误认识,对课堂教学重点把握更准确了。学生在绘制导图的过程中积极性很高,各自发挥特长,优秀导图在班内进行展示,学生间可以相互学习。

2. 实践类课题小组搜集网络、电视和文献中与生物创新实验、模型制作、生活实践等有关的资料,进行实践。课前老师们会针对授课内容布置相关的收集资料的作业,比如在学习动物的类群这一章的时候会布置“最美的腔肠动物”,“我和我的宠物的故事”等内容的作业。老师们还会给学生推荐了一些有关图书,如《揭秘海洋》《菌物志》等。学生的阅读心得、搜集的资料的作业会在课前两分钟进行播报。课堂上的观察材料,如讲细菌和真菌部分,作业布置制作孢子印和发酵实验,制作酸奶等,课堂上部分学生进行展示,讲解。课后,老师们还组织七年级细胞模型和八年级学生的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制作比赛,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奖励。

3. 电子类课题小组结合现代新型电子设备手机、电脑的广泛应用,制定以iPad电子书包、作业网等媒介形式的趣味性作业的实践与研究。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预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查阅资料,制作成PPT,然后课堂上作为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的作业。为了方便学习和交流,专门建立了生物学习的微信群,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交流分享学习与生活中的生物学。如十一期间给同学们推荐了“形色”App,让学生假期出行时认识一种植物;讲到动物的行为这一部分,让学生录制家里宠物的学习行为的视频,并在群里分享交流。

四、 初见成效

在10月31日的青岛市教研活动中,课题组成员张梅老师举行了名师开放课。张老师利用作业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发挥了学生自主能动性,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各项能力。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步开展,作业改革的益处已经开始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教师方面

教师们深入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积极探究有效的策略与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和趣味性作业形式。

(二) 学生方面

丰富有趣的作业改变了学生应付作业的行为,拓宽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学习兴趣显著提升;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三) 师生关系方面

趣味性作业就像一根彩色的纽带拉近了师生心理的距离,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相互信任,双方都能如对方所愿,相互之间能够产生积极肯定的体验,如高兴、愉快、满意等,并保持接近或亲密的心理关系。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构建作业的新形式,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还在继续,今后还会不断地完善我们的趣味作业体系。秉承“生命课堂”的科学理念,使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江海.小学网络作业的实践乱象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8(29).

作者简介:

陈伟伟,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课题趣味性生物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第12话 完美生物
以画之名
生物趣多多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趣味几何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