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会课及课程资源开发探究

2019-06-27 00:18何映菊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班会课课程资源高中

摘 要:长期以来,高中班会课一直处于四无状态:无课程目标、无课程内容及资源、无课程评价、无课程科学实施模式与策略。这使得高中班会课随意性很大,流于形式,没有发挥与学生沟通桥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教育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因此开发班会课程资源,确立班会课的课程地位,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发挥班会课职能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班会课;课程资源

一、 当前班会课程存在主要问题

(一) 班会课教育模式和教育策略的缺失

当下班会以主题班会为主,其主题的选择是从思想品德教育或社会需求(行政指令)出發设置主题,这种“学理化”“碎片化”的教育,过多关注了思品知识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和品格发展教育的阶段性,忽略班级教育的个体针 对性、生活跟踪性和教育及时性等思想教育应当具 有的特质。目前“班会”作为课程处于“四无”状态:无课程目标、无课程内容及资源、无课程评价、无课程科学实施模式与策略。班会的管理也处于“四无”状态:无规范设置、无教学评价、无管理机制、无教研机制,使班会处于十分尴尬的失序状态。

(二) 班会课的课程地位没有确立

纵观当今的班会课,少有学校对班会课进行课程化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安排,同时班主任自身也没有将班会课放到与学科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因此,班会课成了许多班主任最头疼的一节课。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上好班会课,不让班会课无话可说,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要多角度开发班会课的课程资源,合理安排,提高班会课的实效性。

二、 班会课程资源开发策略与方法

(一) 研制高中班会课校本课程标准

高中《校本课程标准》要对班会的课程性质、教育 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评价和实施建议进行了翔实的 描述,为班会课程化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践指南、实施指导,保证班会课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二) 编撰班会课教师用书

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撰出版《班会课教师用书(中学)》教师用书可以按照以下思路编撰:第一篇课程概况与实施建议;第二篇故事案例及引领,教师用书可以编入具有时代特色、贴近学生情感、寓意深刻和启发性强的故事案例,并对每个故事 拟定了解析、拓展和启迪班主任进行教育的“引领点”。它既是促进教师对自我价值取向的修正和自我学习提高的研修读本,又为班主任开展班会工作提供了选择的教育资源。

(三) 因地制宜开发班会课校本课程资源

教师用书是班会课的指导纲要,但是班会课程资源又不能仅限于教师用书。

学生的家乡就是一所大学堂,学生的生活、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大到家乡的重大事情小到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班会课的重要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能够让班主任找到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联系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比如,近段时间防城港市少数民族京族举行了隆重的哈节,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非常好的教育资源。利用班会课,班主任可以让同学们谈谈不同民族的习俗,包括婚姻、饮食、建筑、民族的起源等等。因为本地学生很多是少数民族,不需要老师长篇大论,学生自然能够通过交流、碰撞,感受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被传统文化魅力所征服。又如,前不久防城港市举行了东盟国际马拉松比赛,举国瞩目,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一契机,进行一次鼓励同学们进行体育运动的班会课。像这样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而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易于接受,乐于表达,教育效果特别好。

(四) 把握契机,利用生本课程资源

生本资源是班会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班会课中这一特征应当更加明显。只有他们的主体性被充分地重视了,他们才有可能对班会课的教育内容做出积极的反应。所以在班会课中把握好契机,充分开发生本资源,能够大大充实班会课的教育内容,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个班级人数众多,总免不了各种事情的发生,特别是正年少气盛的高中生。特别容易出现以下一些问题:同学之间的矛盾、学生与家庭的矛盾、学生心理障碍、学生谈恋爱、学生的学习困惑等等,这些问题容易引起全班学生的关注,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班主任在出现此类问题时,应该在正确处理的前提下,借题发挥,以此为素材,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育。

班会课与一般的学科教学不同,更加注重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而学生是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人,思想的改变如同鸡蛋一般,从内部打破才是有生命力的。所以班会课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搞教师“一言堂”。即使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也不能死搬教案走流程,而是应该关注学生的状态进行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去演绎。学生课堂中的生成也是生本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尊重这样的生成并且抓住契机合理地进行利用,才能切实提高班会课的实效性。

三、 班会课程的主题确定与教学策略

班会课主题确定有一定的突发性和偶然性,教师要根据形势以及学生情况的变化随机应变,但是班会课主题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可不看对象,不顾实际情况,敷衍了事。特别是以高中生为对象的主题班会,要充分考虑他们现阶段的心理需求、知识层次、问题困惑等等,从而有针对性的确立主题。主题不可过于高深莫测,也不可过于幼稚。主题不可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同时也要考虑是否产生不良影响。

班会课的讲课策略非常的重要,会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效果,班主任应该在班会课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一) 聆听者

“主持人”是班会课上学生自主总结的组织者,也是学生评价的调控者和协调者,由学生竞聘、教师培养、轮流担任。班主任是学生总结的聆听者和该介入时的引导者,做到学生管理不代劳、学生总结认真听、该介入时才出手。

(二) 评价者

班主任担当总结性发言之责,并依据现场呈现或近期主要问题及时捕捉教育主题,并由主题展开教育与引导。

(三) 讲述者

捕捉主题后,班主任遴选确定德育故事案例。讲故事不是“念故事”“读故事”,应是师生共情下的讲述故事。这些故事应该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共鸣。

(四) 引领者

教师将讲述与启发学生思考和正向引导相结合,这样的引领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又能够触动学生的感悟与思考。

四、 结束语

班会课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能够让教师走进学生内心了解他们的世界,而班会课课程化,则是掌握这把钥匙的关键。

作者简介:

何映菊,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班会课课程资源高中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基于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出彩班会课体系构建
班会课也可以五彩缤纷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